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非首发,首发:今日头条,ID:随风静水,文责自负。


1


《朗读者》是一部极富深度让我们反思的电影,涉及到战争、爱情、救赎、尊严,我以为“尊严”是这部电影的核心。描写战争与爱情、爱与救赎的文学艺术作品很多,而如此描写“尊严”的影视作品却很少。

裴多菲的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几乎家喻户晓,在《朗读者》中可改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尊严故,自由也可抛。

女主角汉娜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宁可舍弃自由,被判终身监禁。这样的行为很难让人理解,甚至会被人认为“愚蠢”。看了电影,读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朗读者》后再看电影,似乎对汉娜的行为有了些许理解。

汉娜是文盲,倘若没有读过原著,也不了解剧情,观众也会同男主角米夏一样起初并不知道汉娜是文盲。这是汉娜的秘密,是她宁可失去自由也要竭力维护的秘密。这也并非导演故意留下悬念,不过是让观众跟着米夏的眼睛一步步走近汉娜,走进故事。

影片采用了倒叙,与小说不同。开篇就是1995年,已是中年的米夏离了婚,有一个女儿。旋即闪回到1958年,15岁的米夏与36岁汉娜的相遇。今昔不断在剧中穿插,更利于剧情发展,也更具艺术性。

米夏得了黄疸病,在街边呕吐,电车售票员汉娜帮助了他。一来二往,年龄相差悬殊的两人竟然发生了一段恋情。正值青春期的米夏被汉娜的身体吸引,汉娜则要求每次事前要米夏为她朗读一段书,米夏乐此不疲,他深深为汉娜迷醉,爱得卑微,却不知汉娜究竟爱不爱他。他们像所有恋人一样甜蜜、争吵、猜忌、怀疑,不同的是,汉娜从来不提她的过去,甚至很长一段时间,米夏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他们在一起就做三件事:洗澡、朗读、做爱。观众也与米夏一样,觉得汉娜很神秘,却有不少细节可看出汉娜是个文盲,但这都是多年后,在米夏的回忆中方悟出,观众也是看到后面才恍然。

米夏为汉娜朗读古希腊神话《奥德赛》、席勒《阴谋与爱情》、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冯·艾兴多夫《一个无用人的生涯》、卡夫卡《变形记》、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D·H· 劳伦斯《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契科夫《带小狗的女人》……这些都是作者的精心筛选,特别是《带小狗的女人》,后面的情节再次出现,具有特殊的意义。

两人缠绵了整个夏天。米夏一放学就到汉娜的公寓,他们还到郊外旅行了四天。两人像一对母子,骑着单车在阳光灿烂的山野狂奔,这是影片最明丽的色彩,最轻快的画面,也是米夏记忆重现的日子中最为温馨的一幕。整部电影画面色彩暗淡,色调阴郁,给人以压抑之感。这温暖的画面却转瞬即逝,恰如美好的爱情。

两人的分离非常突然,对于15岁正值青春期热恋中的米夏简直是晴天霹雳。由于汉娜出色的工作表现被上司提拔到办公室工作,汉娜回家后却对米夏大发雷霆,令米夏不知所措。汉娜发过脾气后又为米夏认真擦澡,转过头泪流不止。汉娜的身上透着神秘的气息,令米夏不解,也让观众不解。

汉娜突然搬走了,离开所在的城市,就像从人间蒸发。米夏面对汉娜空荡荡的房间不解、惆怅、难过,随着时间流逝,米夏成长了,大学攻读了法律。汉娜在他记忆中会日渐淡去吗?汉娜在他生命中究竟是怎样的存在?

...

