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5,中规中矩,并无新意。和《日落黄沙》一个水准的二流作品/大片,看在黑泽明的名头打个三星以示失望。
 看前:
 久仰大名的黑泽明作品,终于能在大银幕相遇。不知道现在对这种大片杰作是像当初《七武士》那样欣赏还是像好莱坞那样排斥?
 看后:
 黑泽明这次让我失望了。同样是战争长片,相比精彩紧凑的《七武士》,本片则是黔驴技穷的费力不讨好之作,节奏和内涵都差了许多。尤其色彩也是这舍内求外、舍本逐末的祸因之一。虽然没看过莎剧,但仍觉得这是不成功的改编-至少在思想性上远不如《蜘蛛巢城》。
 如僵尸或裹脚布,完全僵化的典范,从内到外已经没有任何活力了。当然,黑泽明75岁拍出来这种电影可能是江郎才尽、日薄西山了,今年张艺谋75岁要是能拍出来这样的片子也算是回光返照了。
 
 刚看完布列松的《武士兰世诺》,几乎是相似的叛乱故事。然而两倍的时长,广度和纵深却成反比,戏剧和电影书写的分歧难以消弭。
 在接受了布列松的电影后,本片的宏大叙事几乎全是冗余,视听也多属不必要的渲染。前者由外向内主动寻觅;本片则是由内向外的灌输。
 
 节奏慢不是问题,但拖沓就不对了。从开头铺垫开始,剧情大致走向完全在意料之中。从小流汇成江河,逐步激化、墒增…然而到最后也没憋出来什么新花样,结尾反倒开始了说教,更为失望。
 视听上,一股张艺谋味儿,总体上规矩板正、一板一眼。大场面调度,色彩和构图讲究-然而这就像我此前说的也是败笔之一,配乐或许还可以。氛围渲染有一套,但略有浮夸造作。
 虽说不只是最直接的感官层面的动作爽片,但依旧停留于外部格局的桎梏,未能真正深入内心。内外的斗争虽然都有,但一贯性还是不够,外在的运动大于内在的运动
 
 角色
 人物形象还是单一刻板。歌舞小生游逸于主线之外,一方面掌控着笑料,另一方面掌握着真理。
 主公从万人之上到落魄,权力颠倒揭示出体制的荒谬,日本的忠诚根植于皇权大于人理。日本人的扭曲和疯魔,某种程度上来源于表里不一,欲望和礼仪的张力。每个人各为私欲,大概是乱下的同一吧。
 
 ps.末和枫到底是两个人?搞混了。
 居然是仲代达矢饰演,虽然也确实相像。
 现场有人带猫
 维度 ★(1-10) 备注
 思想深度(学术文本价值) 7.9 
 个人感受(观众传播价值) 7 
 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7.4 
 叙事水平(文学价值) 7.5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专业价值) 7.6 
 25.5.21于北影
吐槽《乱》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札记-随感-简评 
 评分:B- 6.6/6.7前言:机缘巧合来看第二部该导演的电影,听说是和《扒手》一样地动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视听更为程式化、丝滑的长镜头减少了,诗意和美感也有所丧失(或者说侧重发生了变化)。简评:有着《男人的争斗》的开头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为何中规中矩? 
 评分:B-6.8二刷观感依旧非常一般,但已经完全将其把戏看透了。没有见过如此自作聪明、匠气与说教气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图作为系统性的影评,只是将札记分集整理。)前言:和《红高粱》一样,正好是九个月后在影院重温。依旧是重估的目的。初 ...
 简评 
 B7.5-虽然绝对不算多么精致的杰作-略显单调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欢,很纯粹的片子,三星半。一个月以来每周找资源都以译制片失败告终。等待了三周以为找到了资源,结果依旧是俄语译制片加英俄字幕,无可忍受。终于看上了繁体中文字幕版-即 ...
 大银幕重温再评 
 B+8.2很不错的作品,有所回味,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或许是由于其克制吧,总觉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结构没有那么连贯,也没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灵之马》则更精巧甚至轻快。选角的形象和十分恰当和典型,表演则简化到甚至有点生硬刻板-尤 ...
 吐槽简评-张艺谋何以至此?! 
 评分:C+前言:克服万千犹豫和困阻来到影院,却不料是一部烂片!失望至极。现在对影片的态度更为清晰也愈发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没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钟果断离场,就当花钱买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费时间。(影院不少笑声,看似在国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