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造人物最直接的方法 就要去观察生活】
看过本剧的观众应该都知道,《火线》的故事是围绕警察和毒贩这两个机构组织展开,并对巴尔的摩的政治文化和犯罪文化。
为了让观众对这两种文化有最深层,火线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样本,这些样本就是一个个让人过目不忘的角色,作为一部角色驱动剧情发展的聚集,火线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先预设命题和环境,再来描绘这个命题和环境之中的众生相
比如贯穿整个五季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什么是好警察?”
这个命题之上,《火线》的编剧塑造了一群性格鲜明,作风迥异的警察 ,他们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标准答案,而是通过这些角色让我们看到了巴尔地摩警察系统的全貌。
二、【好警察&坏警察】
本文,我想来以本剧中最特殊的一个人物——女警Kima为一样本,分析火线在塑造人物时的独特手法以及它与其他影视剧区别。
在现实中,评价一个警察是否为好警察的标准,其实并不复杂,总结起来无非是八个字“遵纪守法 爱岗敬业”
但是在火线中,作为群戏主角的专案小组,似乎没人能被严格意义上符合这个标准;
他们或是有渎职行为,或是有严重的道德瑕疵和性格缺陷比如jimmy和Freaman,这两位的业务能力在所有人之上,被称为“天生的警察”;
但他们对正义这两个字的定义近乎偏执,至于不惜以违反法律为代价去追求一个结果;
相比之下,Kima是最接近“好警察”这个标准的,作为女警Kima,编剧并没有把她塑造成一个英姿飒爽的女强人形象,也没有给她施加爽剧的主角光环,恰恰相反:kina作为一个女同性恋,能在一个男性占绝,地位的工作赢得一席之地,靠的是他对周围环境的清醒认知,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
三、【现实世界,女警被环境同化率有多高】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kima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大环境。(见下图)
就像在狼群长大的人类,用四肢行走和嚎叫,来证明自己是一匹狼,kima用暴力来证明自己是一名警察,这样她的男同事会最大程度忽略她的性别。
更多类似情况➽
2.在看到在同事枪支走火时,她的反应比任何一个淡定就是 (见下图)
最具讽刺性的一幕,是她在执行卧底任务时不得不打扮成这个样子。(见下图)
关于kima和Chery的矛盾,《火线》在编剧层面做的最高级的一点,就是没有把这个矛盾局限在这对同性伴侣之间➽而是扩大到警察这个职业普遍存在的道德;
第二季第十集,有一段kima与单身母亲Beadie谈论关于如何权衡工作和家庭;
最终,和Chery分手;
Kima的辩解并且在道德层面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不管她多么热爱自己的职业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就是她对爱人连最基本的忠诚都做不到。
哪怕是她后来支付孩子的抚养费,为Chery照看孩子,原因也是在办案过程中看到受害者的孩子,被动想起有个孩子。
而当他无法组装为孩子买了宜家家具,她的“不居家特征”又暴露无疑,她根本不具备当一个家长的资格;(见下图)
五、【从备受偏见到被同行认可的身份】
从第四季开始,还是单身的kima又回到了一个纯粹的警察身份;
她被调到了凶杀科,一开始她像一个刚上任的菜鸟,被同事笑话;(图)
但很快她就一个人轻轻松松破了一桩命案(图)
专案组在监听与监视行动中取得重大进展是靠kim的线人Bubbles;
她在卧底行动中身负重伤,是警察高层动用所有资源打击毒贩的直接原因;
她坚守职业底线不作伪证,被Bunk称作真正的警察➽而这一点,也是第五季最后,她向上级举报Jimmy违规办案的原因;(见图)
写到这里,回到开头,所有的这些细节都直接可以回答本期节目一开始的问题
➽“什么是好警察?”kima无疑就是一位真正的好警察;
但因为这个系统普遍存在的偏见与歧视,她不得不把自己的性别特征和道德水平,降低到这个世界寻常认知的平均线上,这让她成为了一个【悲剧式的反英雄】;
六、【关于线性发展与人物弧光的讨论】
我们在大多数影视剧中看到的人物,按照线性发展的:>人物弧光< 去塑造的
好人之所以是好人,坏人之所以是坏人,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前后因果关系。
这种线性塑造角色的方式,优势是易于制造通俗的戏剧冲突,可是对于正因为剧情发展和人物变化同步,若人物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动机不合理,剧情的发展同样会不合理;
这种方式,写好了,就是正面例子《绝命毒师》,从头到尾的爽剧模式,因为老白从中年loser到毒枭的人物弧光,建立地非常合理。
而反面例子就太多(如冰与火)、还有我曾经最喜欢的《越狱》;几乎所有烂尾的剧集都是因为有几个烂尾的角色和不知所云的剧情;
综上,《火线》无论是叙事还是角色塑造,都不是线性结构,创作者并不负责为观众提供娱乐和发泄情绪的对象,而是把他们想要表达的主题,拆解成无数的细节,平等的附着于每一个角色身上;
就像Bunk对kima所说:“你需要一双温柔的眼睛才可以看到整个森林。”
这种编剧手法,不会让观众得到任何快感,恰恰相反,当我们通过某一个角色看清了《火线》的全貌,更加觉得个体的渺小和无力,这种无力感不仅来自于对《火线》每一个角色的共情,更来自于现实中我们自己所处的那个——
“既看不清全貌,也没有人敢探索的巨大胜利。”
尾声:
和一般无脑爽剧最大的区别在于,这部电视剧没有小角色, 只有不同人物和不同出场顺序和次数,也他们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一部令人惊叹很久、不烂尾的优秀作品;
文章写道最后,我认真地对自己说:“只要我活得够久,我就每年磕一次《火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