2


米夏再见汉娜是二战结束后的军事法庭上。汉娜是被告,作为一名纳粹战犯接受审判;米夏是旁听的法律系学生。汉娜在二战时期做过纳粹集中营的看守,因对三百多名犹太囚犯的死亡负有责任而受审。她承认自愿加入党卫队当看守员,对于她做过的事全部承认,这样便得罪了所有被告,她们联合起来,说她是主犯,报告是她写的。审判最后,法官提出鉴定汉娜的笔迹,汉娜放弃鉴定,承认了罪行。那时,米夏才发现汉娜是既不能读也不能写的文盲,将他们在一起的细节一一回忆,原来这就是她坚守多年的秘密。

米夏一直在法庭旁听,汉娜也知道米夏在法庭上,曾经的恋人距离如此之近,心的距离却如此之远。米夏可以说出事实,为汉娜减罪,但这样做的风险太大了,意味着将他与汉娜的恋情公之于众,他的名誉、前途皆会受到极大影响。他可以原谅汉娜曾经对他表现出来的粗鲁,她的不告而别,却绝不能原谅她的犯罪,尽管她不是主谋,只是别人的枪子,但她的行为的确害死了300多犹太人!是应该受到惩罚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以米夏对汉娜的了解,汉娜宁可承认罪责也不愿承认自己是文盲,她肯定不愿米夏为了给她减罪而说出事实,那就等于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她。不管是为自己还是为汉娜,米夏都不会去冒这个险。

米夏沉默了。汉娜被判为终身监禁。

汉娜冤枉吗?承认了本不属于她的罪行。为什么她那么看重自己是文盲的事实?她为什么有如此强烈的自尊心?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皆未交代,作者与导演并未采取全知全能的方式去描写汉娜的成长过程、内心世界,而是通过米夏的眼睛去发掘。汉娜在集中营挑选瘦弱的女孩为她朗读,让她们在生命最后一个月避免遭受残酷的体力劳动,也满足自己喜听别人为她朗读的嗜好。可见,汉娜本性并不是一个冷漠的人,喜听别人朗读,也反映出对知识的渴求。她为什么是文盲?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为什么要让这个角色是文盲。

因为汉娜是文盲,她才会在面对法官的质问时做出幼稚的完全不利于自己的回答,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在犯罪。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不会读写令她极度自卑,不具备深层思考能力。在她看来,集中营看守只是一份工作,就同有轨电车售票员的工作一样,不需要识字就能做的工作,她只是在完成工作,执行命令。然而,她的看守工作导致300多犹太人死于大火中,尽管不是她一人所为。这是汉娜的选择,她在道德上也是个文盲。时代的浪潮中,大奸大恶毕竟是极少数,对无数被裹挟进罪恶时代的普通人来说,对与错、是与非总是纠缠不清,又有谁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谴责她?

“人不因曾作恶魔的事而全是魔鬼”,《朗读者》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如是说。汉娜是魔鬼吗?很难想象,穿着蓝白相间条纹连衣裙,金发碧眼,美丽的汉娜是穿着党卫军制服拿鞭子抽打犹太人的恶魔。不恰是汉娜的善良才去帮助素昧平生的米夏吗?难道,她对米夏没有一点点爱,只为让他去为她朗读吗?

汉娜虽不会读写,头脑看似简单,外表刻薄固执,内心却极为复杂。作为文盲的羞耻感难道比成为罪犯的耻辱感更甚吗?尽管,汉娜的行为让人感到她愚笨,执着而荒谬,却依然对她产生同情。文盲的羞耻感浸透她的骨髓,不惜用任何代价也要维护可怜的自尊心,可谓愚蠢的高傲。现在人很难理解,尤其是有些人为了一点点自身利益就把尊严踩在脚下,抑或,在有的人看来,尊严最不值钱。“识时务者为俊杰”,那些同样站在被告席上的看守,那些高高坐在法庭上的法官,他们就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谴责汉娜吗?面对法官的质问,不懂怎样为自己辩解的汉娜反问法官:“如果是您,您究竟会怎么做?”

