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參考相關電影及相近思維音樂:
...
...
...
本篇參考相關影評:
此篇“非完全影評”的舊評重錄,筆者個人承認,比較偏向這部《戰狼2》,請不要見此便怒從中來,這隻是個人喜惡問題,無關更多所謂“意識”層面的糾結混淆。請注意隻是個人這裡的态度——即使沒有《戰狼》系列的出現,屬于“沙文主義”的思想依然是客觀存在的。而這個系列,隻是将這類“思維”群像,或者說根本無法根除的思潮傾向做了一個更為“具象”的頌揚而已,并在某一曆史進程的特殊節點,集中爆發出狂熱的歡悅,與省思的批評。這種以“愛國主義”為主要思識集中點的電影“正不正确”?隻是一家之言啊,我們确實也隻能代表“自己”,個人這裡的觀點是——藝術形式沒有完全的“對錯” “黑白” “是非”,起碼,不是那麼分明,即使有“明暗”的基礎設定,和其價值挂的引導與輸出。但我,我隻是寫我自己,是個俗人,确實如此。我看這個系列時,即未從中獲取更多屬于“歸屬”的喜悅,也真的更沒有感到這個系列,能上升至“文明”與否,如此“深不可測”的命題。比如這部電影是一種“激進民族主義”的歧途引領,或許有此效用,但隻是在我心裡,這種近乎杞人憂天的觀點,至少對于此片,是一種“高估”。它如果真能将數以億萬的國民意志導向那“群體無意識”般狂歡的愛國激情,我想此時此刻,此片的分數不可能僅是這“七分”略高的及格,而是至少“九分”左右的經典“模版”。但很明顯,此片尚未使人心空前“統一”,反而炸出一道裂口,讓正反雙方前所未有的,展開對彼此的審視、評判、乃至攻擊。這足以證明,此片不是能“彌合”某些認知與情愫缺口的“經典”,隻能是令情識、意識、觀點更加各持己見的不過平平。以“豆瓣”這裡如今動辄便拿出的一個收回原因即是:“這是一部可能會引發不良讨論的電影。” 但,什麼又是“良性”?什麼又是“惡性”?其實連制定者,都不是特别弄夠明白,這其中的“界限”在哪裡,不然也不會出現這部如今已多少成為千夫所指的系列電影。不是嗎?
是的,請注意,本篇舊評重錄已經寫得很清楚了,我承認隻不過是“有限視野的評頭論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于當年(2017)多少反駁了對此片給出差評的一些屬于“公衆号”的自言自語。因此會有“公衆号”的至少原有标題,但很多,在今年已經清空,因此原文欠奉。而我所重錄如下舊文,大多數,也是對這些文章的,一些駁斥。是此内容,而如下論調往昔,肯定會引起一些人的不适感。需知。因為我不是全知的“神”,隻能顧及自己,無法平衡所有人心中的那自認“真理”。這也是事實。
還有,此篇“非完全影評”的舊評重錄最初由“日志區域”轉錄于此,是前年(2021)的9月8日,個人是按照此時間點為準,因此标題不改,依舊是“四年前”。而在前年轉錄的“前言”段落,我寫了一個絕對也是引人不快的一個觀點——“像《戰狼》系列這樣充滿英雄主義色彩,民族至上觀念的電影,其實以音樂世界中的‘黑金屬’來看,便覺得十分順暢。好像在以視覺的直觀,賞析一部‘黑金’底蘊的大片。”
“你這可就牽強附會了!請問黑金屬風格的音樂哪裡像這部《戰狼2》或這個系列了?” 我依然會寫——主題思維接近。即在《流浪地球2》貌似已經删除的差評中所言的“個人英雄主義” “反智主義” “民族主義” 若讓我再加一條,那就是“原理主義”(原教旨主義)。而在“黑饅頭”界中最像【吳京】的歌者,就是大名鼎鼎的【Varg Vikernes】,即更使人耳熟能詳的——【Burzum】。國内金屬樂迷更愛稱其為:瓦哥。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瓦哥什麼時候為‘紅色’歌功頌德了?人家也沒有‘個人英雄主義!’ 他的心中信仰是‘奧丁!’” 瓦哥是沒有為“紅色”,但他為人類世界中另一種常見,且激進的色彩振臂一呼了,那就是“黑色”。而完成“黑色”目标的最終形式,在其世界觀裡,便是“血流如河”的紅色。他企圖“喚醒”神明的嘶吼,就是太将自己當作起碼骁勇善戰的“枭雄”了。若是“吳京”代表的聲音是那顆功勳的“赤色”,那麼,“Varg Vikernes”(瓦哥)所代言的象征,就是那屬于“精神”的暗色。都有一個屬于“信念”的忘我,隻不過一個是演繹,一個乃高歌。但本質上,都有一定“反智”傾向的内核。“政黨”絕非“天理”,“奧丁”也真不是“創世”。但這兩位,也算是為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起碼歌詠神明的後者,牢獄之災,還是有的。而“吳京”口碑如今毀譽參半,更不必多提。(“瓦哥”的口碑除卻音樂外,其個人的思想,一直以來也是備受争議。)至于“民族主義”,這還用我再多言什麼嗎?
