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我最爱恨交加的一次观影体验,就是看《唐人街探案3》。
爱,在于它的格局宏大,主题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任何国产悬疑片。
结尾,一首《草帽歌》响起,渡边胜站在画面中央,突然下跪。
他,是在向妻女谢罪,还是在向我们谢罪?
细思,他也只不过是那段历史的受害者而已。
陈思诚说:
其实《唐探3》想表达的是战争遗孤和反战
虽然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
但我们不能因为身处在一个和平盛世,就遗忘过去
然而,陈思诚没想到的是——
绝大部分观众,根本无法理解《唐探3》的深刻主题。
更可恨的在于,之所以无法理解,并不是观众的问题。
而是电影本身,元素实在太过繁多,导致转折生硬,难以引发共情。
一会是低俗喜剧,一会是历史反思;一会是本格推理,一会又为了全人类……
内核明明是浓苦的黑巧克力,却非要包装成甜品,企图满足所有人。
结果,作品四分五裂,令“唐探宇宙”的粉丝又爱又恨。
陈思诚好蠢?
之前,我也这样以为。
但,看过这部电影后,我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放心,不跑题)——
《无罪谋杀:科林尼案》
以下简称《无罪谋杀》
这是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震撼了整个欧洲社会的作品。
起因,与《唐探3》相似,是一场密室谋杀案。
酒店内,企业家迈耶,被工人科林尼连开三枪,脑袋开花。
之后,迈耶的尸体,又被科林尼狂踩。
直至其头骨碎裂。
变态?
接下来的情节,才更匪夷所思。
与《唐探3》中,想方设法隐瞒身份的凶手不同——
杀死迈耶的科林尼,并没有试图逃走。
而是向服务员,直接说出了刚发生的事。
他死了 在总统套房
、
注意,科林尼说的是“他死了”,而不是“我把他杀死了”。
有什么区别?
听完这句话,服务员理所当然,打电话报了案。
很快,警方就在酒店大堂,逮捕了科林尼。
但此后,无论如何审查,科林尼都一言不发。
自首?
错了。
因为,科林尼没主动前往警局,也没亲口承认“我把他杀死了”。
所以,科林尼并没被从轻处理,而是成为了被告,成为了犯罪嫌疑人。
倘若看过《沉默的真相》,你可能会觉得:这是要当庭翻供吧?
然而,并没有。
即便有服务员做人证,即便有DNA做物证。
即便迈耶被科林尼击毙,已经成为了客观且公认的事实……
科林尼,还是一言不发。
不认罪,不翻供,不求饶,不争取减刑。
无论律师如何苦口婆心,科林尼都雷打不动。
直到,律师莱恩,向科林尼说出了一件事。
莱恩告诉科林尼,他的一言不发,给迈耶的家人,造成了巨大痛苦。
听到此话,科林尼深吸一口气,终于不再无动于衷。
原本平静僵硬的脸,忽然陷入了迷茫与思索。
似乎,与自己的性命相比,迈耶家人的感受,才更值得被尊重。
科林尼动容了。
为了让迈耶的家人能够解脱,科林尼决定认罪,快速结束这一切。
但莱恩,却因此变得更加一头雾水,不禁思考——
科林尼既然如此善良,如此在乎别人的感受,那他到底为何要去杀人?
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难言之隐?
法庭上,一个名字引起了莱恩的注意:
瓦尔特P38。
瓦尔特P38,是科林尼用以击毙迈耶的一把手枪。
同时,它也是“二战”期间,最著名的一个手枪型号。
而,它之所以声名远扬,正是因为它由德国制造。
是1942年之前,纳粹士兵杀人时,最爱用的武器。
难道,科林尼是纳粹遗孤,企图进行某种仪式,唤醒希特勒?
为了避免影响大家的观影体验,我就不再往下剧透了。
我只能说,与《唐探3》不同——
《无罪谋杀》一上来,并没把凶手与受害人,刻画成黑帮或负面人物。
凶手科林尼,只是普通工人,性格勤劳而善良,总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受害人迈耶呢?
在社会层面,迈耶是企业家,是倍受尊敬、为许多百姓解决了就业问题的好人;
在国家层面,迈耶是十字功勋的获得者,是创造了大量GDP和税收的民族楷模。
而,在律师莱恩眼中,迈耶甚至胜过自己的亲生父母,是拯救了自己的超级英雄。
童年时代,莱恩和妈妈,一起在湖边玩耍。
突然,一个白人孩子,对他们进行了辱骂。
“恶心的土耳其佬”——
简单一句话,让莱恩明白了,什么是歧视,什么叫万恶的种族主义。
紧接着,白人孩子的爷爷,一名老绅士走了过来。
优雅的举止,不苟的言辞……
眉宇间,老绅士充满了善意。
“我是迈耶,下午好”——
简单一句话,让莱恩明白了,什么是文明,什么叫人与人之间的尊敬。
在老绅士的教导下,白人孩子消解了种族主义,跟莱恩组建了健康的朋友关系。
这名老绅士,就是迈耶。
得知莱恩是单亲家庭,并且成长环境恶劣之后——
迈耶,直接把莱恩招进家里,当成了自己的另一个孩子。
汽车,豪宅,学费,吃穿用度……
对于莱恩,迈耶不仅帮其满足了物质需求,更给予了深厚的父爱,和温暖的家庭。
什么意思?
科林尼是好人。
迈耶,也是好人。
两个好人之间,为何会产生凶案,产生如此的深仇大恨?
我还是不剧透。
我只能说,《无罪谋杀》的类型和主题,与《唐探3》完全相同——
悬疑。
反战。
战争遗孤。
而,与《唐探3》相比,《无罪谋杀》最特别之处就在于——
它没为了满足所有观众,去加入流量明星,和搞笑段落。
换句话说,它没有为了追求娱乐性,自损深刻的内核。
纵观全片,我唯一认出来的演员,就是亚历山德拉。
谁?
《帝国的毁灭》中,那个被希特勒PUA的傻白甜。
《无罪谋杀》里,亚历山德拉饰演的角色,也差点重蹈傻白甜的覆辙。
电影最后,当一切真相被揭露,我作为观众,震撼到浑身都在颤抖。
这,正是一部反思历史的电影,理所应当传达给观众的感受。
这也是有使命感的创作者,理所应当提供给观众的深刻内容。
但,这样的深刻内容,真的能被国内观众所接受么?
5月14日,《无罪谋杀》上映首日。
我打开猫眼,发现其票房,仅有50多万。
什么概念?
不到《唐探3》的千分之一。
但明明,前者才更应该被关注吧?
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陈思诚宁愿自损深刻内核,也要往作品里加入各种低俗段落。
因为,在一片浮躁的环境中,若你试图以严肃姿态去认真做一部反思历史的电影。
那么,你将很可能被大部分人无视,被置于冷清和沉默。
就像科林尼,纵然一生悲惨沉重,却没人愿意给予关注。
久而久之,他只能选择缄默闭口。
最后,我想起《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一段话: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明星的鸡毛蒜皮
也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有些时候,对于个体,对于历史,对于艺术,我们真的有些欠缺尊重
在记忆只有七秒的互联网上,写下这篇文章,我也不知道会不会产生什么作用。
但,我还是想说——
《无罪谋杀》今日上映。
值得你去观影。
-
关注罗罔极,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