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午夜巴黎》是伍迪·艾伦在新世纪中最好的电影,同时也是创作野心最大的电影,继承了伍迪·艾伦一贯的特点:「解构主义」、「浪漫轻喜剧」、「讽刺美学」、「密集台词」等,情节上却首次玩起了穿越。

但《午夜巴黎》中的穿越并不炫酷,不同于以往所见的穿越片,它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支撑,无需任何设备,模式相当简单 :午夜时分的一声钟响、坐上一辆老爷车便可以驶向不同的时代。

...

这种极简的穿越模式避免了此类题材极易出现的「逻辑漏洞」,并且穿越的过程也令人深感惬意,这主要得益于伍迪·艾伦对情境的构造:加强戏剧冲突(与女友发生分歧)、选定适当场合(巴黎街头)并巧妙结合配乐(爵士乐)

01. 【 写 给 艺 术 的 一 封 情 书 】

如果说《开罗紫玫瑰》是伍迪·艾伦写给电影的一封情书,那么《午夜巴黎》则是他写给艺术的一封情书,因为《午夜巴黎》的致敬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影视」,更是涵盖了「映像派画作」、「文学」、「音乐」等。

不难发现,影片在 剧情发展到穿越前 就已经提及了不少名人。如吉尔和女友在「莫奈」的后花园游览;与同行的朋友 保罗 在「罗丹」的雕塑前与导游交谈。有趣的是,保罗甚至弄错了「罗丹」的妻子与情人,伍迪·艾伦也借此讽刺了那些卖弄学问的伪知识分子。

...
莫奈的后花园

而穿越后,吉尔来到了「让·考克」的舞会,耳边伴随着「科尔·波特」亲自弹奏的《 Let's Do it 》,紧接着,他见到了「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现场欣赏「约瑟芬·贝克」优雅的舞姿。

...
科尔·波特弹琴

这一段的戏剧性很强,作为影片第一幕与第二幕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剧情逐渐变得有趣起来:「海明威」、「格特鲁德·斯泰因」、「毕加索」相继登场,而且男主吉尔甚至可以爱上「毕加索」的情人——「阿德瑞娜」

吉尔与「阿德瑞娜」在塞纳河边漫步也是全片最浪漫、最具意境的段落,二十世纪初的巴黎街头与极具梦幻感的配乐使浪漫主义色彩得到了极大的升华,可以看出,这一段有意淡化了景框两端的的光线,昏黄的灯光布满景框中心,光线运用与部分情节安排竟与伍迪·艾伦早期作品《曼哈顿》有几分相似。

...

本片涉及的名人 「 数量之多 」 、 「 范围之广」,创造的情境幽默且浪漫,饱含了伍迪·艾伦对艺术的热爱,这部电影是他写给艺术的一封情书。

02. 【 真 实 可 感 的 人 物 塑 造 】

自第二幕起,影片出现的大多数人物都来自历史,因此在人设方面不能过多地进行自由创作,每个人物的所作所为都要符合其原型的性格。无论是「选角」还是「台词设计」,《午夜巴黎》的目标只有一个:「真实」

在选角上,演员的相貌均与原型人物非常相似,如艾德里安·布洛迪与「达利」,抖森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
艾德里·安布洛迪(左)与达利(右)
...
抖森(左)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右)

在台词设计上,每段对白安排基本上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和「经历」,这在吉尔与「海明威」的几段对话中得以体现。

如吉尔与「海明威」讨论作品好坏标准时,海明威这样说到 :“一部作品的优秀源于他的真实,战争让人越发真实,在烂泥中死去并不可歌可泣,除非你是高颜从容的死去,那样的死亡不仅崇高且无畏!”