因此,我便有了最初轉錄于此的“前言”内,“瓦哥”與“吳京”合作一次的荒唐想法。因為他們的思源内質,真的,原理相通。請各位仔細想想,是不是吧。隻是形成于具體的藝術形式後,大相徑庭。
嗯,無論各位如何看待此篇電影舊評,我也把自己想寫的,都寫于此了。我也沒說自己的認識就是“不可置疑”。從未。甚至我也認為,很多說出來的話,非常缺乏條理,但我就是在記錄自身的所知所感,對于“電影”亦或“音樂”本身,其實不過是一種記憶。
此篇依舊會發給“雙煞”,我在“蝦米音樂”時期,一位友誼,一位情感方面算是“舉足輕重”的網友人物。無論你們讀到與否,讀過後又能否理解、吸收,我都要一字不落的,記載這裡。抱歉,今日這篇,的确更加有“冒犯”之意,但,我也隻不過是寫了一個直觀感受的事實而已。事實就是,“Burzum”的黑金屬音樂,其實就是“英雄主義” “反智主義” “民族主義”的集大成者,近似“吳京”。而且都有一定的影響力,無論正反,好壞。
那麼此篇,也就先,到此為止。


2021年9月8日
提醒廣大看客的一點,萬一讀到此篇的任何人,需要注意,本篇“非完全影評”中,第一行分隔線以下皆是“舊評”正文的部分内容,肯定會引起個别影迷的不适,如同我也不太能夠完全認同當年(2017)對于這部電影一些略顯“憤世嫉俗”的個人觀影感受,或者可以直接這麼形容——确實有些“粉紅”意念流露的支持意見。但是當年的我,就沒有與那些不同異見者産生更多的争論,他人有權力對這樣充滿“沙文主義”的商業戰争電影,有自己的不滿之處,我完全認同。但是能不能讓單純喜歡“大片”,就為了圖個“過瘾”的影迷,也說說它确實帶給我的欣喜之處?難道這部《戰狼2》,不就是一部“商業電影”嗎?甚至本質上,“主旋律”都不足夠,以我個人标準而言。因此,我到現在都沒有覺得,這部電影,能跟當年由英國知名導演——戌狗獅子座的“克裡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那部《敦刻爾克》有何可比之處?雖然都涉及“戰争”,但一個是為了保存“生命力量”的曆史節選,一個則是完全“個人英雄主義”的獨當一面。一個則重點在于“生命至上”的命懸一線,一個則側重于“國家形象”的商業宣傳。根本沒得可比。我承認,《敦刻爾克》自然技高一籌,我也看得熱淚盈眶,但是《戰狼2》同樣有令我動容的部分,這并不矛盾。所以我還是決定,奉上此篇。我知道,包括現今我的友鄰,對此片也是褒貶不一,可謂口碑兩極。但我真心不能将所有人的感受顧及,人活一世,總會有“偏頗”之時,因此厭惡此片的陌友們,盡情諒解有關此片的,此篇評論。我個人感受,作為商業片,尤其是中國内地的商業電影,達到這個标準,完全推薦可以。至于他人看不看,我何曾“逼迫”?再者說,請注意,這是一篇“舊評重錄”,而且是比較“跑題”的“非完全影評”,我想還是有必要,提示進行。我不想在四年後的今天,再就這部舊片,進行什麼“意識” “立場” “思維”方面的争論多餘,因為這部電影,其實不至于。
