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维罗妮卡的女孩,俨然有着两种不同的生活,并且在逐渐的成长中,她们对彼此的有着“神秘的”感知,这看似是不能理解的,毕竟她们没有任何的亲缘关系和现实接触,一个在波兰,一个成长于法国,但却都不可思议地觉知“觉知自己并不孤独”,两个人是如此的相似,影片中多次透过玻璃球看到的世界,仿佛也印证了其镜像性,这也是这部影片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或许仅仅就影片内容看可能会不明所以,但就当时波兰与法国的局势即东西欧之间的冷战对立牵扯进来,就能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意思。

正如《窃听风暴》英文译为《他人的生活》不仅是表达人性的觉醒之光一样,更是两个团体的对立,当柏林墙倒塌,东德与西德重新获得统一,然而对于人民而言,并不存在大团圆的喜悦,我们都知道历史是由设计者书写的,对于《他人的生活》中是诗人的一方胜利了,而于基耶斯洛夫斯基这位东欧-失败者世界的人而言,不仅是最佳的见证,更是战利品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