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感觉是这只能是电影学院出来的人写的电影,闻善、小尹和导师的对白感觉像是我所有的故事老师聚在一起说话hhhhhh。

“我不懂得生活,也不懂得死亡。”这是我看完《不虚此行》想到的第一句话, 但更准确来说,应该是“我们不懂得他人,也不懂得自己。”《不虚此行》更像是一部散文电影,是一本由闻善串起的散文集,最后的落点是闻善的自我觉醒。散文集中的每个人物都是一篇独立的故事:为父亲定制悼词的王先生、万家兄妹,还是为离世网友讨要说法的邵金穗,为同事约写悼词的创业者老陆、为自己预约悼词服务的方阿姨,和毕业即失业、去写定制悼词的闻善。

悼词体现出来的,其实并不是死者的形象,而是观者或者是说讲述者的态度。悼词表达的是一种人物关系。比如对自我逻辑迷之自信的王先生,用自己的方式维持和父亲和儿子的关系;比如因为害怕面对大哥的离去而用贬低大哥保护自己的万家小妹;比如因为对离开网友甘铭间接导致其消失而自责,所以想通过探索甘铭去世的她认为的“真相”来缓解自责的邵金穗;比如老陆与猝死的大学同学兼创业伙伴复杂且矛盾的关系:“我总觉得他是一个普通人,但其实他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 再不一样的人, 在一起待久了也会觉得他普通吧。”;比如不断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去适应生活突如其来的变故的方阿姨——看起来什么都满不在乎,其实什么都在乎。

学电影的人总会不自主地对遇见的人物进行剖析。但其实剖析到最后,我们只是换了一个角度剖析自己。就像闻善剖析甘铭,他觉得只要不断往时间线里补全事件,就能解释人物的行为逻辑。但问题就在于我们永远无法补全他人的事件,除非是自己创造人物,因为我们总是无法逃脱出自己的视角。所以电影中唯一出现的悼词,通篇都是闻善对方阿姨的感谢和悼念。

电影中设计的最巧妙的点就是小尹的角色。小尹作为闻善的第二自我,在闻善剖析死者和面对自我时总是陪伴在他身边。对他人的剖析最终都会回归自我剖析。也许是因为这点,所以闻善在最后重新开始了小尹的人物小传,“普通人也能做主角”,这是闻善在经历了这么多人生后形成的自己的价值观。

不虚此行,不仅是各种各样在人间走一趟的死者们不虚此行,更是闻善的不虚此行,是闻善在写悼词中对人生的体会,闻善的迷茫和成长。

有评论问:一个人但凡有点文字素养,为什么会把在乎的人的悼词交给一个陌生人写?导演正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只是将各种各样的事件摆在观众面前,而把悼词作为永远不出现、永远在完成中的“麦格芬”。

最贴切的悼词,只能由我们自己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