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评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61392/)
(第二期评论→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4372693/)
本期还是挺让我满足的,最大一个原因当然是开屏暴击啦——公主陈慧娴的语音留言与手写信,还有欧丁玉也难得再出来接受采访(张学友与陈慧娴的金牌制作人,同时是陈慧娴的前男友、人生挚友)。
可见《声生不息》在大环境的限制下,确实已经充分展现了对广东歌的诚意。相比起之前的不满,现在我的好感是逐渐在积累当中。
——————————
1. 李克勤《傻女》【个人简评】
这不是李克勤第一次唱《傻女》。早在2002年的演唱会上,他就已经留下了数十年来最优秀的男声翻唱版本。可惜的是,那次只唱了一段主歌与两段副歌,不完整,听不够。
二十年后,再唱《傻女》,李克勤这次的功力有增无减,在vocal上明显更注重细节与尾音的处理,第二段加强了胸声,整体发声与音色都非常统一,情感与叙事感更强了,最后的中高音长音(空耳测估计是F#4-G4吧)也将情感进一步至彻底抒发。
但是这改编的编曲稍微拉了一些后腿。弦乐演奏厅般的配置,乍一听戏剧感很强,仗势很大,但逐渐觉得有些“四不像”。估计是因为原曲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所以这版本的编曲我在主观上感受不到太强烈的情绪表达。
《傻女》这首歌难度非常高,可不是一般歌手能够驾驭的(要知道,就连同为“气息大神”的张敬轩在没有100%准备时,也难以拿下这首歌)。别看陈慧娴与李克勤两位唱得游刃有余,实际上从“将肌肤津贴你,将身躯交予你”这一句开始,节拍与咬字都马上进入了高难度区域,而副歌换气空间小,一连串密集的长句更是折磨,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清晰的咬字、稳定的音准与统一的音色,没有足够强大的气息是不可能完成的。
之前我说克勤作为香港乐坛继林子祥之后首屈一指的“气息大神”,应该选一些对气息有考验的歌。这次《傻女》就完成得非常好,零瑕疵。如此稳定,气息源源不绝,而声压也没有被乐团盖过,充分体现了个人极出色的优势。
期待之后克勤能选更适合自己的歌曲,例如《一个也不能少》《嘭门》这种,只要肯唱,谁不被折服?
这一场live,个人给9分。
【live推荐】
终于聊到了“粤语第一女声”——陈慧娴。
1989年,当时无论是从唱片销量,还是声线状态,甚至颜值,都正值陈慧娴最巅峰的时期。纵观歌唱生涯,其中最能代表陈慧娴实力与地位的,毫无疑问就是在香港红馆举办了六场的“几时再见”演唱会。
当时,陈慧娴24岁。这是她的第一次演唱会,却也是告别演唱会。
这是一场在港乐史上绝对无法磨灭的经典演唱会,同时也是我个人心目中香港十大演唱会之一。
这时陈慧娴的音色,在地球上,是一块晶莹璀璨的钻石,极其清亮、纯净、通透,穿透力无敌,放全世界遇着谁都不虚。
于我来说,真正能够做到“只要一开嗓,顿时就令人沉醉”的歌手,首先想到的就是两个,男为张学友,女为陈慧娴。这种“老天爷追着喂饭”般极其可怕的天赋,是无论如何压抑,都根本无法掩盖的。
除了极靓的声线外,陈慧娴还拥有无解的音准、气息、乐感、咬字、情感抒发、全音域统一的音质,在唱功技巧与唱商上全是最顶尖的配置。大家可能比较熟悉陈慧娴的抒情慢歌,但其实快嘴如《地球大追踪》《不羁恋人》,舞曲如《反叛》《夜半惊魂》,这些高难度的快歌,陈慧娴同样也完美拿捏,且充分彰显了专属于她的风格。整场演唱会下来,无任何能挑剔的细节瑕疵。
“几时再见”演唱会上几乎所有的曲目,都是陈慧娴生涯的最好版本。
不仅从演唱上拿下满分,在服饰上也是相当前卫讲究,每一套服装都无与伦比,非常精美。
按现在的话来说,当时的陈慧娴是真真正正的“六边形战士”,极具统治力,强到极致,强到离谱!一切赞美的词语在这样的歌手面前都黯然失色——不,不需刻意花太多笔墨去形容,万千感叹,汇成两个词语“完美”“无敌”便足矣了……
后来,陈慧娴在美国读书期间,有继续出歌,且还拿了不少奖,回来以后的资源与演唱会的水准依然保持了一段时间,直到1997年才开始明显的下滑。但由于“几时再见”的水准完全是天神下凡,且意义非凡,因此大家公认“几时再见”是陈慧娴的演唱会生涯代表作。
