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表达这部剧带给我的惊喜之感呢......它不像一层一层剥开看到内核、呛出眼泪的洋葱,它更像是一颗包含多种滋味的糖果,初尝是酸甜交加,之后是酸苦间杂,尔后是润喉的清甜,这种清甜顺喉入肠,这时味蕾还在反复回味初初的复杂味道,每一种都很清晰,每一种都再顺喉变为那丝清甜,令人久久回味,那些交织的爱的画面。

友人久别相见,是尴尬,是陌生和隔阂,是重新见到各自的生活状态,是成人所处的现实一面:有人的游戏被抄袭,有人的工作被否定,有人的成果被篡改,有人的梦想被浇灭......似乎所有种种都戏剧性的放在了各位主角身上,叠加出一部青春剧,告诉我们工作不易,成年不易。但时光总是闪回到航天城,每一个瞬间、每一次相聚都回应着最初的想法与做法,有的和之前不同,有的和之前相似,大家似乎没有变,却又依旧多多少少长大了些。于是重逢给了人勇气,黄瀛子依旧是聚集F6的粘合剂,她依旧是那个温暖勇敢的小太阳。她帮助蒋翼继续实现游戏设计师的梦想,她用一杯水泼回指向明雨的流言蜚语,她执着地帮助亦菲找回爸爸,她和关超、庄远依旧联系频繁,她依旧爱着外婆,爱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于是她想将大家重新聚起来,因为亦菲说大家需要她,因为她自己觉察到大家需要在一起,因为她自己很想,很想大家。于是故事“继续开始”。友人重新聚在一起,牵起彼此的手继续面对种种生活,生活种种。

丁也像是一颗巧妙的扣子,他的经历和黄瀛子多像呀。但是他没有黄瀛子幸运,也不及黄瀛子“勇敢”。所以他走向大海,又走了回来;他迈向他的朋友,又重拾了生活的勇气。是黄瀛子治愈了他,是F6治愈了他,是久远的《迷宫》的内核治愈了他。所以“借助”这个和青春紧密相连的人,黄瀛子“克服”了对过山车的恐惧,看到了雨后的日出,见到了另一重友谊的样子——他给她充足的信任,他帮她找到蓝斌,他也和F6一起陪她度过难关,他重拾了写作的欲望......他帮着忙,串起了黄瀛子的记忆,补全她的人生,让亦菲忽然之间又回到自己的记忆中,于是《要久久爱》真正的内核开始展现,酸甜苦辣开始发酵,冲出记忆的茧。

这茧,是黄瀛子的自我保护,里三层,外三层,也是所有爱她的人帮着一起守护的茧。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对待这茧,而蒋翼则负责想办法,他太爱黄瀛子了,想尽一切办法叫醒茧里闭着双眼不断流泪自责且逃避着的瀛子。亦菲的故事很早就展开了,在众人的记忆中,她一点一滴汇聚。亦菲有暖心的外婆,有以手艺为生的妈妈,有会一门技术的爸爸。但是再看,这妈妈曾经有舞蹈的梦想,于是在梦想难以达成之际将梦想转接给了自己的女儿,她想离开航天城,她有自己的倔强,于是也有自己的自私;这爸爸有侥幸的心理,所以他无法忍受内心一点欲望的叫嚣,他拿起能拿的财,抛下他能够抛下的家。原生家庭的痛就这样压在亦菲的心上,18岁的年纪她要面对成年男子的各种目光,她要面对不属于她的债,她要意识到自己无论多么努力多么优秀也唤不回自己的父母,她要努力接受自己不能忍受的不堪和无尽的未知的折磨......她想要获得继续生活的勇气,但太难了,从朋友、外婆这里得到的都不够,所以她累极了,选择了在这一程人生提前按下结束键,彻底地休息......瀛子呢,瀛子也按下了暂停键,这个暂停键很神奇,一直回溯到过去,一直跳过这段记忆,于是亦菲在瀛子创作的世界里继续着自己的舞蹈梦想,剩下的爱她的人也一起暂停,包括外婆。

所以,《要久久爱》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它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爱了。它有父母鼓励孩子、肯定孩子、支持孩子、正视孩子需求的长辈之爱;它有祖辈自立自强、疼惜孩子、自愈伤痛、永久缅怀的祖辈之爱;它有互相守候、互相支撑、彼此成全、永不遗忘的朋友之爱;它有难舍难分、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挂念的爱人之爱;它有崇拜尊重、追光逐梦的偶像之爱......它当然也呈现了很多种“不爱”——这是爱变形的样子,这是爱经历种种之后的如常可能。但前者终是打败后者,历久弥坚,恒长绵远,所以经历伤痛,可以被治愈;克服挫折,可以获新生......

昨天还没有看到结局,每个主演都发了收官小作文,我久违地给每一个主演浅浅地评论了一下。我希望亦菲在她的世界重获爱,继续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比游戏中的她还耀眼。我希望关超老师继续好好跑步,继续好好爱自己的家庭,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梦想还可以继续实现。我祝福明雨好好旅游后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理也祝福庄远继续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我还去夸了蒋翼大游戏设计师,希望以后能玩到他设计的游戏。我也去给瀛子小朋友留了个鼓励,她会继续好好当记者,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这样一看,所谓的祝福就是希望大家达成所愿,生活美好。这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希望得到的呢。

那就祝福平行世界的航天城F6继续闪着自己的光芒,达成所愿。

谢谢《要久久爱》。

【虽然是第一次发影评,但毕竟评依主观,剧粉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反驳我,但如果有想骂剧和骂演员的人,就麻烦憋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