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里诗书

同名电影的改编,无疑为《五个扑水的少年》提供了一个具有先天优势的范本,但也抹杀了一个关于青春故事在创作上更多的可能。从整体来看,这部电影近乎所有的优点都是基于原作的构思,而所存的问题则很大程度上源于并不够成功的嫁接,在失去了原作中夸张却不乏真挚的喜剧氛围后,电影并没有能讲好一个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青春故事。

原版《五个扑水的少年》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热血与青春相结合的日本校园电影,男生花样游泳的展开更使电影有着鲜明的日漫夸张成分,当这样一部电影被嫁接到中国,它的很多元素其实是不可能被复制到中国电影的语境中来的。在这一点上中国版的《五个扑水的少年》还算有着清醒的认知,它并没有原封不动的去临摹原作的所有, 在剧情上也加入了一些符合中国校园的戏份,试图使电影看起来更像是一部中国自己的青春电影,但也正是这些改动却使电影失去了原作的精髓。

举例来说,在为什么要组建男生花样游泳队这件事上,原版是因为学生们被漂亮的女老师所吸引,而国版则变成了一个完全令人无从信服的意外,这乍看起来好像只是一个 无关紧要的细节改动,但吸引远比意外来得更符合高中少年的青春特质,而细节缺失的问题在电影中是不胜枚举的,正是因为电影失去了这些本作用于人物性格体现的细节累加,造成了电影在人物上逐渐失去了原作的鲜明性,更何况这还是一部由多人物组合而成的群像电影。

当一部群像电影中连人物性格都变得模糊不清,电影本身能给观众带来的情绪共鸣自然也在随之减少,而这个时候电影仍旧自以为是的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每一个少年都编排了属于自己的支线故事,这种做法使电影就像一张被打乱的拼图,他需要观众自己去将每个人物不同的故事脑补为一条关乎“我想赢一次”的主线,但当电影连人物都难 以让人心生共鸣,故事编排难以让人信服,其实主人公的输与赢已经并不能在左右观众的情绪了。

或许电影自身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所以如何能调动观众的情绪,不至于让这个本能逗人忍俊不禁的男生花样游泳队变得昏昏欲睡呢?《五个扑水的少年》选择了一个要命的方式——滥用背景音乐,不合时宜的歌曲穿插,使电影不仅赶走了观众的瞌睡,更成为了电影化解一切问题困难的方法,不论遇到任何困难,歌曲一响,问题便迎刃而解,如此燃情,其实只是让人倍感电影本身的空洞苍白。

男生花样游泳队的无人组合是属于原作展现青春的奇想,而这部改编电影所做的则是将神奇化为了腐朽,如此所呈现的青春少年,就如同一杯烧开的白开水,炽热却也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