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小品电影泛滥,用段子凑时长,再加些热议题材,现实隐喻,如隔靴搔痒,却愣装严肃艺术,但其搞笑与深刻程度远不如赵本山以往春晚舞台上的作品。

小品king优秀的不止是小品,主导的电影也同样不逊色,《男妇女主任》就是代表作之一,也是“改革春风吹满地”的电影出处,在片中可以找到赵本山前后小品的影子。

故事很简单,赵本山代替宋丹丹到县里参加妇女大会,本来人露个面就行,但他当成了一回事,还演讲发言,吹出五讲四美三热爱,精神物质文明两手抓的牛,县领导甚是喜欢,计划下村视察,由此引发了一连串啼笑皆非又温情热闹的事。

不过,与那些成名了,有钱了,总想着脱离人民群众的精英人士,以及对劳动人民缺乏了解,只对猎奇感兴趣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同,赵本山的老百姓电影始终秉持着《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男妇女主任》中也有对主流话语的模仿,也没有规避农村的一些问题,如领导一张嘴,底下跑断腿的三令五申却又连放空炮,还有村里人贪小便宜,没点物质刺激,不能聚拢一起。

可赵本山不像那些精英们,对宏大叙事极尽鄙夷,底层生活都是苦难,农村题材的电影,除了主角有点良知,其他人都是小人,满足的是小布尔乔亚的幻想。

在赵本山的眼中,村里人确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但乡里乡亲的互帮互助存在,人情味没有丢,也会帮着干活,组织文艺活动,农村不都是穷山恶水,靓丽风景也可迷人。

尽管电影中的台词仍有“三步走”时期的遗风,但赵本山并没有夹带私货,阴阳怪气,反而是借助台词呈现一片欣欣向荣,还用电影亲身上阵宣传东北民间文艺二人转。

影片的基调是积极的,非晦暗,他的衣服和面孔全是劳动人民,能看到他的真情实感,对他们萌芽状态的文艺的热爱,不带有一丝鄙夷,只可惜这样纯粹的电影已经绝迹了。

现在的电影,不掺杂点讽刺就好像不是电影了,不能所有都是好的,只有些许是坏的,而是非黑即白,没有缓冲地带,内地电影票房越来越高了,电影却越来越退步了。

正如现在的春晚一样,过去的包饺砸是恰如其分的融入,如今的包饺砸是生硬的拔高,不好为人师怎么能体现优越感,不慷慨激昂怎么能调动情绪。

平实的叙事不见了,只剩下情绪价值与投机取巧,充满了算计,唯独失去了真情,功利性不是不行,但最起码的真诚都看不到,就别大谈情怀和主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