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北影节个人的最后一部,看完只觉得:啊!太青春了…s体暖暖的…

影片的结构是最外在的,概括起来就是拍高中生拍高中生拍电影,并借助take(镜号)作为循环的标记,通过循环一方面能够达到最美好的结局,一方面也让主演们对“未来”这件事产生更深的理解,应追求流动而非静止。这样的循环结构实在是太常见了,就不说《罗拉快跑》等一系列有名的电影,这样的模式也几乎是日本的galgame的直接搬眼。即使结构俗套,但我还是很推荐这部影片,这就得深入影片内在了。

这部影片可能是我看过的青春片中“最青春”的一部,这青春感从何而来呢?首先导演应该特意选取了几位真实灵动的学生作为素人演员,捕捉最真实的拍摄状态,一方面群戏,尤其是学生时代朋友间一起完成一个任务这样的事也实在太容易拍出“青春感”了;另一方面,影片彻底的站在高中生视角,并非是大多青春片成人回溯式的表达,也并没有那么多苦大仇深的童年阴影,避免了那种“油腻感”。再者,这部影片刻意用非专业的设备进行拍摄,估计就是男主手上的gh4,明显看出拍摄非常粗糙,快门速度会设错,打光几乎没有,调色也不考虑匹配性,收音更是乱七八糟忽大忽小,但这恰恰让影片呈现出了最真实的“学生作业”的质感(想起自己高中时拍片的那种青涩55),也让人信服这部影片是由高中生拍摄的,那种素人演员不自然的演技也显得生动可爱了。

当然,影片的结构还是太简陋了,表达也非常直白简单,当抽离出学生的语境,导演还是显得过于讨巧了一些。

不过片尾曲真好听啊,好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