海明威从小参加拳击,身经世界大战,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广为人知,这段话则巧妙地融入了他崇高的理想与无畏的精神。

...
海明威

又如吉尔希望「海明威」帮忙鉴赏自己的作品时,海明威说到 :“你不需要另一个作家的意见,当一个作家,就要坚信自己是最优秀的!”这又将海明威的自信展现的淋漓尽致

...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一个片段令我印象深刻。当吉尔与三位「超现实主义者」:「布努埃尔」、「达利」、「曼·雷」一起交谈的时,他说出了自己来自未来并爱上了这个时代的女人,「曼·雷」想到了一幅画,「布努埃尔」想到了一部电影,而「达利」想到了犀牛。

若是常人必定认为吉尔在开玩笑,可是作为「超现实主义者」的他们,没有受困于实际的现实观,相信了吉尔并对此展开联想,而且所联想的事物均与各自的「职业」和「性格」相符,可见影片在人设方面的严谨。

...
从左到右依次是:布努埃尔、吉尔、曼·雷、达利

03. 【 在 对 比 中 达 成 讽 刺 】

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通常是以爱情、喜剧作为外壳,悲剧、讽刺作为内核,如《开罗紫玫瑰》表面是一个浪漫的奇幻故事,实际上揭示的是一场人物命运悲剧,同时也讽刺了部分用电影逃避现实的影迷群体。

而《午夜巴黎》则将讽刺的目标放在了「伪知识分子」与「怀旧主义」上,并且通过对比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①「知识分子」与「伪知识分子」

影片所表现的是伍迪·艾伦的艺术情结,因此 赞扬 / 致敬 的是各类艺术家(知识分子),那么对保罗这种狂妄自大的「伪知识分子」必然是讽刺。

保罗的卖弄学问体现在诸多方面,除了上文所提的「弄错罗丹的妻子与情人」,还包括「主动提出鉴赏吉尔的作品」、「对毕加索的画作肆意发表见解」等,不过对保罗这类「伪知识分子」的讽刺并非影片的母题,这只是伍迪·艾伦额外增加的小幽默,影片真正的主题是对「怀旧主义」的质疑。

②「现实主义」与「怀旧主义」

不难看出,吉尔是个典型的 怀旧主义者 ,这从他「在怀旧商店工作」、「喜欢生活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巴黎」中都得以体现,但作为 现实主义者 的女友并不赞同他的所作所为。

面对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我认为伍迪·艾伦倾向于后者,理由如上文所说 :影片的主题是对「怀旧主义」的质疑,通俗来讲就是 “ 反对沉迷过去,坚持活在当下 ” ,现在看来这个主题不仅「低端」,而且「俗套」。

尽管主题再「俗套」,影片的表现手法却没有落入「俗套」,脱离了同类题材作品中常见的「说教」:以思想灌输的方式传递哲理。而是将影像建立于实际:以穿越的方式让主角亲自到达心中的黄金时代。

更可贵的是,影片在呈现方式上也十分「新颖」,并非是「穿越→认识到黄金时代的不足→回归当下」这种单一且俗套的叙事结构,而是通过制造一场永无止境的矛盾,在人物与事件之间不断产生磨合,其内容可以简要概括成:

“ 生活在吉尔心中黄金时代的「阿德瑞娜」认为巴黎的「美丽年代」才是黄金时代,生活在巴黎的「美丽年代」的「埃德加·德加」、「保罗·高更」等艺术家则认为「文艺复兴时代」才是最好的年代……”

...

黄金时代背后还是黄金时代,在一个时代待久了自然会心向另一个时代,因为现实永远不尽人意,生活亦是如此。

然而吉尔和女友之间的矛盾并不局限于上文所说,还体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吉尔喜欢雨中漫步,而女友喜欢躲在伞下;吉尔想留在巴黎,而女友想回到美国……甚至是吉尔买的项链,女友也不喜欢。

...

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远,这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第一幕中女友想与保罗一起参加舞会,但吉尔不想,女友还在试图说服,而第二幕中女友想与保罗去乡村小酒馆,此时她没有丝毫挽留的意思,甚至对吉尔说“我可不希望为了你错过美景。”

在种种矛盾下,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分手。

又是一个巴黎夜晚,吉尔独自走在街头,午夜的钟声再次响起,可他遇见不是驶来的老爷车,而是在唱片店中认识的小姐。

...

两人似乎志趣相投,此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再次响起了片头的那首悠扬的萨克斯《Si Tu Vois Ma Mere》,他们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雨中……

...

人生第一次写影评,通篇语言流水账,用图片凑长度,纯属瞎扯,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