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的质感,在我所阅民国谍战题材中,堪称登峰造极。演员的演绎亦沉稳得当,至少不见矫揉,这一点已属难得。

至于剧情改编,则近乎失序。但凡对历史怀有敬意与理解的人都明白,自古那些被传颂得惊天动地的事件,其真相往往笼罩着一层朴拙的平庸——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炽烈昂扬。戏剧需要张力,需要起伏,人所共知。我们不求影像如镜般复刻历史,也不执意将敌我双方都拍作草台班底(尽管事实上,整个世界何尝不似一座草台——万事看似精密高深,一旦走近,方知不过直白而粗简)。但至少,不该将对手刻画得如稚子般拙劣。

抗战题材也好,谍战类型也罢,国产影视数十年积弊未除,仍在沿用一套近乎蒙昧的叙事习气——难道真当自己在拍摄不需逻辑的“爽文”短剧?除了主角光环笼罩,反派竟皆心智不全?

最后,容我附上一段真实历史的残片:1950年,我方潜伏于台湾的最高负责人,因难耐口腹之欲,执意欲尝一块牛排,因而暴露被捕。随后,他供出近五千名同志,致使我在台潜伏网络彻底覆灭。统一大业,由是渐成长夜拉锯。你看,历史有时就是这样不经意——潜伏乡野两月,竟因一念馋意,身着西装走上街头,遂致全局倾颓。这般真实,荒诞,却也更显历史的重量与冷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