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认为,拍电影最重要的是真诚,只要创作者有颗真诚的心,无论是黎巴嫩贫民的故事还是印度大学生抗议,哪怕离得再远,文化背景再不相同,我都可以被故事里面那些人类共通的情感给打动,直到我看了王湘圣导演的长片首作:《弟弟》。

《弟弟》讲的是一个美国亚裔小男孩,在上初中之前的那个暑假,和家人和朋友之间的故事。看到这个简介,相信大家脑子里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几个关键词:什么身份认同,家庭关系,少数族裔如何融入主流,以及一些个情窦初开和一些狭隘的性别观念,基本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和这些关键词有关的议题,这部电影里都提到了,但整部电影看下来,我只有一个感受:这些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这部电影拍的不好嘛?恰恰相反,他的剪辑摄影调色我都非常喜欢,给人感觉很舒服;那是这部电影拍的不够真诚嘛?也不是,你总不能说一部半自传体的电影拍的很假吧,那是人家真实的生活经历耶,但是看完这部电影我就是喜欢不起来。

回看文章开头我提到的两个例子:《何以为家》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我并不贫穷,所以我可以站在一个高位去代入一个悲天悯人的角色;《无知之夜》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她们完成了我们所做不到的事情,我作为一个观众是抽离出电影之外,感到对她们的羡慕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但是《弟弟》呢?我是真正经历过和他一样的年纪,但我却没经历过任何一件他电影里出现的事情,所以我既无法代入,也无法抽离,只觉得拧巴。

首先是身份认同,美国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而作为一个从小就在中国大陆的主流环境中长大的我来说,被教育的是人人一样,所以当我看到主角作为亚裔小孩为了融入大家而强行和自己身上的独特性撇清界限的时候,我是理解不了的,因为在中国大陆,我们永远都被教育要和大家一样,但我们每个人都拼了命的想和别人不一样。

再来就是家庭矛盾,《弟弟》里弟弟一直对妈妈态度很差,但原因居然是弟弟觉得他妈妈什么也不做,又不赚钱什么的,只是个失败的艺术家,这让他感到很丢脸。老实讲,前半段我是理解的,因为大部分的亚洲妈妈不都是这样负责打理家庭而不出去工作什么的,但因此去责怪她,觉得她是个loser?对不起,即便再怎么青春期,再怎么叛逆,我也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这完全不make sense,完全就是为了冲突而冲突。

总体而言《弟弟》是一部看似集体回忆,但只要你的背景和电影里不一样的话,这将是一部略显无聊的普通家庭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