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经历了《流浪地球》的狂喜,就在影院看到《宇宙探索编辑部》这样一部截然不同的本土科幻电影,实在令人振奋。

这是一场跳出人类视角,以宇宙尺度进行的哲学思考。没有硬核科技,没有大场面特效,但它直抵了科幻应该抵达的诉求与精髓:仰望星空。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部披着科幻皮的文艺片,一部「软科幻」,还有人说它「不科幻」。

这期铥铥,我们想好好聊聊为什么《宇宙探索编辑部》抵达了中国科幻电影光谱的另一极。

...
下文整理自铥铥科幻电波 | 各大音频平台搜索【铥铥科幻电波】可解锁完整内容
...
【一个彩蛋】片尾有未来局logo!网友:未来事务管理局,宇宙探索编辑部,绝美对联

严重剧透预警

01、

不是披着科幻外衣的文艺片,就是科幻片

一个朋友说,看完《宇宙探索编辑部》,感到中国在科幻电影不再一穷二白,终于有得聊了。

刚刚经历了《流浪地球》的狂喜,就在影院看到这样一部截然不同,甚至是处在光谱另一极的电影,实在令人振奋。

《流浪地球》之后,作为科幻从业者我们常常会感到人们对科幻电影的复杂态度:一方面觉得中国科幻真的能行,另一方面又担心它太贵了。

低成本的《宇宙探索编辑部》给这些担忧喂了一颗定心丸。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皮的文艺片」,一部「软科幻」,还有人说它根本「不科幻」。因此我们首先掰扯掰扯:科幻是什么?它是人类思考世界的产物。

...

1919年,玛丽·雪莱写出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时候,科幻就承担了一个重任——理性质询,质询电力、蒸汽机、生物技术等科学创造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科幻不只关于新技术,以及技术如何解决问题。

戴锦华老师总结道:科幻是一种关于可能性、 关于世界的真正的哲学思考。哲学尚且在人类现有的范畴里讨论问题,科幻却能够打破预设,叩问终极问题。

《飞向太空》被称为「科幻电影中的科幻」,正是因为它描绘了一颗人类认知无法抵达的星球,从而展示了科幻如何在现代哲学的疆界之外去思考生命、世界、人和万物。

质询技术乃至人存在的意义,是科幻在构想技术神话之外更有趣的价值。

《宇宙探索编辑部》处理的就是科幻『叩问终极意义』这一层议题。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追寻终极意义的过程,他虽然被世俗嘲笑,可悲可怜,但他的确踏上了追寻自身和宇宙意义的西行之路,何其幸运,最后,他找到了。

02、

老唐的西游记,一次《朝闻道》式的叩问

穷困潦倒的老唐是《宇宙探索》杂志的主编,某天,他接收到了一个疑似来自宇宙深处的异常信号,于是召集伙伴们,带着那个困惑他终生的问题,踏上了去大凉山深处寻找外星文明的旅程。

...

老唐几十年来痴迷于寻找地外文明,其实困扰他一生的执念有两个,一个是外星人存不存在,另一个是女儿为什么自杀。

老唐求孙一通,你见到外星人了能不能帮我问一下,人在宇宙里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朝闻道》式的质询。

《朝闻道》是刘慈欣名篇,一个高等文明在地球建设了一座真理祭坛,人类抛出任何问题,高等文明都会给出答案,代价是,得到答案的人会立刻死去。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地走上祭坛,以生命换取了自己研究领域的终极真理。

「朝闻道,夕死可矣。」

老唐的问题更有私人色彩,不是『宇宙的目的』,而是『人的意义』。这个问题关乎整个人类文明,也关乎每每一个个体,这一瞬间令人突然意识到,老唐很爱他的女儿。

因为此前的执着跟荒谬,老唐看似超脱于现实之外,家徒四壁,吃着白水煮面条悠悠道来「人类只需要摄取这么多营养物质,之外的东西全都是浪费」。

然而整部电影中,他对女儿的执着非常明显。

...