而我,也會放上有關于此劇的一些個人日志的内容談及。但本篇的重錄,比較集中在四年前(2017)的八月上旬。一定程度上,隻是“日記”。而我“前言”部分有些寫的過于“癡心妄想”的第三部“戰狼”,也請各位,一笑而過即可。如同這部電影。沒錯,就是标題的——“Burzum”. 這是一位來自挪威黑金音樂的,傳奇人物。但我确實覺得,他其實跟“吳京”本質上,同屬一脈而已。
在開始重錄這部自首映伊始便引起軒然大波,而且毀譽參半的續集電影——《戰狼2》前,我開一個也許會惹人不快的小玩笑,是的,我特别希望《戰狼3》的反派角色,由“惡名昭著”的挪威傳奇黑金樂隊“Burzum”的醜牛水瓶座的主唱 ——“Varg Vikernes”飾演一位某個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恐怖組織的“國際頭号懸賞傳說”,其顯赫聲名,都超越了曾經“基地”組織的首腦——“Osama bin Mohammed bin Awad bin Laden/烏薩馬·本·穆罕默德·本·阿瓦德·本·拉登”,即塵世人民皆耳熟能詳的“本.拉登”,此人跟來自中國北京的民主聯盟陣線的“星光女神”一個星座,事實不過。就好象本篇中極為“傳統主義”傾向,陽剛氣息爆棚的愛國主義者“吳京”确實是與中國“自由反動派”的“伊西朵拉”,行動代号為“W”一樣,皆為“白羊座”,不可争辯的客觀事實不過。隻是信仰的陣營,出現了宿命的隔閡,僅此而已。扯遠了,言歸正傳地開回那個純粹就是博君一樂的純粹笑談,是的,我确實不知為何,就是想讓來自北歐國家的黑金屬傳奇大師——“Varg Vikernes”哪怕客串下咱們中國“民族主義”内核,“愛國主義”思想,甚至帶些“極端主義”狂熱的“好戰”風格傾向的動作系列電影的第三部,即地道北京巨星自編自導自演的當代軍事戰争大作——《戰狼3》。
而“Varg Vikernes”,也就是咱們中國人民“金屬黨”部落的不屈大神們親切擁戴的國際友人—— “哥”,在《戰狼3》中的人物輪廓,就類似于1979年由美國著名電影大師“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執導的經典反戰電影——《現代啟示錄》中由“馬龍·白蘭度/Marlon Brando”所诠釋的“柯茲上校”那樣的“相近人設”——一位遺世絕俗經曆過當代戰争創傷的“世外高人”,但與此同時,他又用自己“獨特”的手段,去恫吓那些驚擾自己“清修”的凡塵俗子。比如永遠那麼“趾高氣昂”的“世界警察”——美軍。不過作為“商業系列電影”,安插一位思想過于“出神入化”的人物,似乎也有些違和。(吳京的思想确實可能也難以到達這個境界......)那就簡單粗暴一點,一位具有“極端民族主義”,渴望“修正世界”的“種族主義者”。這位由“瓦哥”所出演的“終極BOSS”,力圖創造一個“去世界化”,唯“民族同一性”的,屬于“純雅利安世界”的“全新秩序”。而且此人,也确實在某些鮮為人知的領域,開創了屬于自己“别有洞天”的“王國”仙境。直到來自咱們地道的“華夏硬漢”——與“W”一個星座的,信奉“共産主義”的鐵骨軍人——“冷鋒”誤入(獨闖)聖地。于是一場屬于“民族主義”的戰術與智慧的巅峰拉鋸,就此上演......
