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原片参考: 第十四代“尼都”的一生/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

本篇参考相似电影:

主席 (1969)5.41969 / 英国 美国 / 剧情 动作 / J·李·汤普森 / 格利高里·派克 安妮·海伍德

龙年 (1985)6.61985 / 美国 / 剧情 动作 犯罪 / 迈克尔·西米诺 / 米基·洛克 尊龙

红色角落 (1997)7.11997 / 美国 / 剧情 惊悚 犯罪 / 乔恩·阿维奈 / 理查·基尔 白灵

三岛由纪夫传 (1985)7.71985 / 美国 日本 / 剧情 传记 / 保罗·施拉德 / 绪形拳 坂东八十助

这篇......确实蛮敏感的......我在修改部分措辞后,再最后尝试一遍,实在不行,就算了。至于有些“玩笑”部分,我不改。本质上这篇影评确有一定自我这里的戏谑之处,原片就是个“笑话”。还有,其实【西藏】这里,我不向往,也从未有过什么“虔诚”。这点,如果可以,我会在此页面下部算是“转录”的另外一部“相通”影片-《西藏柒年》中谈及。

写句实话,很多好莱坞电影中定为“反派”才会常说的那句“宗教是毒药”,我这里确实当作至理名言。认为如此的认知没错。而且看着比如《西藏柒年》这类电影中“屠戮信徒”的片段时,真心开心。如果那就是“真实”的,除了认同,我没其他感觉。——2023年9月12日。

如上自语若有异心记恨,那就先恨着,我没必要向所有人解释,替你们开解。就像可能读到此篇的诸位,心理反应可能会是:“你又有什么资格,让我们接受这些?”

如果我像【十四代“尼都”】这位一样,认为自己有呢?就像其人,觉得【西藏】就该是自己的。其实有时想想,我竟然觉得,没什么错。只是这位手段,后期下三滥了,也是事实。

这部电影震撼到我了,说“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是一部“震撼”的作品,是因为其政治因素非常浓郁的敏感题材和它高度主观视角的表现形式。这里具体指向为何,我想看过此片的中国人,多少都深有体会,此处不再过多阐述。

而之所以借“尼都”做以“Kundun”的代称,出于何因。可能阅读过我个人一些浅见薄识评论的世相略知其名本为一位网络旧识的存世美名,一直以来,我都对这个近似于“法号”的昵称颇为欣赏。有一种“世外高人”的传奇感,先不论其人三头两面的毛病,仅是此名,甚好。因此在重录一篇完全有关于【藏传佛教】的所谓“传记”类型片时,我认为将“堪布”以“尼都”代替,合情合理。也请一些与此君相识之人,或者本尊,抱着平常心态看待笔者提及到你们的部分,有时,我只将其当作一种“替换”而已,未曾写谁人的他/她,或妳/你。而之所以在这部名为“The Chairman/主席”的影视条目页面内写“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仅是仅为“Kundun”在此出现不予。万般无奈,我才选择在剧情主题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我国两位政治领域知名人物【】与【十四代“尼都”】作为作品卖点的“相似”而已。

而有关这部“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讲述的是【吐蕃】地区的一段历史,差不多是在40-50年代左右的历史,人物就是曾获所谓“诺贝尔和平奖”,祖籍青海省平安县红崖村,生肖亥猪,巨蟹星座的【十四世尼都】,本名“拉木登珠”。影片便是从其被选为做当地转世“尼都”直至【毛泽东】麾下的“百万雄师”平息“雪狮”事端继而仓皇逃离【吐蕃】的故事。当然,在祖籍意大利虔诚信仰【公教】的美国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浑然天成的“妙手仁心”下,这段历史就成为另一幅“焕然一新”的全新风貌。也算是“独具匠心”,我看得着实动容,某些场面,真教人泪如雨下,差点信以为真了。足见大师功力。

影片以一位酣睡在襁褓中的童年稚气淳朴的脸作为开篇人物特写,凸显【十四代“尼都”】的天真无邪;当镜头切至孩童猛然张开的清澈透明的双眼时,冷色调及凝重的鼓声,预示着这个孩子即将面对严酷的未来。为整部电影立下苍凉、神秘的悲情基调,犹如【吐蕃】这片土地。