(非常可惜的是,“几时再见”演唱会有将近一半的曲目没有被收录,这绝对是华语乐坛史上的一次遗憾。)
聊回《傻女》——
这首歌好听的原唱live版本数不胜数,其中史上最无敌的,毫无疑问当属“几时再见”演唱会版本。在这里,也照样给大家分享这版本的官方视频。
陈慧娴 傻女 (89live)全网最强 唯一欣赏版 AI 4K 照片级
顺便提及《千千阙歌》吧,毕竟本期的大合唱正是这首——毫无悬念。
与《海阔天空》同作为“最知名的广东歌”,《千千阙歌》在当时对准备出国的陈慧娴而言,是最具纪念意义的一首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年的张国荣“告别乐坛”演唱会上,他也翻唱了这首歌,成为了后来最著名的男声版本。
(话说“千夕之争”还蛮有宿命感的,两首作品对两位歌手而言,都是人生中不可抹去的一笔)。
当时在“几时再见”演唱会上,陈慧娴梨花带雨,泪如泉涌唱完这首歌,舞台上所有人逐一亲吻她的脸蛋,以作吻别,令演唱会的氛围达到了极点。那一刻,她就是被所有人宠爱的公主。特意为了不让演唱会在伤感的情绪下落幕,《千千阙歌》并没有作为ending,在这之后,还有一首《人生何处不相逢》作为过渡,再以比较欢欣的《几时再见》结束,让大家都能怀着好心情别离。
陈慧娴-《千千阙歌》1989告别演唱会[K2HD版]_哔哩哔哩_bil
2. 安崎《自作多情》【个人简评】
我觉得挺不错的,阿fa在之后的点评也指出了这改编最好的一处。原版是玉女清纯,安崎版是热烈性感,改编并没有失去原曲的意味,保留了精华,还作了现代化的处理。这位新生代的舞台表现力也不像一位新人,值得期待。
7.5分。
(当然,主要是人长得漂亮,身材好~!)
3. 李健《月半弯》【个人简评】
其实没啥好说的,这首歌很适合李健老师。作为“国服第一弱混”,他终于在《声生不息》的舞台上展现了一贯超水准的拿手混声技术,令《月半弯》有一种情丝绵延万里的细腻感,既保证了原曲的意境,又有专属于自己的味道。
虽然知道《月半弯》有双语版,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听的都只是粤语版。我觉得,能将友神的歌改编出自己的风格,又能令粉丝满意,甚至有循环的欲望,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李健老师显然做到了。
9分。
【live推荐】
来磕狗粮吧——电影《痴心的我》是友神与妻子罗美薇的定情之作,而《月半弯》正是这部电影的插曲,其MV也是由二人合拍。后来,友神还唱了很多首歌献给妻子,而《月半弯》始终都是初心。
熟悉友神的都知道,听他唱歌,有live的必听live,因为录音室版永远是“最差”的版本。《月半弯》也不例外,当时1986年,才刚出道没几年的张学友水平还比较嫩,所以CD版不耐听。
在演唱会上,友神唱过很多次《月半弯》,每一个版本都有不同的味道。其中,友神巅峰时期的1999“友个人”演唱会版本是最浪漫,慵懒,温柔,甜而不腻,前奏小提琴属于画龙点睛。
【张学友超好听live】之99月半弯_哔哩哔哩_bilibili
4. 刘惜君《让一切随风》【个人简评】
其实刘惜君真的很有能力,正如我在第一期说的,她的技术、审美与唱商都挺高。但是《做一晚泥工》(x)——《让一切随风》(√)真的已经被B哥唱绝了。可以说,这首歌就是专门为B哥的嗓音打造的,无论是音域、意境,都在B哥最拿手的范围内。
刘惜君的版本感觉更偏向于陈慧娴在2014年的翻唱版,意境表达是遵循原版,但情绪相较原版还是有较明显的不足。
还是那句话,不是刘惜君唱得不好,实际上刘惜君唱得很好,只可惜原唱太好了……
7.5分。
【live推荐】
2003年“黄霑狮子山下”演唱会(黄霑生命中最后的一场演唱会)版本的《让一切随风》,是最完美的版本。这时期的钟镇涛,嗓音并非巅峰,却最适合唱这首歌,最后的升key怒吼,厚实震撼,机能爆炸。
其实作为温拿主唱,他的音色与音域都非常突出,是早期的5组大神,综合实力不输阿伦。可惜,名气与实力不相衬,除了钟镇涛外,我还想到另两位——“气功大师”吕方与“低音炮”黄凯芹。以后有空再来聊一聊吧……
(各大音乐软件上都有这个版本的音源,但某些软件只搜歌名无法找到,需要搜“黄霑狮子山下演唱会”的专辑中才有,在此特别提醒一下。)
