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晒后假日】的我坐公交回五道口,行至那个十字路口时,觉得好像自己从蓝色的海底刚刚爬上来,从那个窒息之处刚刚复活,发现这个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人,成双成对,若无其事地向餐厅和酒吧走去。
“当从影片一开始时,你就知道父亲要死了,而女儿却什么都不知道。”这种情况下怎么欣赏整部电影,是我面对了一晚上的问题。你会发现死亡的暗示贯穿全片。最后一舞的剪影如鬼魅般穿插在度假的甜蜜之中。“你期待明天嘛?”“我不知道我40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我不会回苏格兰了。”这些无数暗示意味的台词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观众,父亲沉入海洋是必然的。毛巾的窒息,泳池的窒息,阳台的坠落。从父亲第一天晚上的抽烟开始,整个片子的结局已经从暗示中注定了。动机呢?把父亲至于死地的第一是钱,逃单,不参加活动,没有手环,捡烟头抽,和死亡晚上女孩的爆发。第二是失败的爱情,和母亲的通话,女儿的engage解读以及一个个问题,和最后她看到的两个男人的拥吻。这一切一切的暗示都是通过一个一个没有主观评价的生活细节展现的,这才是全片最动人的地方。
全片的可爱之处首先在于它的故事设定,一个已经长大的女孩通过录像一次又一次地回味和父亲的最后一次度假,视角是一个可爱的女儿。女儿视角下,父亲说的一些深沉的富含暗示的话语,她当时都完全不懂。她所关注的是懵懂的爱情,稍成熟的大男孩,以及试探性的性。父亲的处境是她完全不关心的,而在她组建同性家庭之后,她才开始回味那一个个颇含暗示的细节。最后一晚,她穿着比基尼,而父亲一袭黑衣,这种对比性的暗示已经极度明显了。
整部电影的美学就是建立在父亲和女儿交流的二义性上的,建立在女儿成长的时间所带来的二义性上的。
从叙述角度来说,是有石黑一雄的影子。人是倾向于不去客观回忆自己的痛苦的,所以影片安上了一个为父亲定制的假的结尾,在那晚女儿回到房间之后,警笛声响起之后。所有关于这场痛苦的细节在电影里都是一闪而过的,而假日的甜蜜回忆作为主线。
最后是音乐,所有的音乐走势都像极了波浪,持续不断地在我脑海回荡,持续不断地令人从情感上窒息。
这令人窒息的波浪啊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暗示里的忧伤
非常典型到符合固有印象的日式电影。全片叙述的氛围都笼罩在一种淡淡的忧伤中,这种忧伤不是什么哲学意义上的宏大的事情,而是十分细微的,从胶片颜色滤镜上带来的,从静景镜头带来的,从台词里丰富的暗示带来的,让你期待可以解决,但却一直持续的忧 ...
Julian和Migele的出世与入世
你可以说它题目牵强,运镜复古,剧本不那么有说服力。但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电影,能够流畅地向观众传递某种感情或意见,牵着观众的心走。Migele和Julian对世界几乎有同样程度的不同困惑,而给出了不同的逃避方案。Migele事业失败,失 ...
看看她怎么完成一个诗人的使命
诗的文学语言的暗示性线索。美子学诗的事件线索。钟旭6人组的事件线索。三条紧密交织的世界构成了这部影片。它的情感力量是非常重的。一个艰难活着的,被宣判失智的老人,竟然能够这么诗一般的活着。她写诗,喜欢花,喜欢把自己装扮成美学符号。她为 ...
来自声音表达的自我背叛
技术层面来说,它首先是一部把声音美学发挥到极致的电影。你走出电影院后会尝试留意周围的一切声音,对自己说,我生活的这个城市这个星球原来是这样的啊。通过一个因为幻听而失眠的女人,电影的主题是晦涩的,同时是非常广义和复杂的,你总能体会到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