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晓、李沁等人主演的《人生之路》,由1981年路遥所著的小说《人生》改编。
原著一开篇,高加林干得好好的民办教师没了,被村里四大队书记高明楼走后门安排给了自己的儿子高三星。
那个年代的大学不好考,当时能读到高中毕业已经很不错,加上高加林文化水平很高,当上了民办教师以后,教学更是整个地区拔尖的。不仅当上了五年级(最高年级)的班主任,教授整个年级的算课、语文课,连全校的音乐课和图画课都是由他代。
他虽然是农民的儿子,从小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高加林的父母从来都没让儿子受过劳动的苦,一心在地里刨坑,供养儿子“求功名”,因而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会是一个农民!
他十几年努力读书,就是为了离开这里,用高加林的话来说,“就是为了不像他的父亲一样一辈子当土地的主人(或者按他的另一种说法是奴隶)。”
民办教师也并非他理想中的职业,只是为了再过几年通过考试能够转正,这样,他再努努力,就有希望争取做更好的工作。
换言之,民办教师对高加林而言,不过是为了将来的一块跳板。他自视甚高,其实不太看得上这份工作。
但是,大队书记的儿子高中毕业了,需要工作了,就走后门把他拉下来,自己顶上去。他现在连民办教师这份只是跳板的工作都没有了!
当一个农民,他不甘心。
他想过跟大队书记高明楼拼个你死我活,却被坚持民不与官斗、害怕遭报复的父母拦下。
高父说:“人活低了,就要按低的来哩……”
2.
高加林丢了教师工作,整夜失眠,在家中浑浑噩噩过了一个月,时常睡到中午才起,也不出山劳动。父亲拖着瘸腿在地里谋生,母亲替他把饭做好才出门干活。当他看着母亲佝偻着身子在自留地里拔草时,羞愧地无地自容。他决心,抛下过往,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下决心容易,做下来却难。
家里买油买盐的钱都没了,高母便做了白馍让高加林去县城里叫卖。到了县城他却一声吆喝都喊不出口,觉得自己成了彻头彻尾的乡巴佬,所有人都看着他,嘲笑他,心里难受得像无数虫子咬。
“他感到就像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学一声狗叫唤一样受辱。”
回想自己在县城读书时,一身衣服整洁笔挺,满身香皂味,胸前别着本县最高学府的校徽,多么地骄傲自豪!而如今……
回忆往事让他更加心酸,也让他担心万一在县城里遇上熟人怎么办?
偏偏就是那么巧,他还真碰上了同学张克男和黄亚萍,出于强烈的自尊心,高加林只说自己是来走亲戚。后来为了避免再遇上熟人,他干脆一头扎进文化馆里读书,读到了天黑,一个馍也没有卖出去。
等到去田间劳动,他又刻意穿得破破烂烂,不要命地锄地,把一双细皮嫩肉的手弄得血糊糊的……
“我现在思想麻乱得很,劳动苦一点,皮肉疼一点,我就把这些不痛快事都忘了……”
好在,在他最困苦、最煎熬的时候,刘巧珍出现了。
刘巧珍是村里“二能人”的二女儿,“一能人”大队书记是她大姐的公公。也因为这层关系,高加林把他们刘家的人也记恨上了。
刘巧珍虽然没读过书,大字不识一个,却有颗善良的心。她一直倾慕着有文化有才华又英俊的高加林,虽然自己长得很漂亮,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在面对高加林的时候,她却很自卑,觉得自己配不上高加林。
但是,她一直默默关注着高加林,想办法安慰他,帮助他。那次看见高加林进城买馍,猜到他怕丢人卖不出去,跟着他去了县城,在路边等了他一天,等他回去时接过他的馍就替他叫卖去。
刘巧珍的温柔善良、善解人意,还有热烈直接的告白,把高加林感动了,他稀里糊涂地和刘巧珍在一起了。
等他冷静下来,又懊悔起来。
“他觉得自己目前的处境,根本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他甚至觉得他匆忙地和一个没文化的农村姑娘发生这样的事,简直是一种堕落和消沉的表现;等于承认自己要一辈子甘心当农民了。”
他心中仍然期盼着未来能够干一番大事业,而不是和巧珍在一起,拴在这片土地上。
可是,他并非不喜欢巧珍,巧珍对他爱得那么热烈,他根本抵挡不住。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在巧珍温柔的关爱中,高加林也渐渐习惯了当一个朴实的农民。
然而,无知愚昧的村民,看不见出路的高家村,都让他感觉到憋屈。他到县城里去担粪时,被城里人贬低,高加林在心中问,自己有知识、有文化,凭什么要受这种屈辱?他下了决心,一定要到城里来!
这时,远在新疆部队的叔父调回当地,成了劳动局长。曾经安排走后门把他挤下来的干部们,现在都上赶着巴结高家,他们还给高加林安排到了县里当通讯员,他心中那团火又燃烧起来了。
3.
