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理智了,一百星。????余华讲的那些故事我已经读过无数遍了,但听他亲口说还是觉得像新的一样,很鲜活。连海涅那句诗都不同以往听时的感觉。最后梁鸿带儿子复习乡音的那个场景,周遭流淌着故乡的河,就好像什么东西真的结束了,但怅惘已经没有必要,因为少年眼里全是未来,没有过去。没有感到失望,悲伤,绝望的人,是不会回顾过去和故乡的。梁鸿说她总觉得自己背叛了它,也许这种感觉源于她对沉默的羞涩的母亲,哭泣的姐姐的怀念和愧对…“母亲想和我们说话,但她已经不能说话,所以她就哭。”“她太沉默了。”“他们两个重逢了,抱头痛哭。”还没察觉到疼的话,是不会回头看的。

余华站在烟火前的背影,还有面对大河说的那句“我想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在我心里会固定成两张很重要的影像。之前还有三张:一是他最常见的照片,作家出版社那套全集背面,他穿着花衬衣,黑西装,拿着一根烟。二是他站在在雪地里,镜头从上到下,眼神被后来文章(忘记名字了)称为“冷眼热心”。三是在深圳他和苏童,格非的一张合影,余华侧着脸在哈哈大笑。

...
...
...

想到这……我真后悔没找个城市,在大荧幕上看看我最熟悉,可能也对我最重要的作家的样子…

时间会往前走,会越来越快,我们还有机会去创造新的故乡,传奇,新的心灵。而上一代尽力搭建的山,河,乡村,鲜血,面容…是一个可以回溯的,可以依靠的地方。电影的名字真好,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我们都要这样,要去努力,把自己能表达的,不能表达的,都表达出来。然后告诉后辈,继续向前走。

...
...
苏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