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个人意见】

【欣赏不了这种高深的艺术形式可能是我的问题,没有这种品味。】

好漫长的一部电影。在一个没有那么慵懒的周四下午,一边收拾衣柜把冬装换成夏装,一边看,中间去浇了花篮,晾了衣服,凝视了一会儿薄荷,吃了两桶泡面。可能是过于“充满希望”的精神状态,让我没能完全投入到这部电影的情绪氛围中去。当然,我还是认为这是两方面的问题,或者说,只是我们不搭,我没有那么难以治愈伤痛体验,它也没有那么“有感染力”的情绪表达(克制的难以言说的)。

看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很碎,冗长,不知道看到了什么,从头到尾,似乎导演想说的东西很多,却又都说得克制隐晦,用种种暗示,大概就像他总是让人物在镜子中处境,曲折地,从暗处窥视:那些遥相呼应的预言或寓言式的台词,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捉摸不透的关系(音,家福,与高月),直至电影后一半才逐渐显露的伤痛的过往。而这就导致前面两个小时完全没有注意力的引导,这几天搞编剧话来说,前面没有抛出那个让我好奇的问题或可以代入的情绪,看得很迷茫,自己没有目的性地看,也感受不到导演的目的性。40‘出现字幕的时候真的有点提前疲惫了。看到最后结束,反而有种松了一口气的感觉。

下面是一些碎碎的点:

1. 开头音的几次极其直白的性爱场面有何意义?音的故事中为何提到山鹿的“母亲“?她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2. 戏中故事,戏中戏,贯穿始终的,艺术创作的虚构故事与现实的交织,音的故事或许是某种欲望具象化(更倾向于是爱欲而非性欲,被性高潮唤起的未满足的爱/被爱的欲望(结合家福所说的“忽略了什么”))(音创造而由家福和高月转述的),而以音的声音叙述的万尼亚舅舅的故事则是一种注解和劝诫。会联想到《登堂入室》,但是在模糊虚构与现实的界线、构成真正的“对话”方面,似乎没有那么自然。以及,没看过万尼亚舅舅让我完全不能get到台词与电影情节间的关系。是个遗憾,说不定会去读读。

3. 很多意味不明的空镜,道路,车子,水;人物的动作似乎也很“长”,还是那个疑惑,我不知道这些镜头中想要的究竟是哪一部分。可能还是不在那种潮湿的劫后余生的孤独与愧疚的情绪状态下吧。

4. 家福要求演员们毫无感情地朗读剧本,使用说着不同语言的演员,是何用意?永娥与中国女孩间发生的又是什么?

5. 永娥和永苏在这个电影里纯爱阳光得格格不入。

...

6. 司机怪可爱的。和小狗贴贴,“这不像是雪吗“。和家福一起,一次一次重新讲述埋藏心底的故事,一层一层剥开表皮露出永不愈合的伤口。

...

7. 当人们重新讲述故事,不可避免地带出那个或许自己都未曾意识到或不愿面对的自我。当高月讲述故事的续集时他终于“屈从于自我“。当家福终于承担起属于他的空位,他也终于直面一切”不可追“,也获得某种程度上的,无言的,但心领神会,或者说早已存在只待唤醒的开解。还是说,这只是导演利用文本玩的一个预言?那就没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