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推介:
如果说埃德温·鲍特/大卫·格里菲斯是美国电影之父,那么中国电影之父一定是郑正秋与张石川,其二人成为了中国第一代电影开拓创作者。由于中国早期的电影几乎由二人共同创作,因此,我们便放在一起进行介绍。
1913年,张石川与郑正秋第一次合作出了中国第一部民族故事短片《难夫难妻》(无源)标志着中国开始摆脱了对戏剧的依赖,开始走向独立创作剧本、探索电影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的阶段。可惜的是,张石川与郑正秋早期拍摄的电影并没有遗留下来,而中国现存最早的影片则可以追溯到1922年由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创的《劳工之爱情》。该片主要讲述了郑木匠和祝郎中的女儿历经时代背景的爱情故事。此外,二人也共同合作出了《孤儿救祖记》(具有民族特色的长故事片)与《火烧红莲寺》(武侠片的滥觞之作),遗憾的是,两部片也并没有留存下来,无法观看。关于张石川的推介,我们放在下一个单元进行详细解读,接下来我们着重探讨一下郑正秋的电影风格。
...
电影风格:
我们都知道电影的属性可以分为商业与艺术,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张石川的电影更加偏向于走商业路,而郑正秋的电影更加偏向于走艺术路。因此,郑正秋最伟大的贡献便是开创了从现实生活中和戏剧舞台艺术中吸取养料的优良传统,为中国艺术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0年代在左翼思想的影响下,郑正秋的创作思想有了很大的变化,编导了具有进步意义的影片《女儿经》《姊妹花》《自由之花》,其中最典型的无疑是《姊妹花》。
私影佳片:
电影:《姊妹花》
类型:剧情片
时长:110min
地区:中国
个人评价:
蝴蝶一人分饰两角倒是十分新颖,且在两个角色对谈的叙事中,郑正秋巧妙的运用正反打镜头,一个角色一个镜头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两人同画面出现的难度(影片当然也有两个镜头是同框出现,或许有一个是替身演员?)。但不得不说的是,正是因为一饰两角的创意点,使得电影语言的叙事手段遭到破坏,而这也是当时电影技术所带来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