战后的德国,反思过往,强化道德,难道,需要像汉娜这样的“文盲”战犯来为罪行埋单?那些深谙文明内核的社会精英也曾如汉娜一样地做出自我的选择,他们代表着拥有朗读权力却甘于“沉默”的人;“文盲”汉娜却在朗读中学会了识字,得以重新认识世界与自我,也是在救赎。

在战争中,个体的道德责任和个人的选择如何与整个社会的历史责任和政治选择相结合?影片没有给出答案,留给观众思忖。

...

图片来自网络

3

汉娜影响了米夏的一生。汉娜入狱后,米夏陷入自责、悔恨、反思之中,特别是在他参观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后。一方面,他为没有说出汉娜的秘密,让她受到重罚而自责。另一方面,又为汉娜受命拣选女囚犯,把她们送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受死;当关押数百名犹太人的教堂起火,她没有开门,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维持秩序、防止囚犯逃跑”的行为而认为她应当受到重罚。

米夏是矛盾的,汉娜是他一生的秘密。他爱汉娜,汉娜却是二战战犯,他羞于向任何人提起,甚至对自己都不敢承认。汉娜入狱之后,他走进婚姻,企图将汉娜从记忆中抹去,然而,他从每一个与之交往的女人中寻找汉娜的影子,他与同样学法律的妻子无法交心,最终貌合神离的两人离了婚,甚至女儿怀疑是自己不好,才让父母婚姻不幸。

痛苦中的米夏在一次次自责与反思中,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为汉娜朗读文学作品,录成磁带寄给她。

再次为汉娜朗读迥异于年少时的朗读。年少时,米夏对朗读的作品挑选随意,有些就是课本;中年的米夏为狱中的汉娜朗读的每一本书皆精挑细选,再一次从《奥德赛》开始,朗读凯勒、冯塔纳、海涅和默里克,卡夫卡、弗里茨、巴赫曼和伦茨,甚至还朗读自己所写的作品。在重读《奥德赛》中,他发觉这个故事,说的不是回归,而是重新出发,寓意他和汉娜与往昔告别,各自从头开始。朗读,使米夏与汉娜的距离时而遥远,时而亲近,这种若即若离感不仅使他获得了心灵上的平静,开始直面自己的内心,也促使他重新思索与汉娜的关系,重新反思那段黑暗的历史。

在汉娜服刑的第八年收到了米夏为她朗读的磁带,无疑点燃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又四年,汉娜通过米夏为她重新朗读契科夫《带小狗的女人》开始学习识字,她去监狱图书馆借书,一点一点学会了书写。朗读,给她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本,给她开启了一扇窗,让她敢于面对曾经是文盲的自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在狱中,汉娜找来阅读的是犹太人幸存者的文学作品——普里莫·莱维、埃利·威塞尔、让·埃默里(JeanAméry)等人写集中营的书,还有赫斯的罪行录与阿伦特关于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被处绞刑的报告。阅读这些著作,她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她当然没有杀戮的欲望,可以说是她的无知所致,也可以说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然而,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米夏不能原谅她,甚至想尘封那段感情。作为观众的我们能原谅她吗?原谅她,是否对遇难者的不公?

当汉娜写出第一个字母时,就慢慢尝试从自卑的深井中走出,她用笨拙的笔画给米夏写信,一封接一封,却从未得到米夏的回信,米夏只是不断给她寄朗读磁带。

因为汉娜表现良好,可以提前释放出狱。汉娜在世上却没有一个亲人,唯一跟她有联系的人就是米夏。监狱长联系米夏,让他去接汉娜出狱。分别多年,远在天边又近在咫尺的两人终于要见面了。米夏内心非常矛盾,苦恼,纠结,甚至痛苦。尽管,他答应给汉娜出狱后提供住宿、工作,却不愿面对她。

中年的米夏与老年的汉娜在狱中相见是影片最精彩的一出戏,也是高潮。汉娜的扮演者凯特·温丝莱特把这个角色坚硬、刻薄固执的外表下复杂的内心演活了。老年的汉娜身材臃肿、头发稀疏灰白、满脸皱纹,身上散发着老人味,再也不是从前米夏爱着那个美丽、风韵的女人。

