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豆友不解校长的部分言行和动机,这里提供我自己的见解,权当抛砖引玉。
大部分人纠结的点包括校长与丈夫谈到的“糖果小偷”有什么隐喻、校长绊倒小女孩是为了展现什么、校长孙女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最关注的莫过于校长为何对“凑事件”全程冷漠。影片并未在正片中有所提及,或许很多影迷线下对导演和主创们作出了提问,但回答见仁见智,并未给到一个统一的标准。
但换个角度想,作为一个华人观众,跟这个角色不单隔着电影屏幕、隔着国别;还隔着出生以来接受的文化差异、经历过的事情以及社会对其个人和社会对校长职业不同的期待;而导演仅在有限的篇幅和时长中介绍了该角色,仅通过摄像机展示了该人物的某一面,而她应该是立体的人物,观众获取到的信息仅是冰山一角。综合以上的前提,作为观众“理应”摸不透该角色的动机、心路历程,这才是合理的。
这在生活中是大家默认的事实:工作场、社交场人们都会戴上不同的面具,咱们无法窥见周围人面具下是怎样的性格,哪怕他某一天做了出格的事情我们也未必能清楚其动机。对身边具体的人、看得见摸得着的人,我们都无法了解其全部。我们为什么会有“我应当了解电影的全部脉络和所有人物动作”这个执念呢?
从什么时候开始,片方为了所谓的前后呼应、影片故事完整、观众的满意。在每一处伏笔、草蛇灰线都给了后文的呼应和解密,恨不得把观众理应想到的“剧情”喂到观众嘴里。在这类风格明显的影片培养下的我们,是不是开始无法接受荒诞的真实世界?当我们坐在电影院,为自己想到了剧情的走向、猜到了凶手是谁而洋洋自得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着是不是片方刻意喂给咱们的,生怕你看不懂、生怕你不来。资本、院方为了观众的“爽”感、人气及票房,使当下的电影越来越格式化、低智化,恨不得跟幼儿动画一般,反派一出场就会喊道“我是坏人,我要破坏一切”。满足于这些爽感、上帝视角、理所应当了解故事的全部,这在有限时长的电影中并不现实。
以上观点并非鼓励电影刻意地卖弄玄虚或者过多的隐喻以及通过花哨的剪辑、叙事手法炫技(这些同样是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观众)。我理解的好电影,应当是真诚的,这个真诚体现在片中的每个角色都应当是尽量真实、非标签化的,片中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故事,而导演为了服务影片的主题和时长,不得已只能将非主角角色的部分剪影放在荧幕上,我们通过这些短暂的剪影自然无法拼凑出完整的人物,但我们清楚这个角色是真实存在的、活生生的人,并且缺失的非主角人物信息并不影响主线故事的观影。
如果本片在某一部分来一段校长的内心独白,是不是会比较突兀而影响观影的节奏;既然校长独白了,单亲家庭男老师的心路历程是不是也该展示一下,不能厚此薄彼吧……以上等等,也可以大开脑洞一番,如果该电影在某国拍摄,片尾是不是会出现一串字幕:校长因过失致其孙女死亡,最终自首等等。
有了以上反思,重新认识近些年看过的电影,哪些是导演强行喂给我的情节,哪些是我理应知道和理应无法了解的。例如《大佛普拉斯》在片尾展示的肚财的星空屋,即打破了观众对拾荒者的刻板印象,也表明这只是角色的其中一面,还有很多背后的故事和人物个性并未揭露,服务于本故事点到为止,观众也不必过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