本片美术方面表现出色,选景用心,服装除了戏中的【人民解放军】略有出入外,与正史差异不大。即有许多近似【吐蕃】的辽远外景,也惟妙惟肖的重塑了许多“藏传佛教”的宗教仪式,传统民族表演等。可谓以假乱真。“尼都”们的红、黄袍,藏族的服装、挂毯、乐器、壁画、金色的佛像,精修的庙宇等,色彩浓烈且分明,冷暖色随着电影剧情的推进,逐渐形成相互交叉,艳丽可不媚俗。这些带有“冷暖交替”色彩的运用显示了本为意大利裔的美国名导-【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对中国【西藏】的主观印象,在这位虔诚地教徒眼里,西藏,是一个充满神秘感,却因坚实的信仰,而显得金光灿烂,生机勃勃的土地。(结果由【暗叉/卢晓觉】所领导的【中国解放军】一出场!就全变了啊!这部分如下会阐述。)

此片选用了许多显而易见的对比手法,彰显人物命运的明暗。最突出的,便是由给“Cast & crew User reviews Trivia IMDbPro Mishima: A Life in Four Chapters/三岛由纪夫传”操刀过原声的【Philip Glass/菲利普·格拉斯】谱写。从【十四世尼都】诞生到他少年时期,都是西藏特有的民族器乐做以声响烘托,单调苍凉,较为“极简”,凝重富有内涵;但当由【暗叉/卢晓觉】所带领的【中国解放军】进入西藏段落时,音乐骤变,变成了“赞歌”式的革命音乐,混杂而喜庆,表达由【毛泽东】与【崔明星】作为思想主导下的精兵强将们,另外一种“狂热”的信条。

另外还有服装层面的强烈对比,如果说以【十四世尼都】为主人公的一众“信徒”们的服装多以“红色”的暖色调示人,那么以此片中【毛泽东】这一“反角”在【北京】与主角进行会晤时,则用了十分阴冷的冷色调。“毛式中山装”灰色的扮相,“主席头”在此片中尽显滑稽的模样,擦得锃光瓦亮的皮鞋,与祖籍中国北京的华裔演员-【Robert Lin/罗伯特.林】(感觉这家伙是个“Gay”,演得【毛泽东】一股“娘娘腔”,好像很“垂涎”那位“和尚”的感觉一样。确实令人感到恶心的感觉。但或许,要的就是这样。)满含心机的闪烁眼光,都与【十四世尼都】虔诚的眼神,形成鲜明对比。这其中,尤以【暗叉/卢晓觉】率领的【解放军】进藏时全部戴着防风眼镜,身着土色战服,给“明净”的西藏天空带去尘土飞扬的对比为着重描画,面目模糊,凶神恶煞,除了“主席”,毫无人性的一群“机器人”一样。象征着【西藏】的和平都被以【毛泽东】为首,【崔明星】参谋,【暗叉/卢晓觉】为主力军的【中国人】搅和、糟蹋了。

是不是读上去令各位都有些不舒服了?先抛却那部分略显“调侃”的胡话,仅如此的剧情,就已经令人火冒三丈了吧?(也不一定,至少此处,我觉得汉奸却众。)但没法,这部电影的主体基调就是如此,仅是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眼里的“透彻”,一种对中国政府充满主观偏见的具象描摹。而一部以【十四世尼都】为主角的传记片,高潮部分却是依赖“反派群像”,而主人公在此片的发挥我也写句主观感受,令人昏昏欲睡。这便真的有些说不过去了。(业余的亚裔演员演技问题。似乎总是呈现出一副“半梦半醒”的状态,就是“至善”了。还不如饰演童年部分的小演员。)

“Religion is poison.It Makes Tibet inferior.”【宗教是毒药,它使西藏人民低人一等。】 (毛泽东)“I think that I am a Reflection,like moon on water.When You see me,and i am trying to be a good man ,you see yourself.”【当你看我时,我想我是一个倒影,就像水面上的月亮。而我正努力成为一个好人,你就会看到你自己。】(十四世尼都)这两句出自不同意志人物口中的台词,也有“对比”感。这两句话分别都有许多背后的含义,蛮值得影迷去思考。

