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9/8.0
简评:
略有失望,被吹得很神的一部,在我看来确实有点过誉。放在国内无疑是佳作,被认可也很正常,但电影本身不能完全打到我,让我沉浸其中,尽管足以引发我对事件的关注与思考。虽然完成度不错也具有社会效益,但无论纪实性还是艺术性都尚不足以列入一流作品。
前言:
特意预先看了《平衡》,因此对本片涉及的可可西里的故事和背景有所了解。想看看二者-剧情片和纪录片有何异同、孰优孰劣?结果看来还是纯粹的纪录片更佳,看来我也要倾向于这条路了。
主体:
相比于本片多大程度是纪实和虚构,我更关心的是这样的电影怎么拍出来。
相比《平衡》的碎片化记录,用贯穿的情节线增加了观赏性,也使零散的内容整合,减少了不必要的画外音隔阂。剧本编排平实简单,但影像本身便具有强烈的冲击力。值得肯定的是,几乎不带说教地直观传达了痛与恨,再现了艰苦的环境-即便只是冰山一角的一角。取材没得说,但广度和深度仍远远不够。(而且这样的滤镜筛选和再创造多大程度上失真?)有一些触动的场景-沙丘活埋、徒步走出禁区、在车上头悬梁、队长被打死。
视听显然经过打磨设计,简练犀利但还未达到重剑无锋的境界。细节用了心力求真实,但细究就发现很刻意,只是夹带拼凑、不够自然。台词夹杂着生硬的文学味,配乐则有推动煽情的倾向。本担心画面过美、艺术感过强,可惜多虑了。为了美而求美导致设计感过强的只有开头-一度有旅游宣传片的味道(当然和后面形成了一定反差)。
以一个外来的记者视角引入,的确更容易让人带入,但是否会有先入之见、难以融入其中?
片中人物形象还算生动,尤其是大量的非职业演员,几位主演则相形见绌、单薄了许多。贩皮头子也比较虚假且片面。此外,关于平庸之恶的刻画不够深入,似乎只停留于浮光掠影的揭露和演绎,反思的力度不够。捕杀藏羚羊的场景让我想到-类似的题材(集体捕杀野生动物)-戏剧化处理的《内陆惊魂》显然更胜一筹。而尸体的陈列则让人想到《夜与雾》里的大屠杀废墟惨状,显然沉静的画面较本片震撼力更强。
杂谈:
巡山打盗猎者和扫黑缉毒工作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犯罪的地下体系根深蒂固、相互勾连,一不小心便落入其中成为帮凶。(可惜呈现得不够)
想到居然需要人去管人、人去保护动物不受人的伤害、甚至要靠卖羊皮去保护羚羊…简直可笑又可悲。
ps.看的85min版本。第一部陆川,恐怕也是唯一一部了。
来晚了十分钟。
旁边的女生哭了一直擦鼻子。
有几个小问题:资料馆同一个银幕上播放不同画面比例的电影怎么实现都是全屏?宽银幕会不会裁切?
画面下方的模糊气流是什么?
维度 ★(1-10) 备注
思想深度(学术文本价值) 7.8
个人感受(观众传播价值) 8
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5
叙事水平(文学价值) 7.8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专业价值) 8.1
25.5.27于小西天
据悉抄袭了《冰河在这里流过》,准备考察一番。
《可可西里》-好坏参半的佳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观感札记和简评
B+8.0第一部坂本龙一,此前一直对他不甚了解-只知晓其皮毛,殊不知他居然也是塔可夫斯基影迷,也不只是一个只会写点钢琴曲的现代作曲家。影片展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全面真实的人,而非一个遥不可及的大师风貌。他的音乐和人生是平行交织的音轨。影 ...
二刷影评-艺谋的影史杰作
二刷综评-秋菊打官司A8.5,保持五星,减0.2分。现场反应强烈、互动频繁,电影的效力由此可见一斑。转场时的惊叹和笑声-这笑声中有着几分嘲讽和几分同情。ps.本片曾在高中讲乡土中国的线上课上放过,我们都那讥笑六十多岁的老师,自然也对 ...
简评
A-8.3此前没有听说过这部“神片”,看下来没有那么神。虽然完成度很高、很完善,但震撼度还不足以让我打五星。整体观感或许是有幕间休息的缘故,四个小时毫不觉得枯燥冗长-相比《流浪艺人》等。观影体验和同样靠表演和台词支撑的独角戏《初步举 ...
观感和简评-吐槽向
C+6.9看前看评论就知道本片绝非我喜欢的那类,还是没抵住高分的诱惑,有些后悔。总体上浮夸虚华,形式大于甚至盖过内容。当然对本片的看法在期间不断变化,就像本片的质感不断变化和颠覆一样。先说前期观感。开始以为是神话史诗题材,随即意识到 ...
观感和简评
A-8.4西川美和最新的一部,四部作品中看下来最好的,各方面都很完善的作品,感人至深,唯独缺乏一点独到的创新。视听和剧本都趋于纯熟,表演也很精湛。剧作的痕迹虽然略重、戏剧化意图较直白,但典型、值得参考。情节一波三折,现实中人的欲望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