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高铁上,一口气重温了一遍张同道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从火车上的车窗一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是起伏的山脉,零落的村庄和稻田,还有散漫的白云。火车开往江西,穿越的大部分恰是农村。

和我正在看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似乎有些呼应,我在纪录片里,看到了作家的故乡,而那些故乡似乎和我眼前飞速而过的风景,有着几分相似,这可能是很多人曾经或者正在经历的乡村生活。

看完这部七集的纪录片,火车也即将到达目的地。而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了标题的这句话——“想要尝试写作,可以先看看这部纪录片。”不过,当时我想到的不仅仅是写作,包括大多数想要阅读的人,都可以先看看这部叫做《文学的故乡》的纪录片。

《文学的故乡》将镜头聚焦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可以说最为出色的几位——贾平凹、阿来、迟子建、毕飞宇、刘震云、莫言。据导演张同道所说,之所以萌生这样一个拍这样一群作家的念头,在于他发现像鲁迅这样的大家,却没有留下一些可供后人走近他的记录片,他认为那是一种巨大的遗憾,所以他便开始记录当代作家中的群体,避免出现类似于“鲁迅”的遗憾。

这些作家的共同点,无一例外,都将他们的写作,聚焦在某一个区域,在莫言看来, 那是作家的童年和青年时期成长的地方。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迟子建的东北、刘震云的延津、阿来的嘉绒藏区,毕飞宇的苏北水乡。这些地方在他们的笔下成了他们的小说世界,成了滋养他们小说或者童年时期的地方。说是一个作家文学的发生地,文学的故乡,自然也就恰到好处。

纪录片试图通过作家重返故乡,去挖掘那些不为人知,或者隐秘的写作线索,中间穿插着对于作家的采访。那些在镜头下真实发生的故乡,或者对着镜头对于文学的叙述和解说,共同构成了这部纪录片的精髓和灵魂。而观众跟着作家的脚步,穿越在作家的故乡和作品之间,也仿佛和作家进行了一场深入灵魂的对话和旅程。

在这样的时代,通过文学和作家的作品,去挽救一些记忆,或者像莫言一样,通过文学将故乡走向世界,或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它能让你实现空间和记忆上的位移,带着你进入更加广阔和辽远的世界。

之所以我会说,如果想要尝试写作和阅读,都可以先看看这部纪录片。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一是这部纪录片,给你展示了一个个作家隐秘的写作脉络和线索。他们回到故乡,曾经回想起了很多在故乡经历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或者故事,将他们的小说结合起来,你会发现,这些杰出的作品,不是凭空来自于作家的想象,他们可能是像莫言一样听过的故事,又或者像刘震云一样,在故乡的亲身经历,尤其是《塔铺》,就是亲身经历后的创作。从这部纪录片中,如果用心去体味,会发现,纪录片给我们很多作家成长和写作的隐秘的思路和创作的源头,从中或许可以带给想要写作的你一些启发。

二是这些作家的写作,会给你一些精神上的动力和指引。尤其是计划写作的人,很多时候常常会陷入两个境地,一个是无处可写,一个是写的不好就放弃。如果走进《文学的故乡》就会发现,那些令我们惊艳的作家和作品,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一样,是作家的天才,他们很多也是作家如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也是一次次经历过退稿,一次次经历过修改或者推倒重新来的过程。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不止一位作家都谈到,如果有一些零碎的时间,一个小时就用来写作,半个小时就用来看书。尤其是贾平凹,在他的工作室一坐就是一天,这样日复一日的写作,才有如此高产的作品。而像阿来,或者迟子建,也提到他们写作,不断去查阅地方县志,去走到文学的现场。所以看似作家的天赋,其实背后一样经历的是普通人经历的在写作上的困难和痛苦。所以,某种程度上,这部纪录片就是给那些想要写作的人,一些精神上的指引和动力。

三是这部纪录片给每一个想要从事写作的人提供了一些素材的源头和写作的视角。题为文学的故乡,其实不仅是成长的地方,更应该表达的其实是文学的源头。这对于想要写作的人来说,或许也提供了一个写作的源头,如果不知道从何下手,或者说如果没有了素材,那不妨回到故乡,那些生长的地方,一定隐藏着诸多的写作密码。

其实,之所以像莫言他们的故事会聚焦在农村,是因为他们都是从农村出来,那里滋养了他们。而对于那些城镇成长的八零后,九零后,城镇依然是一块书写的极好的视角,比如像七零后作家路内,就将小镇青年的故事,写的异常华丽与香甜。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沉浸下去看这部纪录片,或许会唤起你写作的热情。就像这些已经走向世界的作家一样,当他们回望来时路时,发现或许再也写不出那样的作品,但那些文字,永远的记录了当时写作的心境,内心世界和思维里的风起云涌。他们成了一个人岁月和生活的见证者,并且将这种经验,带给了无数读者,这或许也是写作的魅力之一。

当然,如果说此时,你不知道找什么作品来阅读,那自然就可以找上面的作家来读。他们的作品都充满着各自的风格,但无一例外,他们在语言艺术上的探索,足够普通读者高山仰止。而且这些作家,大部分都有作品集,比如莫言、刘震云、毕飞宇、迟子建等等,如果不知道从何开始阅读,那可以从他们读起,那么美丽如精灵飞扬的文字,说不定会激发你倾诉的欲望和表达的冲动。

最后,在看完《文学的故乡》之后,也可以看看另外一部文学的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聚焦的主要是港台的作家,各个也是名家,而且每一集时长更长,走入作家的内心更加深入。不过,如果比较关注大陆的文学,自然可以先看《文学的故乡》,相对来说,《文学的故乡》体量更小,而且穿插在故乡的这样一个主题,看起来更加亲近可感,两者结合起来读,或许可以帮助你走进中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们的文学世界。

因为纪录片限于时长,还删除了很多内容。如果想要了解比较全面的这些访谈,张同道还主编了一本《文学的故乡访谈录》,感兴趣的可以把书一起买来看看。或许能够从访谈中,获得更多意外的收获,或者从作家的对谈中,受到更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