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名为《东极岛》的商业大片
正在全国影院热映
但我要谈的是另一部电影
方励导演的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

【打捞】
1942年10月
日军运输船“里斯本丸”载着1816名英军战俘从香港驶往日本
途经浙江舟山东极岛海域时
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
船只下沉过程中
日军竟封死舱门阻止战俘逃生
任他们在黑暗的船舱中随船沉没
部分奋力逃出的战俘又遭日军射杀
危难之际
中国渔民划着舢板冲进那片死亡海域
救回384条生命
作为地球物理和海洋技术专家
方励决定搜寻这艘沉船
还原历史的真相
他操控声呐设备划过东海海底
当北纬30°13′44.42″、东经122°45′31.14″的坐标点上
一艘锈蚀的船体轮廓在屏幕上逐渐清晰时
沉睡的“里斯本丸”终于被重新定位
但这只是开始
随后八年,他带领团队辗转英国、加拿大、美国、日本及中国多地
跨越四大洲,走访300多个家庭
搜寻档案库,探访墓地,在街头追访那些即将消逝的记忆
而当最后三位亲历者(两位获救战俘和一位中国渔民)
在拍摄期间相继离世后
方励的镜头竟成为了最后的抢救性记录

【名字】
纪录片常被误解为历史的复读机
方励却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讲历史只占影片的不到20%,更多是讲人的命运,讲战争里关于家庭、亲情、爱情、友情,以及人性的光辉。”
影片中一封写于1942年的家书
揭开了个体的命运
一位年轻英军战俘在颠簸的船舱给弟弟写下嘱咐:
“照顾好妈妈,我不久就会回来。”
这封信三年后才送达家中
而他早已葬身海底
弟弟将此信珍藏一生
“每次读它,都像在参加哥哥的葬礼。”
获救战俘班尼菲尔德在战后移居加拿大
97岁的他笑着讲述自己的逃生经历
但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却如影随形:
他总躲在桌下吃饭;
在睡梦中尖叫求饶,妻子不得不分房而居
影片更令人深思的
是加害者后代的沉默
当摄制组费尽周折找到“里斯本丸”船长经田茂的子女时
他们茫然地回应:“父亲从未提过这艘船。”
方励的到来才让这个被刻意掩埋的悲剧浮出水面
影片结尾银幕被密密麻麻的姓名占据:
遇难者、幸存者、施救者
当参加营救的中国渔民名单缓缓滑过
那些曾被宏大历史忽略的普通人
在方励的坚持下获得了应有的铭记

【沉没】
为了拍这部影片
方励抵押了公司
卖掉北京两套房
投入拍摄耗时八年
在舟山采访最后一位在世营救渔民林阿根时
老人用方言说:
“都是一条命,见死不救,对不起良心。”
这句话也成为贯穿全片的精神内核
方励用八年时间打捞的
不只是沉船遗骸
更是人类在极端环境下展现的勇气与善意
正如他在接受采访时所说:
“我想打捞的是人生有价值的东西。”
片尾字幕如黑色潮水般涌过银幕:
约翰·史密斯、陈永华、大卫·布朗......
这些曾被遗忘在深海的名字被方励一一打捞上岸
他用八年的时间证明:
历史的真相应该被揭开
有些名字不该被沉没

里斯本丸沉没 (2023)9.22023 / 中国大陆 / 纪录片 / 方励 / 方励 托尼·班纳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