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场戏长度:9:04~17:18地点:筑地(紧靠着东京塔)中等或以上的日式餐馆。(本场按照细分其实可以分成两场戏,但由于地点未变,还是整合为一场合适)时间:当日傍晚(紧接时序的忌辰后吃晚饭)人物:三轮的遗孀秋子(45岁)、绫子(24岁)、田口秀山(54岁)、平山精一郎(53岁)、餐馆老板娘丰(50岁)、间宫宗一(54岁)和服务员Above all本片的核心还是在讲“轮回”本场戏的实体影思:逝者已去,生者已矣。形式影思:田口和间宫两位老伙计,怀念初恋的方式即是给初恋的女儿介绍男朋友。肥内老师按:小津后期的每一场戏里面通常谈到了2~3个事儿。本场戏:1.吃忌辰的感谢晚饭,聊诵经太久;2.给绫子介绍朋友;3.喝酒怀念初恋秋子的故事。每场戏我不会拉每一个镜头,重点主要在连接的空镜上及重点取景的机位变化上。

...
从餐厅望出去的镜头,通过小阳台和内室的门,形成画框,船嘟嘟的从桥下开过,筑地是非常繁华的地方,筑地市场紧挨着银座

...
正上方的画框里面的桥就不是第一个镜头里面的桥了,明显是木质桥和非常老式的木船,象征着筑地的前世今生的变化。我们是通过后面的镜头才知道这里就是餐馆的,这里还无从发现。那么通过实景的桥和画框的桥给了我们桥也有前世今生的感觉。桥能使两岸的人和物交流。桥是沟通的象征,在世的人通过诵经和祭辰哀思和往生者沟通;而田口、间宫和平山通过回忆往事和记忆里的秋子沟通;通过介绍对象和凌子(其实还是秋子)沟通。小津的镜头也许不移动,但是镜头内的暗流汹涌才是厉害,桥下运动的船、墙上波光流动的河水的倒影,镜头内场面调度了。
...
第三个镜头,交代整场戏作为餐厅二楼客房的场外环境,小津喜欢摄过道,过道是房间内人和房间外人的沟通渠道。同一镜头在本场末尾秋子和绫子提前离开的时候还会出现。作为框中框的门的位置,各位看到刚才的桥的画框没?一阵笑声袭来,要进入正题了。紧接着详细讲一下秋子和绫子的单独镜头。
...
巴洛克的不对称美,从前景的清酒和洋酒瓶是不是就很明显?秋子背后的画框是漂亮的红玫瑰,是不是也在隐喻她自己?从图像学构图上来说,秋子不位于复杂的横竖的窗框中,左边是坚实的木柱

...
紧接着第一个绫子(司叶子)的单独个人镜头,前景依然是两瓶酒,右边换成了清酒,左边是啤酒。后景的画框是百合花,绫子自己是不是高尚纯洁的象征?右边是坚实的木柱。两母子都没有身处复杂的框中,说明两人此时都是内心没有被框禁,相对无忧无虑的,从后面开心的谈话也能够看出。

...
本场戏前半部分主要是给绫子说媒,所以小津把镜头对准了被介绍人绫子,而摒弃了正常的正反打“谁说话拍谁”

...
在一个相对长的镜头里面,由于原时间轴很碎,我摒弃了。重新调整时间轴,这样让看的人也可以完整的了解这个事儿

...
田口非要送出来问绫子知道不知道路,是不是多此一举?没有,一来表明她们一家并不住在东京中心区,她们不熟路,二来和开始的过道戏形成完整的分镜头组。然后背景音的轮船嘟嘟声又起来了。三轮周造通过两场戏已经大概勾画出来这个逝者的形象了:1、他本人是某会社的部长,逝世七年还有老部下来参加他的忌辰,足以见到他对人真诚正直。2.在谈话中谈到不可能给寺庙布施太多,也代表了经济其实并没那么好。3.女儿和遗孀并不住在中心区,却选择在中心区的寺庙年年来办忌辰,都第七年了,足以想想他对家人好,女儿和老婆都爱他。4.遗孀还需要出来上班,住的是一个很小的大通间,可见他收入并不高,甚至低(这些都是后面的情节来补全。)第二场戏里面提到两个梗。一个娶妻太漂亮老公要折寿(不断拿老板娘开玩笑),一个买药梗(田口和间宫),其实都是夫妻和恋人爱情的含义。 也再次把秋子以后续弦否,悬在了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