女孩晓晓是《宇宙探索》杂志的忠实读者,老唐对她竖起大拇指:你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一个好东西。

老唐既是唐僧也是堂吉诃德,好奇心是他对抗平凡生活的武器,所以他无法理解女儿的自杀——如果女儿对世界更好奇一点点,是不是就不会死?他希望从外星人那儿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好奇心是好东西』老唐一共说过两次,一次是刚遇到晓晓的时候,一次是穷途末路之时,众人散去,旅程只剩老唐一个人。

他明白自己这趟冒险连累了别人,但还是忍不住回头再去告诉那个女孩,好奇心是好的。

他不希望晓晓因为一次糟糕的旅行而放弃探索,进而变成一个嘲笑外星人的芸芸众生,认为宇宙的终极真理没有意义。

老唐身上闪烁的好奇心与理想主义光辉,科幻迷太过熟悉。韩松说,「直接以好奇心为主题的中国电影我只看到了这一部」。

03、

给民科的童话

人在宇宙里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终极关怀,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过。老唐选择了一种大家都觉得荒谬的方式,因为他对抗的东西太过巨大。

老唐是一个典型的民科,这类人8、90年代特别多,改革开放后,一些人把目光投向了宇宙深处,读起《飞碟探索》《奥秘》,认为人类最终的归宿在星辰之间。

某种程度上,刘慈欣、郭帆都是唐志军,但他们有正规的科学训练和研究。

很多人,比如电影里开小车的陨石猎人,抱着宇宙功德箱的农民大叔,包括老唐这样的人,他们也有看清宇宙轮廓的愿望,但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进入现代科学的门槛之内,只好去做「民间科学家」。

他们有一点科学知识,有一些科学素养,会坚持一些逻辑推理,但这些离他们想要追寻的真理太过遥远,因而在巨大落差之下显得格外荒谬。

世俗意义上,他们是被社会抛弃掉的一群人。如果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机器,他们都不是标准件。

...

最初,很担心《宇宙探索编辑部》是不是一部抱着猎奇心态观察弱者的片子,然而导演最终保持了善意。

在「民科」备受嘲笑的社会语境下,他给了老唐一个窥见宇宙真相的机会。语焉不详的结局不影响电影对科幻的表达,因为不管老唐找没找到宇宙真谛,他的追寻和释然是真实的。

人类社会就是有一群执着之人,他们一定要撞南墙似的撞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可能在得到答案之前就先把自己给撞死了,但导演没有让老唐撞死。

所以这是一部给民科的童话,洗去表面的荒谬和心酸,底色尽是善良。

04、

回归科学:宇宙何以生生不息?

电影末尾,浩瀚星海中,宇宙展现出来的结构仿佛DNA双螺旋,老唐顿悟,生命的意义可能跟宇宙一样,二者是同构的。

很多科幻都在探讨宇宙是不是一个生命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称,宇宙将走向热寂。在摆脱热寂的过程中,生命的存在至关重要。

薛定谔将生命的存在称为一种「负熵」,因为生命的不断涌现让宇宙变得灵活,平衡熵增,摆脱慢慢滑向死亡的命运。老唐这样鲜活、奇怪的生命,就是宇宙生生不息的源头。

因此《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结局不是一场「在宇宙尽头呼唤爱」式的煽情,反倒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共识。

回归现实后,老唐解散了杂志社,参加了婚礼,在台上念着写给女儿的诗,朝九晚五中偶尔抬头仰望星空。

那样子不是一个被打垮的人。

看似回归正常,放弃了某种理想,其实领悟到了更高的东西——他真的在山洞里窥见了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意义,巧的是,两者竟然是一致的。

...
科幻电影不一定非得承担科普的重任,或者说,不是唯一目的。

科幻可以很好玩儿,很傻,很土,神叨叨地击中你的灵魂;它可以没有一点儿科学道理,而是用文学性的比喻去阐释,生命和宇宙的多义性如同诗歌。

科幻真正的功能,终究是一种启发。

《宇宙探索编辑部》找到了一个很小的切口,将一代人的梦想与迷惘,幻化成这部影片的精神养分。那个年代,每一个人都充满活力,想要去找人生的意义,有的写诗,有的下海经商,有的练气功......

根源上,这是每一个人类最原始的冲动,即好奇自己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让每一个理想主义者都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拥有一次journey to the west,是一种比世界和平更大的祝愿。

...
扫码收听节目可解锁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