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兰克在最后回溯谜案关键点的时候说:原本一切都按着真凶的预先设计在进行着,是玛塔一时听从了内心的善良,救了弗兰,才使得唯一的证据得以保存,真凶和谜底最终浮出水面。

可以说,玛塔先因善良而被设套入了迷局;哈兰感念她的善良,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设局帮她摆脱绝境;最终她还是依靠自己的善良,才真正解了套,局中局,一环套一环,阴谋与善良碰撞、对决,最后,善良胜出。

...

一开始,最使布兰克迷惑和在意的是——究竟是谁匿名雇佣了他来调查这个谜案,甚至超过案件本身的兴趣,他认为知道雇佣者是谁和案件的真凶息息相关。

影片开头,座落在森林湖边,一幢像暗黑童话的城堡似的房子里,清晨,女佣端着咖啡面包推开主人的卧室,意外发现主人哈兰已死,脖子上溅满了血,不由得惊声尖叫,看起来是用匕首割喉自杀的,镜头的移动让观众看到这所幽闭房子的各种陈设、女佣迂回走过的路线,到唯一通向主人卧室——踏在上面一定会吱嘎作响的木质楼梯,在女佣的尖叫声中,把惊悚和悬疑感推向第一个高潮。

接着,镜头一切换,哈兰的女护工玛塔在自家床上惊叫着醒来,像是做了个噩梦,厨房里,玛塔和妈妈坐在餐桌边,看起来一脸的心情暗淡,妹妹倚靠在洗碗槽边用电脑看凶杀剧,妈妈几次大声叫她别看了,要多关心一下姐姐,眼下姐姐的好友刚刚自杀,玛塔说没关系可以接着看,妹妹转身拥抱了玛塔后离开,说她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

其实,谜底很早就自行揭开了,谜案发生后,被匿名秘密雇佣的私家侦探布兰克,作为警方的顾问,召集哈兰所有的家人谈话,从一众谈话中知道:唯一和哈兰有直接冲突的就是外孙兰森,他也是唯一没去参加葬礼的,后来他终于现身时,一下车就被两只黑犬追咬,哈兰设局要帮玛塔脱身时说过:那两只黑犬只咬坏人,而奶奶全片重复了好几遍——“兰森,这么快又要走了”的话,无一不直接指明真凶是谁?

...

...

布兰克找玛塔谈话时,黑犬两次咬来那块裂掉的木直梯碎片,有观众误以为是在暗示玛塔有问题,其实指的也是兰森,只不过他们俩先后都从这进出那个隐藏的窗户。

观众不相信真凶这么明显,觉得一定另有蹊跷,这也是影片能将悬疑一直推进的心理原因,一开始你不相信谜底就这么简单,后来你又想说他好像还是个好人,不断印证和推翻先前的设想,直到最后由布兰克揭开终极谜底时恍然了悟,可能心里会心一笑:其实我早就猜着了啊!

...

布兰克也早就猜到了真凶,只是他一直有个不解的困惑:真凶为何要毁掉唯一的证据?就像他说的:一个完美的甜甜圈,就缺了中间那个核心的漏洞部分。

最后看到那份检测报告时,布兰克终于明白了,真凶,也就是匿名雇佣他的人,先是假装要帮玛塔,而后又设局引她自己说出以为的实情,因为他是唯一提前知道遗嘱的人,而他唯一没能想到的是:低估了玛塔——人性中的善良本能。

...

从一见到玛塔时,布兰克就排除了她的嫌疑,因为她的帆布鞋上有一滴血迹,如果真凶就是她,怎么可能没注意到这点,早就把鞋丢掉了,竟然还有观众以为这也是影片在暗示玛塔有问题,建议再去认真看一遍电影。

局中局、反转再反转的悬疑推理和层层抽丝剥茧的揭秘游戏,只是引人入胜的故事的壳,故事的核心,就像结尾琳达用打火机在纸底一烧,空白的纸上立即显出字迹,她还以为又是老爸和她玩的一个小把戏,不想脸色立马一变,欺瞒、背叛、贪婪、勾心斗角、逢场作戏和险恶用心,种种人性的阴暗面,看似密不透风,隐藏得很好,其实和那张看起来空白的纸一样,轻轻一试,昭然若揭——在不知道遗嘱以前,一家人对玛塔百般善意,说把她当家人看待,老爷子是走了,但还会继续照顾她,得知老爷子把所有的财产都留给她后,马上翻脸不认人,愤愤不平地斥责她,各种威逼利诱,伪善的面孔下,丑陋的内心立显无遗,顾不得一点体面。

...

哈兰作为成功的畅销推理小说作家,一辈子写了那么多书,赚了那么多钱,看起来儿孙满堂,每到生日,一家人齐聚一堂为他庆生,享尽富贵荣华和天伦之乐,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是他在照顾和庇护孩子们,只有玛塔成了他知心的忘年交,而孩子们惦念的只是他的钱,一群嗜血的寄生虫,他当然知道这一切,所以他终于决定把所有的钱都留给玛塔,不给儿孙们一分钱,而这个决定最终还是为他引来杀身之祸。

我们都说不要考验人性,特别是用巨额的金钱,但玛塔的善良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利刃出鞘就要见血,老爷子以献出自己的生命代价为利刃,刺破奢富家庭的温情面纱,让观众见到人性面对金钱诱惑的贪婪、扭曲与邪恶,随着对案情的回溯,也是对人性深渊的一次回望、直视和刺探。

...

结尾的镜头,玛塔拿着哈兰那只印着“My House My Rules My Coffee”的 杯子站在阳台上,哈兰的孩子们仰望着她,目光停留在杯子上,还是有观众以为这也是在暗示玛塔有问题,其实意思不过是孩子们终于明白:这里的一切都是哈兰的,他们什么也得不到,现在这一切都是玛塔的了,所有的东西包括那只杯子都换了新主人,但不是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影片前面有一幕:他们在客厅激烈争吵美国人应该如何对待移民?——作为自视天生优越感的美国人,最终唯一善良的恰恰是移民玛塔,而她从何而来?说不清楚,嘲讽意味却再清楚不过:人的高贵和善良,并不分出身与来处。

影片最终想传达的是:善良终将得到回报,虽然事实很少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