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的开头就特别喜欢,音乐进入和剧情衔接恰到好处,让人想到前两天看《在绝望之颠》译者序中书友那句“有些书看序言就知道是否对胃口。老实说视听结合让我想到《信条》,但将此片和诺兰对比实在有些荒谬。

随即便是女学生和教授的对谈,在我看来女主实在太像Jeanette Winterson,看完整部电影更加确信,后来看到是双性恋只觉得“果然”。她要更快乐更自由,不是社会属性下的更正常。这种感觉在她和丈夫争吵的部分显得尤为突出。

也就是我整部电影最喜欢的部分——庭审上的录音以及紧随而来的关于录音的争吵。

录音中对生活中彼此关系的不同视角让我痛苦,矛盾就是如此不可避免。看到有人从婚姻生活的权力关系角度解读这段表达,其中不无道理,但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两个人不管因为什么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却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不发生矛盾,而作为矛盾产生的源头可能又恰好是当初心底对方的shining points。

对亲密关系抽丝剥茧的分析和讨论,看到最后深觉女主和我一样身心俱疲,爱意早在一次次复盘中消失殆尽,何况女主本就是个在世俗意义上更自私的人。此刻她只想回到家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晚安吻随后沉沉睡去。

其中对于检察官用桑德拉的小说试图给她定罪的部分简直精彩绝伦,一瞬间想到再一次联想到Jeantte Winterson 以及Doris Lessing ,作家该怎样虚构她的作品,又该如何进行自证?

有趣的是在开头我确信女主不是凶手,所以后来看主演不确定这件事还很惊讶,女主在和樊尚上阁楼的时候不自觉握住房梁——她不熟悉这里的环境和结构,甚至有些惧怕,又何谈杀人。

丹尼尔在庭审上的表现是我第二喜欢的部分。车上谈论狗的死亡那段充满哲学意味,在电影院就想到毛姆在《面纱》里那句”死的却是狗“,电影中两个人来到老宅也和书中凯蒂与瓦尔特背井离乡来到中国巧妙对应,但一直没想起来这句话具体是什么意思——其实读《面纱》的时候也没太看懂,回家查了一下,又回想了一下电影,本来想刻薄地写下死的确实是狗,然而出于文科生的自觉,还是说一句在我的角度看“死的却是狗”又未免有点偏激,正如电影里不能直接给桑德拉定罪一样,或许这也需要“严谨”的司法程序进行鉴定。故在此给文章更名为“死的或许是狗”。

死的或许是狗,或许不是。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司法程序下,或者说亲密关系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狗。

“最后死的却是狗”源自西方文坛诗者戈德史密斯《挽歌》当中的一出非常著名的典故。 大意是好心人收留一条狗,后来人畜反目,狗发疯将人咬伤。 大家都认为那个好心人会死掉,最终死的却是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