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悼文一词用在这里似乎有点不妥,毕竟香港电影产业现在来看只是衰落,距离死亡还差得远,但基于本片关于丧葬题材,用悼文应该更贴合电影,也想接着电影本身讲讲香港电影工业,以及自己的一些碎碎念。
丧葬类相关的题材从日本的《入殓师》到台湾的《人生清理员》、大陆前段时间的《三悦找到新工作》、《人生大事》、《不虚此行》到如今香港的《破地狱》,故事已经一堆,发展模版也有所固定,因地域不一样所以文化上也会有很多不同。

香港的《破地狱》更像是固执地保留着传统文化的一切,同时也具有着传统文化中大家庭的观念,与进步的时代,渴望被认同的年轻一代间的价值观冲击。这种矛盾的关系也让整部电影一直维持到最后。只是,在电影之外,仍是那句感慨,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剩下的只有苦苦挣扎的新一代的倔强的守墓人和正在老去的曾经的弄潮儿。

殡仪以及丧葬行业所发展的电影从最出名的《入殓师》开始,主角进入这个看起来不体面的职业开始到与往生者之间的交互,与他们的朋友或者亲人的交流中了解往生者同时学会尊重,并让自己彻底投入到殡葬事业中,以及如何能够与自己身边的人和解,让他们能够接受这个“不体面”的职业。

分析下上面提到的电影,《入殓师》、《人生清理员》、《三悦有了新工作》以及《破地狱》基本上都遵照上面的套路,而顺嘴一体的另外两部《不虚此行》和《人生大事》,前者的话胡歌本身主角设定不同,加上主题其实更关注自身的心流,可以看作是借着殡葬相关的壳,讲的是人本主义的思想;《人生大事》其实则是朱一龙他一家本来是干这个的,而题材更像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所以特殊;

但再认真分析故事发展就会感到熟悉:主角初次进入行业,老师傅带着了解,同事帮助迅速融入;主角干过几次错事甚至犯了冒犯往生者的大错;随后得心应手,并最后理解了价值观;最后的最后队友或者师傅祭天,主角送走师傅,象征着行业的传承。

当然,《破地狱》导演在同类型题材电影上有些自己的野心,例如近几年香港电影常见的关注社会问题:片中体现则是最后郭叔让女儿当天师的遗嘱后,同行业其他来悼念的人立刻起身出门,以及香港所特有的同性恋和正常婚姻关系,传统中国文化与随着新时代发展洪流下的价值观冲突,即天师传男不传女,儿子为了孩子的升学被迫信教基督。

此外则是与黄子华入行的郭老一家的命运纠葛,这一家的关系让我想到《饮食男女》中父亲对三个女儿的不同期望,具有着中国传统所特有的对男生严格,对女生疼爱(但就是不表达出来),以及女儿受着最多的气却最后照顾着老爹送终,这倒是与更早前上映的《姥姥的外孙》所体现出大中华特有的大家长作风相似的特点。

但讲好了郭师傅一家,牺牲的倒是黄子华这一条线的完成度,尽管据说各种版本中其实有完整的黄子华这一条线,但导演最后还是砍了,但单薄的黄子华线也让他最后结尾口述的感悟逊色太多,毕竟比起说给观众,做给观众反倒更加印象深刻;所以最后形式镜头中两辆车分道扬镳,郭师傅下车换乘,黄子华这一对继续前行也因此暗淡不少。

说回最最前面的感悟,香港电影行业的兴起自然是当时香港地理所特有的文化和经济中心所导致,也让香港从八零年代到九零年代甚至到新世纪一直引领着各种风潮,从古惑仔到功夫动作再到星爷无厘头喜剧、赌神作品系列以及各种导演风格,那时候的香港电影可谓百花齐放,代有才人出,前浪之后还有一叠叠后浪涌出。那时候的香港电影行业的繁荣也带给香港影视行业从业者所特有的自信和优越,但不知从何起,也许是08年金融危机,也许是内地电影票房的爆发(可能是《战狼》的大火让大家看到内地电影市场的潜力),香港电影也不再成为弄潮儿。

从当初成龙和古天乐的《宝贝计划》两位大佬的合作同时带着各种老一辈和小一辈的演员在电影里出场,再到如今十多年过去,能代表香港明星的依旧是曾经的四大天王和那些九零年代就已经活跃在香港电影中的明星,即使如《毒舌律师》而火起来的黄子华,在过去也是在影视圈摸爬滚打数十年的青春最终换来如今的火爆。所以我们也就因此看到前一部这个角色扮演着《白日之下》的痴呆儿童,《破地狱》就成了拉拉(梁雍婷);上上一部还是《年少日记》那个富太太妈妈,上一部成了《谈判专家》的老婆,这一部又成了给孩子裹成木乃伊的妈妈(罗颖莎)。

而老一代明星的苦苦支撑下,新一代小生表现也并不能撑起一出好戏,于是不得不让老一代明星继续靠自己的影响力化作票房号召力。但随着港片本身的落寞,内地电影技术的提升,香港电影工业也无法通过香港本身支撑下去。

而尽管如上半年上映的《年少日记》到年末的《破地狱》甚至更早之前《正义回廊》、《智齿》等我们看到新时代下香港电影在新的主题下的探索,对于个体本身,对于社会生活,对于大时代大变化下小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注和探讨,但香港电影的凋敝也不可争辩,无论是人员、技术亦或是电影号召力上早已与往日不可语。而如今还在香港电影行业中的人,只剩下了那些沉浸在往日幻梦,老骥伏枥的守墓人以及苦苦挣扎,迷茫而又彷徨的新一代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