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2025日本电影展
1996年的东京,新干线的时速是200公里,网速是56K,情感仍能穿过电子屏、跨越距离缓慢发酵,《春天情书》就像是被遗忘在旧时光某处的电子情书,记录着初代网民们如何笨拙又兴奋地在BBS和聊天室里建立精神乌托邦,在一个个电子符号和数据流中种植兴趣,打捞真心。随处可见的村上春树、飞驰而过的新干线、繁华疏离的东京街头和跳动泛蓝的电子屏,《春天情书》带我乘坐时光机回到上世纪的霓虹。
以Haru和Hoshi的名义互通邮件,打字、发送、等待、收到回信,每一次亮起的蓝屏提示就是一场大胆的情感悬置,主动选择将隐秘的日常生活暴露给未知的陌生人,谎言与真实在电子信阀里交织,但就算是经过矫饰的文字,我们也能清晰地看见朦胧的爱意沿着网线抵达另一人的心底。
最经典的场景是两人挥舞着手帕用DV拍下对方的身影,红衣绽放在春天丰收的麦田,灰西装乘着时速200公里的新干线通过她的家乡,镜头定格在深津绘里的脸庞,春天递出了第一份情书。8毫米的DV机记录下模糊到看不清脸的录像,对Haru和Hoshi来说,是虚拟空间与真实世界相交的证明,是彼此情感涌动和黏连的痕迹。
在终章,Haru成功摆脱了令人厌倦的大城市工作,Hoshi也渐渐走出了前男友死亡的阴影,解开心结的两人手握磁带、隔着人海在东京站相见,画面由彩色褪成黑白,春天与星星的交汇被抽去色彩,片尾曲适时响起。《春天情书》就是一封没有结尾、没有落笔的未完成的信,可是结局对有些故事来说根本不重要,就像所有看到结尾的观众都不会去追究美津江和速见升相遇后的事,因为对Haru和Hoshi来说,从一帧帧模糊的画面中走出来,说上一句“初次见面”,所有欲言又止的失落,弯弯绕绕的心事在此刻化成泡沫,随着密密麻麻的电流消失不见,留下的只有这个春天带给人的温柔和心动。
真好啊,在对互联网失望的当今还能重温网络尚未成熟时最初的岁月,那种心潮澎湃的悸动现如今被庞大的信息流冲散得一干二净,幸好,幸好我们还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