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家族、世袭与荣耀、国运与家运,是英国佬各类文艺作品的热衷话题。这个至今仍保留议会君主立宪制的古老国家,有王室贵族的《王冠》、《唐顿庄园》,却更热衷光鲜外表下的情欲横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安娜·卡列尼娜》...... 这无不是人人称羡的主儿,住在庄园城堡,家有良驹仆人百十。
我对一切礼仪或具有身份代表的着装都无性欲,讨厌社会符号落在个人身上的感觉,例如贵族服饰、婚纱礼服、宫廷朝服。但想起跟学古筝的女生,讨论对于古风服饰古风乐器的无欲望感,她说,禁欲系不也是一种欲望嘛。这样一想,此话不假,没有比深宅大院宗教礼仪更为禁欲,下至金雀花王朝,上至温莎王朝,无不举止端庄家法森严。可百姓热衷的野史故事,大都是一人一家一族在自筑的高台中,蔓延千百公里的欲望。愈是深宫高墙,愈是求而不得欲盖弥彰,愈引起幻想,疯狂的幻想。
情爱在深宫里尤为刺激,红杏出高墙更羡煞旁人。
欲望,也是《故园风雨后》的核心。我曾说过笔直的欲望线,有一种极致的美感。《故园风雨后》同为英国产物,可不同于裴淳华,在133分钟内插入了过多的欲望。这个出生于伦敦中产阶级的Charles,进入牛津,遇到贵族家庭的Sebastian后形影不离,一步步走入布莱希尔德庄园,走入这家族的荣耀与欲望。最终跟随时代,完成了作为新资产阶级的登台露脸。可幽默的是此时二战告急,Charles被迫参战,回到了这座已被征用的布莱希尔德庄园。物是人非,目送家族走向衰亡,却又露出了云淡风轻背后的羡慕。若无法理解这宿命般的驱动力和迷惘,就无从得知这个男孩,如何一步步面对自己的核心,走向欲望的深渊。
布莱希尔德庄园里的每个人物,都代言着自己的欲望。可爱的Sebastian渴求自由,女儿Julia向往奋不顾身的爱情,一家之长的母亲只要信仰,外来女婿Rex只爱金钱和地位。而Charles不同,他什么都想要,可每个欲望都不够纯粹。Sebastian满足了他的友情、他的特殊性;恋上Julia也不止是男女情爱,更包括暗藏的阶级欲望、自我价值的实现。
可没人能指责他是一个伪君子。得知Sebastian病重,Charles奔赴摩洛哥看他。这个罗马天主教男孩正安身于伊斯兰教堂修养,白墙绿瓦,Charles从树影里来。他们交谈,Sebastian却说,过去是自己想要的太多了。的确,Charles对Sebastian的情感绝非逢场作戏,于Julia的爱意也不是露水情缘,可Charles从未承诺过,一个永恒的夏天,一座不老的威尼斯。
辗转多年后,他借助妻子成为了社会新贵。可这推动着他的欲望却不断侵蚀,连最初的一抹真诚也不给留下。重遇Julia,又情不知所起,牵着手就要回去离婚,要私奔。可是遇到位高一级的Rex,究竟泄了气,把感情做成了交易。黑暗之中,站在壁炉边面对Julia的疑问,他终于坦诚:“I,Charles Ryder,I wanted too much”
这欲望,这隐匿的暗流,像是寄生虫控制宿主,像是资本毫无退路。既是祝福又是诅咒,它带领Charles向前,不断利用、牺牲其他欲望。时过境迁,他终于跟豪门站在了一起,膨胀地要把象征旧资本的庄园也据为己有,最终一切轰然倒塌。
我知道,欲望的纯粹,并不一定左右达成目标的概率。这世间既有冷酷的欲望执行者,如《天才瑞普利》《消失的爱人》;也有被欲望折磨的Charles Ryder。我曾说电影不像人生,人生太长,容不下太少的欲望。于是我羡慕这些活在电影里的人,羡慕裴淳华,羡慕榆野卯月。再看《故园风雨后》,才意识自己竟与Charles如此相似。一生以来都以为正走向光明的康庄大道,而事实上,欲望才是我的指南针。但又能做什么呢,人生不过是《萨马拉城之约》:每个人都试图从巴格达逃离,奔赴萨马拉,披星戴月,还是会发现死神就在街角等你。
树影之间,城堡之下,Charles穿过花园走过绿地,每一片叶子每朵鲜花露水都在他身上停留。可回头,一切都无法永恒。
战火中,重返布莱希尔德庄园,忆往事,真正动容的。不过是跟Sebastian度过的夏天,阳光下的海滩,Julia的吻。那是远超欲望的人生箴言,那是纯粹的爱,是信仰、友情、是圣约翰保罗教堂、葡萄酒与落日庄园。
那是无法掐灭的火焰,是生命最本质的光辉与美。
“I've loved and lost for more than one lifetime.” 如此,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