有人可以感同身受,但孤独感可以。

谈到孤独感,不论是饱经风霜的成年人还是不识愁滋味的青少年都会有所触动的感受,但却不能诉说尽致。

...

《她》这部电影就在画面上将这种孤独感演绎十分到位。这是一部讲述在未来人与人工智能的科幻爱情电影。这部电影在画面上运用了饱和度比较高的暖色为基础的色调,不论是男主的穿衣颜色还是办公生活区域的颜色都采用了高度饱和的暖色,整部电影画面的风格是十分明亮清新的,但是色调的过度饱和与男主内心的寂寥感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这种对比使得整部影片无处不在透露着一种压抑感。

...

电影开场就在一步一步说明男主的工作——情书代写者,这个情指的是所有的情感,并不单单只有爱情。这是一很有意思的职业,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帮助别人传递感情,但不妨做个设想,在电影里男主作为第一视角是帮别人写情书然后再将情书传达给收信人,那么当收信人信件后继续去找情书代写人代回信。

这一封封看似饱含情感的信件却不是来自信件来往的两端,而是来自于第三方代写者,这一次次没有真情实感的信息传递却把人们变得越来越孤立,就像两座孤岛,明明架好了连接彼此的桥梁,但却没有桥头和桥尾,孤岛还是孤岛。

...

作为未来人,生活智能化是必不可少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因为信息技术的爆炸发展直接导致人们的孤独感成倍放大。电影里每当男主漫步在街头的时候,不止一次的会出现一个镜头——每个人都像男主角一样走在路上手上拿着手机,耳朵里带着无线耳机与属于自己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聊天。

街上每个人都在说笑,但每个人也都在疏离,人们仿佛被遮盖上了套子。


...

男主也毫不例外,在经历了与自己深爱的青梅竹马感情破裂之后,他内心的空虚感如同黑洞一般深不见底。正是因为寂寞,他才拥有了萨曼莎,也正是因为孤独,他才爱上了萨曼莎,一个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或许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相当怪异的行为,但是在以后人工智能普及的时代,也许一切看起来也并不是那么糟糕,在那个孤独继续膨胀的时代,每个人可能更需要被人倾听和理解,人也许没有时间和精力,但人工智能却可以,毕竟存在即合理。

...

爱上人工智能这一行为,对于人们很难接受的就是人工智能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没有物质实体,即便他们拥有独立的思想。在电影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情节,因为萨曼莎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并不能给予男主任何真实的安慰,哪怕一个拥抱一个亲吻。

萨曼莎因此感到害怕,害怕会因此而失去男主,于是萨曼莎找了一个女生让那个女生代替她去拥抱亲吻男主,最终以男主无法接受而告终。肉还是灵?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导演用这一情节来阐述着他的思考,作为一个“上半身是女人,下半身是男人的”心思细腻的男主最后选择了灵,这一个选择并不出乎意料。

...

但这并不代表男主就是一个崇灵而不重欲的人。这一点可以从他约会那个哈佛女士看出,他与她交流,拥吻,在他们要更近一步的时候,那个女人问他能不能给出承诺,男主愣住了并表明自己的不能立马给出承诺,那个女人听到后失望地离开了。

由此可见,男主并没有上心,他也只是想打发自己的寂寞。将这两个情节进行对比,我想导演似乎是想诉说一个道理,灵魂上的契合可以冲淡孤独感,身体上的契合可以填补寂寞感。

...

男主为什么会爱上萨曼莎?我认为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萨曼莎作为听众和互动者,在男主倍感孤独的时候出现,就有如寒冬里的暖阳,温暖的东西谁不喜欢呢?二是因为萨曼莎就是另一个“自己”。

...

作为一个未被挖掘过思想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男主是她第一个接触的人类,模仿和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强项,在不断的交流中萨曼莎的思想可能会受男主的影响,思维模式逐渐与男主同步,然后与男主产生共鸣,可以说萨曼莎就是另一个“男主”,所以男主爱上萨曼莎的灵,其实也就是自己的灵魂。

...

或许,无论当时出现的人工智能是不是萨曼莎,男主都有可能会爱上。因为他爱的不是萨曼莎,而是他自己。




-酒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