钟镇涛《让一切随风》演唱会现场版_腾讯视频
5. 毛不易《星语心愿》【个人简评】
这首歌脍炙人口,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易唱。《星语心愿》能非常有效掩盖毛不易在vocal上的缺陷,但具体实在没啥值得说的。过度运用的气声,弱得不能更弱,沉得不能更沉,毫无技术与层次起伏可言,听感就像为赋新词强说愁,水平与现在抖音快手短视频那些网红无异。我在第一期对他的评价,能继续沿用到这一场的表演上。老实说,凭毛不易的vocal水平,真的不适合这个舞台。
5分。
6. 周笔畅《1984》【个人简评】
周笔畅的选曲这次比较“特别”,因为在名曲汇聚的一期节目中,她选了一首大家可能连原唱是谁都不认识的歌。
Swing在内地知名度有限,即使在广东地区,大家认识著名作曲人“钢铁侠”郭伟亮Eric Kwok,也不一定认识他的组合Swing。大家可以去搜一搜他们在2012年Wyman作品展上演唱的《那边见》,从而了解一下。
说回周笔畅的《1984》,效果真的蛮意外的,既复古又现代,声音气质与曲子非常搭配,能切实给到我一种在怀念过去少年事的感觉。
8分。
7. 林子祥《学生哥》【个人简评】
许冠杰的《学生哥》,在广东地区是流传最广的粤语歌之一,老少咸宜,上至70岁,下至7岁,基本都会唱。而大魔王也并不是第一次翻唱,早在1992年,他就已经翻唱过。我印象中,后来在2019年的“LaMusical”演唱会上,他又唱了这首歌。看得出来,他真的很热爱《学生哥》……这次《声生不息》的舞台,他也是继续沿用首次翻唱的风格。与原版不同,大魔王有一种“狼爸”“恶父”的感觉。中规中矩,详细的没什么可多说了,反正就是大魔王的基本操作而已。
8分。
8. 李玟《天若有情》【个人简评】
这首歌双语版都被翻唱过无数遍,要想推陈出新太难了。李玟姐姐本身唱得非常棒,不过转音多了点,技巧稍微抢了风光,导致没有袁凤瑛原版那种纯粹的叙事意境,而且编曲改了,说实话还是经典的前奏比较有感觉……
话说李玟姐姐这种台上台下的抓马,不会给人感觉油腻做作,倒很自然舒服,很讨喜~~~
(中间吟唱和最后海豚音,我脑海里竟突然跳出了吴强大神的那句话:“我已经赢她太多了”hhh)
8分。
结语——
我喜欢的歌多是三四十年前,喜欢的电影多是三四十年前,喜欢的书也多是三四十年前。有人说我不像90后,总沉迷于出生之前的年代……但我觉得这是件好事。怀旧不代表老土,经典不代表过时。相反,经历时间考验,过滤后沉淀下来的文化作品总是优秀而纯粹的。及,我似乎在很多观念上都很传统,因了解过去越多,就越来越无感于现在的快餐文化。我不希望自己未来传承给后人的,是一堆精神污染。
《声生不息》的开播暴露了很多人对广东歌的偏见与无知。有人建议节目不要再选老歌了,说这样只会加深大家对港乐过时的刻板印象……说实话,看到这些自以为是的言论,我的反应不是愤怒,倒是想笑,然后怀疑:说出这些话的人,该不会是听着《大风吹》《学猫叫》之类长大的听众吧?
还有网上广为流传的说法“中岛美雪养活了半个华语乐坛”——我不否认以“世界级大神”中岛美雪为首的一众日本音乐人确实对当时的华语乐坛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很多人在并不了解广东歌的情况下,仅仅以这么一句话便概括了当时的情况,忽略了一众国内音乐人的贡献,这实在是不对的。
就如本文开头提到的那句话,看到《声生不息》邀请了那么多当时的幕后音乐人过来接受采访,我对这节目的好感是在逐渐积累的,因为它的确是有努力去了解,也有尽力去推广科普。当然,它本身是有很多的不足,我也愿意去相信这些“不足”是在不得不妥协的情况下造成的。我相信这个节目对广东歌是有诚意的,因此期待后续……
话说,目前《声生不息》两期大合唱是《海阔天空》《千千阙歌》。根据目前的选曲风格(积极的、知名的、经典的、节奏强的、能合唱的、原唱不在现场的),盲猜下一次必定是我提到的这些里面的一首:①《朋友》②《讲不出再见》③《Monica》④《世间始终你好》⑤《深爱着你》⑥《沧海一声笑》⑦《每天爱你多一些》——千禧年之后的歌曲估计是不会入选的。哈哈哈,到时看看我有没有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