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资讯和影评、电影资源,关注微信号“杜克电影”

...

有时候我总是为奥利维亚·阿萨亚斯鸣不平,明明他的电影很有趣,看的人却很少。

多数中国影迷谈论的只有两点:

第一他是张曼玉的前夫,第二他帮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这个美国女演员拿下了法国凯撒奖最佳女配角。

...

...

当然,作者系的导演本来就不大受人追崇,无剧情张力,借由命题性的主题扩散氛围,闲谈式的对话自白,隐喻式的讽刺和论调,平实而缓和的运镜手法,在整个电影制作里最突出的不是演员和导演,而是主题本身。

这样的创作手法会让观众失去耐性,也更容易失去意识控制。

那么我为什么觉得他有趣?

...

这是一种建立在表达至上的空间中,以及他对时代感的把控。

换言之,阿萨亚斯最大的优点是他一直在与时俱进,发掘所处时代最大的矛盾点,以及人类本身的共性情感,这是我们常常会忽视的。

他擅长于挖掘那些暗藏在生活缝隙中的点滴,更把人类变幻的情感描述得非常自然,完全不需要过多的矛盾。

...

这和他早期研究大量亚洲电影有关联,他潜移默化地把东方式的叙述方式代入到自己的电影语境中。

如张曼玉戛纳封后之作《清洁》,一个过气的摇滚歌星用毒品来麻痹自己的生活,当她的儿子需要她照顾时,她希望能够清洁自己的过往和人生,重新用音乐唤醒自己的生存意识。

...

...

《清洁》

如果按照好莱坞的叙述方式,人物的境遇一定是大起大落值得去描述的,然而阿萨亚斯非常生活化,以至于很多矛盾都一笔带过,反高潮反矛盾是他的有意为之;

他把人物心理变化过程放在了电影最主要的位置上,且没有过多留白,就好像日子一天天过,时针一秒秒走。

...

而他时代感的捕捉才是他作为新锐作者系导演最有趣的创作体验,去年在看他的《双面生活》时,我就发现了他作品中另一种很大的特质,是一种清冽感。

...

《双面生活》

别小瞧这种特质,在《双面生活》这种强调文本意识的作品中,稍一用力,便会陷入一种尴尬的探讨局面,他早已把纸媒和流媒之争放在了剧作冲突中。

其余的导演和影迷都是在现实生活中争论,但他不声不响便把时代性的话题植入到了作品中,最重要的是不落俗套。

...

...

表象上是流媒和纸媒的对抗,但实际上却用人物来影射家庭和婚外情的双向抉择,完全是在记录生活,而并非像二度创造,看完后只觉感官清逸。

...

这就是阿萨亚斯的特性,任何事物的演变都只是一次生活的过程,最终还是要归整到平凡的真章。

你看他的作品,像是在看电影,又像是在过生活。

法国人的自然主义与影像结合颇具古典意识的美,正如《夏日时光》所表现的一般,他是在阐述家庭和房屋的变迁,却也是在隐喻文化的迁徙和落寞。

...

夏日时光,那栋珍藏着艺术品的屋子前,阳光柔和,花香四溢,新一代人走,新一代人留,不变的,唯有时间的痕迹。

...

《夏日时光》是阿萨亚斯被收录于CC典藏的电影,任何被收录CC的电影都值得一看,而这部电影也最得影迷欢心。

在这部讲述家庭的电影中,我们不难发觉他对于时间感的把控,一个家庭的转移和瓦解于夏日开始,又在夏日结束。

片尾孙女说:“我的奶奶常带我来这儿,她说以后我也会带我的孩子过来,但现在房子没了,我的奶奶也死了。”

...

...

...

“家”和“房”的概念在这一个精英家庭中被缩小,这不是我们在亚洲电影里常见的以“家庭纷争”而展开的电影。

当然,在剧作上,阿萨亚斯强调了“家”的重要性,但却是建立在时代的变化中,一家老小,保留着对“祖屋”的感情,却因为各自的分散而不得不将房子变卖,所有珍藏的艺术品也都要分飞各处。

...

...

...

这是我们能够接收到的故事表层,75岁母亲的生日到了,儿子和女儿赶回法国乡下的“祖屋”,这间祖屋里珍藏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艺术品,任何一件都非常稀世值钱,包括花瓶,绘画,茶具等等……

长子一直居住在法国,照料着母亲和家中的事宜;女儿事业中心在美国,爱情也在美国;二儿子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将自己的事业转移到中国,连同自己的家庭,将来更打算在北京买一套房。

...

...

...

然而这场生日聚会使得母亲早早明白了孩子们的心意,她知道孩子们都有自己的事业和未来,这栋老房子肯定是留不住了,所以她提早和长子商量了他们的遗产分割,但儿子总是拒绝商量,一来他认为母亲担心的太早,二来他根本没想过卖房,毕竟这是他们共同美好的记忆。

...

但母亲突如其来的死亡让这场遗产分配陷入了困惑之中,二儿子需要钱去中国,女儿坦白道这个房子迟早会被卖掉,而且她将来也会长居美国。

就算大儿子再怎样舍不得,还是要尊重弟弟妹妹的意见,对于他来说,那些祖辈留下来的艺术品拥有的不是金钱价值,而是情感记忆,可现在它们都要被拍卖、展览,似乎离开了祖屋,那些艺术品毫无生命力。

...

...

...

如果把这样的故事情景放在亚洲电影,很容易变成狗血似的家庭闹剧,各自为遗产争夺。

但阿萨亚斯毫无目的性,他对称的是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而相互对应的则是三种城市文化的变迁,法国、美国、中国。

...

...

...

他有很强烈的乡愁感,在他精英传统的做派中,法国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终将衰弱,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流行文化和亚洲的经济体系。

...

三个儿女也并没有过多的口角和争执,他们尊重各自的决定,遗产分配好聚好散,大家散落四方,各自为安,徒留下来的,或许是祖屋女工的独自叹息,她说花瓶里插着花,才有生命力。

...

但如今,孩子的轰趴取代了夏日的宁静,长子躲在房间里暗自哭泣,他的不舍终究要迎合现实情况;

而孙女则喃喃自语着,站在奶奶曾带自己来过的地方,提及过去时,只得一丝温柔的眷恋。

...

...

阿萨亚斯用各自的境遇来影射了时代文化的迁徙,曾几何时,法国这座艺术之都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如今快节奏的时代来临,人人都沉迷于美国的流行文化中,在不久的将来,经济逐渐强大的中国会成为世界的中心。

而法国呢?

正如那栋旧房子,古韵犹在,斯人已去。

...

看《夏日时光》有种隐隐的哀伤,这种哀伤是随着时间演变而生的,确实,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快,无论你在哪个国度,你都会有强烈的不适感。

而过去那些慢慢感悟的生活,已经沦为了一纸空白,我们试图在上面描绘记忆,却又被时间打断,情绪戛然而止。

好想让时间再慢一点,这样我们才能仔细看看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