西藏】从“十三世尼都”时宣布独立,那时是因为有英国政府的支持,清政府是不承认的。【辛亥革命】后,袁世凯为讨好西方,其实也是他的政府当时缺钱用,不得不被迫承认,【西藏】的独立。但后来【国民党】北伐平定军阀后,对于未羊(不得不说,这个生肖的历史人物,卖国贼挺多的啊。)处女座(此星座汉奸也不少)的袁世凯政府的签字条约不予承认,但因为要应付人人都爱的邻国【日本】的侵略,没有时间解决【西藏】问题。于是让【十四世尼都】钻了空子,自立为王。解放后,【暗叉/卢晓觉】加入的【共产党】才有精力,兵力,实力解决这一问题,但此时,多少为时已晚。【共产党】对于这块庞大的,在中国境内的风水宝地,自然不会承认其“独立”。

吐蕃】是和平解放,还是所谓的“和平解放”?至少在“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这部电影里,台词,剧情皆是后者的否定,完全的否定。而完全否定的呈现效果便是——【十四世尼都】不愿意承认【吐蕃】是中国的一部分,由【暗叉/卢晓觉】亲自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便以武力威胁,而【十四世尼都】在首都北京会晤【崔明星】的丈夫——【毛泽东】时,一度天真地认为这位“最高领导人”与他有“慈悲为怀”的共同点,拍得这位貌似也有放弃过“独立”的主张。但也不知怎地,【毛泽东】不知被他的那位在后来组建“四人帮”的双鱼座糟糠之妻——【崔明星】灌了什么“迷魂汤”,坚持要把【西藏】的“佛”革掉,要把大批汉族移民至圣地【西藏】,并要将“攻物员”【暗叉/卢晓觉】督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长久驻扎在【吐蕃】。亥猪巨蟹座的【十四世尼都】毕竟是个“尼都”!是不是?很有个性的人!如上那些咄咄逼人的做法,最终使得具有“独立思想”的【十四世尼都】决心决不妥协,然而祂是个“心系众生”的“尼都”,不想再有更多流血冲突,于是走为上,开始自己“真理”的漫长逃亡。

大体上就是这么个剧情,不得不说,很是感人啊。属于“不看不是中国人”的类型电影。我建议大家伙还是找找此片,好好恶补下此段“正史”。至于我,真的,别看我写这么多,补这么多,我对【政治】一词,真心毫无兴趣。我可以写句主观的,“政治中人,没有善者。真正善良的人,搞不了这个。所以无论史实为何,身在其中的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之分‘胜败’不过。至于‘是非’,只是凭说。” 任何的“解放”都不可能完全“和平”,这是人类的通病,没必要非揪着这个字眼不放。我是这感触。

此片上映于1997年,票房可想而之的极差,但西方媒体同样不出意外的基本“好评”。至于我这里,其实是“较差”的,如果此片依然还有“条目”的话,我肯定打这个分。因为确实太“温吞”了,出演“十四世尼都”的演员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全无灵魂,如同照本宣科。反派选择的也挺差,即【毛泽东】,讽刺感太明显了,反而浅薄。

以及,是的,此篇影评其实也是一篇“旧评重录”,初评是在“时光网”。这部“Kundun/高贵尼都的一生”是中国的禁片,我之所以也算“费尽心机”修改这么一篇旧评,原因也在这里。但我承认,此片异常敏感,我已经竭尽所能,弱化此片的“尖锐”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或者一些女性口中的“国男”,我承认,此片其实难以下咽,我认为歪曲,不实,颠倒黑白之处比比皆是;但“历史”这东西,毕竟咱没有“眼见为实”,是否【十四世尼都】这老头子也不全然是“谎言”?我也不知。也许读到这句有人会说:“你这思想很危险啊!” 放心,不至于。只是我相信,再满口胡言的人,也有真实的那面,再自诩诚信的人,也不可能事事实言。人是如此,世事亦是。

这,便是我如今的看法,对于此人此事此片。还有开头那句。

参考豆列:

片单|目击光影/好莱坞(Hollywood) (douban.com)

删除/驳回/尝试修改的影音评论 (doub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