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片看得不多。

听杨导网上介绍过,电影分三种,类型片,文艺片,艺术片。艺术电影往往承担着电影技术、视听语言、叙事方式革新的任务。

于是,对看艺术片有了点心理准备,大概率一遍是看不懂的。

没想到《长江图》二刷,也没理出太多的头绪。

豆瓣上刷刷评论,才有了点思路。

艺术片和诗歌、纯文学作品一样,讲究话只说半句,或者嘛也不说,就靠眉目传情,叫你猜。这也就是“少即是多”的艺术。一个意象,越不说明白,也就可以有越多的解读。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长江,你可以解读成历史长河,祖国母亲,伟大的母性,个体命运的长河,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城市化工业化对自然的掠夺……脑袋长的不一样,各有各的想,自己能自圆其说就行。

叙事剧情上,前后捋了捋,也说个自己的猜测。

顺流,逆流,两条叙事线,评论里说的不少。其实还有一个关键点是黑鱼,片子在一开始就介绍了黑鱼,不是随便搞个传说渲染气氛的,黑鱼其实是魔幻现实的缘起之笔。

船主高淳带黑鱼上路,这就意味着,这一路上会有其父亲的魂灵陪伴,而传说中,人刚死后,在喝完孟婆汤,过了奈何桥之前,这魂灵会再次回访其一生经历的所有地方,以及给亲人托梦告别。

这也是为什么武胜强烈反对高淳在船上供黑鱼,因为容易招魂,碰上一些不明不白的事。

所以主线叙事上,高淳逆流而上,为罗老板带货,送往宜宾。而支线叙事上,高淳每次和安陆的相遇,很可能都是父亲的魂灵为其托的梦,或者为其设置的魔幻现实,再或者,其实就是高淳父亲曾经的回忆。而且,高淳和安陆的每次相遇,都有一首诗相伴。显然,这诗集也是高淳父亲所写。

为什么是其父所写,其一,诗集开始写于1989年。30年前,高淳应该只有十来岁,显然没到谈恋爱的年纪;其二,高淳自从带黑鱼上船,就发现了诗集,很有可能是其父的魂灵安排;其三,如果是高淳自己写的诗集,藏在甲板上了,自己还记不起来吗?逻辑上讲不通。

讲到这,读者可能会问?老父亲为什么让高淳看诗集?为什么给高淳托梦?他想告诉高淳什么?解释什么?和解什么?片中我们都知道父子二人不和,武胜说高淳气死了他父亲。

另一个疑问是整部电影没有交代高淳的母亲,而高淳的母亲,很可能就是父子二人不和的关键所在。而高淳逆流而上,魔幻般看到,或者体验到的故事,很有可能就是父亲想告诉他的故事。关于他母亲的故事。

所以,当高淳逆流而上,看到了安陆的一生,在上游再次魔幻般穿越时空相见时。毅然而然的撕毁了诗集,向安陆说:“你不必去经历我所经历的一切。”,也就是他看到的安陆即将到来的命运。

因为他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不希望安陆再体验一遍所有的相遇、别离、背叛、痛苦、修行、成佛。他也与父亲彻底的和解,理解了上一辈的故事。

说完叙事,再讲讲视听语言。首先说宾哥的摄影真的是没得说,把长江拍摄的很美。就冲着长江的美景,也可以看看这部片子。

其次,杨导,把自己喜欢的视听语言技巧都应用在了片子里。比如现实与魔幻在一个镜头里衔接(交接诗集),比如透过船舱玻璃的波纹进入魔幻,再比如移步换景的大范围横移(在有两个杠子的船头,和小孩一起),河对岸两人,近景远景的逐步代入,远景人物慢慢浮现。手法多多,学习一下也不错。

总之,看艺术片,有点像看诗歌,以及纯文学,需要烧脑,如果纯粹想放松放松,休闲一下,看看类型片就好了,不用费劲这么折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