曾经,高加林从一个受人尊敬的民办教师,变成了一个担粪种地,自认为受尽屈辱的农民。
现在,沾叔父的光,他住进了县委的客房院,凭借自己出众的文采,英俊潇洒的面容,一流的篮球技术,吹拉弹唱多种多样的才能,成了县城里引人注目、出尽风头的人物。
他从“走后门”的受害者,摇身一变,又成了“走后门”的受益者。
他沉浸在大众对他的吹捧和夸赞之中,不禁忘乎所以,飘飘然起来。这时候,他心里虽然还有亲爱的巧珍,却已经厌烦她和自己说那些庄稼、土地、三姑六婆、家长里短之事。他渴望有一个精神境界统一的,能够与他谈天说地,探讨国家国际大事的伴侣。
在高中时就与高加林意气相投的黄亚萍来到了他身边。
黄亚萍家庭条件优越,父亲是军人,自己在县广播站当播音员,时常播报高加林的稿件,她和高加林能够从波兰“团结工会”谈到美国罢工,再说到国际能源问题。
黄亚萍也不断地向高加林表露自己对他的爱慕,尽管此时他们身边都有着爱人,黄亚萍有张克男,高加林有刘巧珍。但他们一致认为,对方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黄亚萍嫌张克男没见识,没出息,太软弱,高加林嫌刘巧珍没文化,太乏味。
家里已经疏通好关系,即将安排去黄亚萍南京发展,她也把高加林安排进了她的未来里。
“你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在大城市里就会有大发展。我回去可能在省广播电台当播音员;我一定让父亲设法通过关系,让你到《新华日报》或者省电台去当记者……”
高加林喜欢巧珍的美丽善良,还有她对自己无私的爱,可是巧珍将来只能是个农村家庭妇女,对他的将来毫无益处。考虑到自己的前途,他毅然决然地同巧珍分手,选择与黄亚萍在一起。
4.
曾经对高加林的苦闷看在眼里,力劝他出去打拼的刘巧珍,被分手时也善解人意地表示是自己不该连累他,并在其他人责怪高加林时,还坚持为他说好话。
接到黄亚萍一封分手信的张克男,也沉默地接受了,只把伤心和难过留给了自己,天天在家里折磨自己。
张克男的母亲将儿子的痛苦看在眼里,她心有不甘,凭什么儿子谈了三年,即将谈婚论嫁的好媳妇被这么个穷小子抢走?她略一打听,就查到了高加林的通讯员工作是走后门得来的,立马向纪委举报了。
高加林前途一片光明的工作因此没有了,被退回乡里继续做农民。他通过走后门得来的好处,终究是如云雾一般,经不住考验,风一吹就消散了。
没了县城里的工作,他就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的文采和那些文艺才能,都没了用处。娇生惯养,出身优越的黄亚萍跟他再没可能了。
黄亚萍也知道,诚然,她爱高加林,但她爱的却不是当农民的高加林,而是那个意气风发、前程似锦的高加林。
高加林一无所有地回了村,此时他想起亲爱的巧珍,却得知巧珍已经嫁人了!
巧珍知道自己和高加林没可能后,没有被村里各种说三道四、幸灾乐祸所打倒,她要活下去,她要继续劳动。她嫁给了对她不离不弃的马栓,虽然偶尔想起高加林,心中仍然痛苦,可她好好地活下来了。
而高加林也认清了现实。
他谁也不怨,只恨自己。恨自己为了虚荣抛弃了做人的原则,为了前途抛弃了金子一样珍贵的好姑娘巧珍。就算没有张克男的妈妈举报他,他躲过了这一次,也躲不过下一次。
他的悲剧是迟早会发生的。
就算他的前途没有被毁,他和黄亚萍就能顺利地走下去吗?
任性的黄亚萍和高加林恋爱时,经常不管不顾地张罗高加林的生活,把他弄得比县长还阔气,县里已经有不少人看不惯他们的高调作风。她还经常打着浪漫的旗号考验他。有一回下着大雨,高加林正在工作,黄亚萍忽然打电话非要他冒雨替她找东西。等高加林在雨中找了半天,瞬身湿透,什么也没找到,她才告诉他自己根本没丢东西。
每当这时,高加林总是怀念起巧珍的好。
可是,如果他当时没有和巧珍分手,也许又会在巧珍与他说着家里的母猪下了几只小猪时,想起与黄亚萍谈天论地的意趣
最后一无所有的高加林才真正认清了自己,认识到如何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5.
路遥没有仅限于高加林的个人选择,而是通过高加林的选择,探讨了社会和国家对于青年成长的责任。
“是的,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谁如果要离开自己的现实,就等于要离开地球。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
可是,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正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
“如果社会各方面的肌体是健康的,无疑会正确地引导这样的青年认识整个国家利益和个人前途的关系。”
对于我们普通人的启示,则是要守住人生的原则,堂堂正正地凭自己的本事,奋斗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