当米夏问汉娜这些年在狱中学到了什么,她说,学会了阅读。汉娜伸出那双苍白、衰老,长满斑点枯瘦的手,一点一点向米夏移去,米夏勉强伸出了手,汉娜读懂了米夏眼里对她的拒绝。米夏说一周后来接她便转身离去,没有回头。

就在米夏准备接汉娜出狱的凌晨,汉娜上吊自杀了!监狱长百思不得其解,汉娜为什么自杀?她与米夏究竟是什么关系?米夏沉默着。监狱长带他去看汉娜的房间,小小的房间有个小小的书架,上面摆满了汉娜从监狱图书馆借来的书,墙上贴着米夏高中毕业的集体照。他不知道曾经的文盲汉娜是怎样费尽心思从杂志上看到并剪下来,他的心在流泪,然而无论心中怎样的波涛汹涌也未能让他打开心扉。

汉娜在遗书中让米夏把她放在茶叶罐里的钱与银行里的存款转给在那场大火中幸存的母女俩。学会读写的汉娜是以这种方式在赎罪。已成为作家大火中幸存的女儿并不认为汉娜这样做就可得到原谅,那么多无辜的生命呀!但女作家接收汉娜的茶叶罐,钱以汉娜的名誉捐给了犹太人扫盲组织。

影片最后,在落黄满地的深秋,米夏终于掀开潮湿的记忆,向女儿讲述他与汉娜的故事。

汉娜究竟可以原谅吗?她为什么一定要自杀?米夏最终原谅她了吗?

...

4

多年后,米夏在监狱再见汉娜,当汉娜向他伸出手时,他犹豫了。听到汉娜说在监狱学会朗读时,他失望了,以为汉娜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说出改过自新的话,却未想到汉娜向他说出这句话需要多大的勇气!汉娜曾经拿事业、自由、生命捍卫的秘密,在爱人面前说出,等于承认自己曾经是文盲,已不仅仅是勇气,是朗读、知识给了她力量,也是她的重新开始,不过是想得到爱人的承认,从而得到他人的承认。而米夏对此视而不见。

汉娜死于绝望。米夏的拒绝彻底让她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连最爱的人都不能原谅,更何况素不相识的他人,她就像被钉在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汉娜的自杀不同于《肖生克的救赎》中老布的自杀,老布在长期的坐牢中已被体制化,根本无法适应外面的世界。同样长期坐牢的汉娜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得不到他人的承认。背负着“罪人”的十字架,如何在社会上生存?汉娜的死也是必然的,在长期的监狱生活中,她已把自己封闭起来,活在朗读的世界中,也是在朗读中修行。朗读,给她希冀,也把她推向悬崖。在学会读写后,她的整个世界变了,曾经那么在乎的东西已不重要,为朗诵,为赎罪活着。既然得不到爱人的承认,也就没必要活着受辱。

汉娜死了,米夏很长一段时间活在自责、悔恨的痛苦中。面对老年的汉娜,米夏脑海不由浮现年轻的,身上散发着香皂味的汉娜,不敢相信眼前这个浑身弥漫老人味的老妪就是自己曾经迷恋的汉娜,那个影响他一生的女人,始终没有勇气去面对和接受她。当然,米夏不是因为汉娜的老、丑而嫌弃,但那样的形象更易让他联想到她的罪行,不会再激起他的恋情。同情吗?不尽然,他为她朗读,也是在赎罪!为自己当年面对她被判终身监禁的沉默,为从不给她回信的自责。

