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三岛由纪夫的《假面的告白》。里面有男同性恋自我觉醒的过程,后来又了解到他写给一个精神科医生的信中坦承,这部作品里男同性恋自我觉醒的过程源于他的自我体验。

我又去了解了下他的童年,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他从小在祖母的落魄贵族专制教育下,还不准和母亲见面,被软禁在房间里,只能玩女孩的玩具,他骨子里非常渴望雄壮威武的男性力量,但又没有学习的对象,又矮小又瘦弱,言行举止都变得十分女性化,直到13岁离开祖母,三岛曾说过“13岁的我,有一个60岁的恋人”,这话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后来同学近江便是三岛的「懵懂情人」,这才让三岛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性取向,疯狂迷恋威武雄壮的男性力量。

三岛后期的复古主义、国家主义,或者说武士道,应该也不是慕强,是对自己本性的压抑,他本性就不是一个雄壮威武的人,年轻的时候就泡gaybar还借口是找创作的素材,但这样自己,和从小被教育的武士道贵族价值观格格不入,也不符合他祖母的期望。

他所谓的秩序重建和军国主义炫耀武力的霸道不同,也不是复古,是将秩序重建寄托于人的美学再塑造,类似武士道的样子,可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所以他才一早准备好了要如何自杀的计划。

一个人如果是心灰意冷要自杀,可以自己投水自尽不留一丝音讯,三岛搞得这么壮烈,可能他不是要通过自杀离开人间,而是要将他这最后一部用“自己”写成的作品永远地留在人世。

三岛如果早一点出柜,也许不会去凑什么右翼的热闹,更不会内心的矛盾激化到必须要寻死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