米夏与汉娜究竟是不是爱情?这对相差21岁的男女,倘若不是爱情又是什么?当15岁的米夏遇到36岁的汉娜,起初,汉娜对米夏,更多是性的吸引;米夏对汉娜,有些交易的性质。汉娜一直叫米夏“小家伙”,似乎从未把他当作爱人。汉娜没有亲人,没有婚姻,纵然不是爱人,也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法庭上,她知道米夏在旁听,竭力隐藏文盲的事实,在当时的汉娜看来,文盲比罪犯更让她感到可耻,如此维护自己的形象是否也是因为对米夏的爱呢?在爱人面前,她的头始终昂着。多年后,已垂垂老矣的汉娜再见米夏,她的头低了下去。在狱中,学会读书写字后,给米夏写了无数封信,却盼不来一个字的回信。是朗读,也是对米夏的爱支撑着她活下去。又见米夏时,她把手伸向了米夏,米夏却拒绝了。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深。学会识字后,汉娜也学会了反思,认识到自己的罪行,但她最想告诉米夏的是,自己已不是文盲。然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唯一的,最亲爱的人不容她,她又怎能相信他人能宽恕她呢?

这是不是爱情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汉娜这个悲剧人物在那段历史所扮演的角色,也代表着无数个小人物的命运。在时代的洪流中,小人物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吗?一个选择的错误就可沦为历史的罪人,很多时候,还不能容你选择。多数人选择随波逐流,跟着潮流走,以为那是对的。然而,哪里有绝对的黑与白,对与错?如何与当下保持距离,以旁观者的眼光看世事,对当下热浪不盲从,不参与,始终有着自己清晰认知,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他们是时代的先行者,一般不被当代人认可。不由想到加缪笔下《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不被时代裹挟的清醒者,却只能以死对抗荒谬的世界。

“人不因曾作恶魔的事而全是魔鬼”,我们岂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汉娜,又谈何去原谅?

米夏是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之所以自责、悔恨、痛苦,不能接受汉娜,恰因他做不到单纯地指责汉娜,又如何去原谅。米夏对汉娜是爱情吗?15岁时,汉娜对他的吸引就是性,他卑微地爱着,却令他迅速成长,从对身体的热衷到对朗读文学作品的热爱。朗读,是联系他们的纽带,使他们迥异于普通的男女之情,一个夏天的缠绵,影响了米夏的一生。在与汉娜四天的旅行中,他写下了深情的诗句:“与君同心,两心相互来占有/与君同衾,两情相互来占有/与君同死,人生相互来占有/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

米夏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和同学在游泳池里玩,远远看见了汉娜,他装着没看见,翌日,汉娜就不告而别了。他以为是自己的错,直到知道汉娜是战犯。他逃避,走进婚姻又走出,依然摆脱不了,这不是爱情吗?没有爱就没有恨,不会痛。然而,米夏与汉娜重逢后,两人不可能再产生爱情,不是因为汉娜变老变丑,实际上,汉娜那时从书中得到了力量,不在乎一切外在的东西,包括洁癖,对体型的管理,她的生命已往内走。她希望得到米夏的认可,却并不是索取爱情,而是想让米夏看到她的巨大变化,从告别文盲开始的变化。米夏不能再爱她,看到这,方懂得作者为什么要让汉娜的年龄比米夏的年龄大21岁,因为这个年龄恰是米夏父母那一代人。战争中,这些人自觉或不自觉为纳粹服务,有的是在无知中选择,有的是不得不选择,他们因此皆应受到历史的谴责吗?米夏既不能恨汉娜,也不能再爱她,只能是和解,用博爱去和解,与汉娜和解,也是与自己和解。

米夏同样也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一生似乎也是为汉娜而活,尽管主观上一再排斥。他的良知令他痛苦,在不断反思中,米夏终于跳出“小我”,更客观、冷静去看汉娜,方有了多年后对女儿讲述他与汉娜的故事。

《朗读者》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2008年在美国上映。无论影片还是小说,皆是一个悲剧,理性最终未能战胜情感,汉娜尽管摆脱了文盲的自卑,却摆脱不了罪犯的自卑,得不到爱人的宽恕,也不会得到世人的宽恕,只能以死捍卫尊严。

与君分袂,各自东西不回首,唯有尊严永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