至于如此可笑的幻想為何能夠于“大腦”成形,一來,我真心從來自咱們中國首都純漢子的白羊座“吳京”與徑自遙遠北歐的水瓶座的“瓦哥”這二人身上,都感覺出一點屬于“冥頑不化”的人格特質,而且都與“民族主義”牢牢羁絆,無法完全撇清。如果說“瓦哥”那桀骜不遜的孤絕性情來自于“納啐”傲骨的餘毒“鼓勵”,那麼“吳京”那直言不諱的算是“保守”的認知,則來自于華夏大地,對于一個“男兒”較為“傳統”教化下,定格的品性。隻不過西方追求的是“自由”,華夏講究的是“規矩”。因此一個成為挪威縱火的黑暗先驅,一位則成為中國主流思維中,固執的堅守。隻不過那個音樂人是聽覺的抽象,這位電影人,是視覺的更為“突出”。而一部電影的成份,遠比“音樂”要複雜得多。隻是屬于“吳京”的那份“傳統美德”的堅守,在當代中國那屬于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不斷影響下,使人感到“疾首痛心”。認為“吳京”這樣過于“根正苗紅”的“匹夫”思維,簡直是“不思進取”,完全淪為“國家的宣傳機器”,毫無“個人修養”與“藝術品性”。别說沒有這樣的看法,僅在豆瓣上,如此的聲音,不再少數了吧?甚至可以這麼寫——連我自身,都覺得“似乎是這樣”。但換個角度想想,事實上在那我未曾到達過的遙遠北歐,“Varg Vikernes”,也就是水瓶座的在中國地區被奉為“神明”的“瓦哥”,何嘗不是“相似”待遇?為自己的國民椎心泣血的讴歌,又換得什麼正面評價的更多?事實上“Burzum”的本國評價,在前幾年“外網”尚未像如今這番,嚴防死守前,我也讀過一些來自他們本國樂迷的評價,真心使我大跌眼鏡,基本就沒個“好評”,都在“嘲諷”。可沒有“中國”那待遇,都成為“獨立思想”的代言人了。偶爾有幾個據理力争的,那被噴的,不遜于“吳京”的這個“戰狼”系列。
似乎從中,别具一格的音樂,與烽火連天的影像中,我确實好似發現這麼一個“規律”——那些在本國為自己國家“肝腦塗地”都在所不惜的人,往往是最被集中“群嘲”的那個。即使,他們有“絕對正确”的部分。我不知我寫的是否清楚,但真就是這麼一種“微妙”的可謂錯覺吧。如果我錯了。也許有人讀到我這篇羅裡吧嗦這麼多廢話都沒怎麼寫到《戰狼2》這部戲究竟于筆者心中“感想作何”的看客們會笑道:“請問黑金屬是怎麼能跟‘沙文主義’思想的中國商業電影搭上的?” 就是因為“沙文主義”啊?以及黑金屬音樂裡,濃郁的“保守右翼思維”,和“女性符号化”傾向的内容。本質就是“一模一樣”的,隻不過黑金屬是運用“黑嗓”在呐喊,商業電影則是通過一位虛構的“英雄”,将“國家”的偉大形象,進行更為直觀的歌頌。“Burzum”的行為是燃燒神宗古建;電影裡的“冷鋒”則是舉起了那面“五星紅旗”的耀眼。“瓦哥”将當代“政治正确”嗤之以鼻,“吳京”則成為當代“政治正确”語境下,暫且的“勝者”。“Varg Vikernes”将音樂的烽火直指“猶大”,“吳京”的口誅筆伐則将矛頭對準了那些“弱不經風的‘娘炮’” 因此這兩位極具“意識形态”的歌者與藝人,為何不能“打破次元”,在大熒幕上,“你死我活”一回呢?我還真想看到這兩位,“針尖對麥芒”,沒錯,就是挪威卑爾根醜牛水瓶座的“Burzum”,與中國北京寅虎白羊座的“吳京”。(這裡還是要特别寫明一下,這位信仰“愛國主義”的北京動作巨星,跟“W”一個星座。這就是讓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至于這個英文字母代表着“誰”,不重要。就是筆者的,順帶一寫不過。)因為什麼?就是因為這兩人絕對代表了當今世界,在音樂造詣領域,與影視宣傳方面,兩種“相似”卻又“背道而馳”的,“極端意識”。我相信,如果能夠力邀“瓦哥”出演《戰狼3》,思想層面,都會碰撞出别有風味的精彩火花。
哈哈!我承認,這篇“非完全影評的舊評重錄”寫到這裡,真的有些太“天馬行空”了。如果不知道“Burzum”是誰的愛國主義影迷想要了解此人,請去“網易雲音樂”試聽,亦或進行“百度百科”,要麼直接問詢黑金專家——“暗叉”。這真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我的一個笑話,我确實覺得,有些“好笑”罷了。難道“暗叉”不熱愛“瓦哥”?這點,我總沒胡說吧?我也特别欣賞這位,我現在就是一邊聆聽着他的“Tomhet”,一邊真的有些一本正經地認為,北京吳京的白羊座,與挪威“瓦哥”的水瓶座,應該奉獻一出火星撞地球的經典“好戲”了。既然很多影迷都說這個系列的續集是部“黑色幽默”,那麼我寫一篇如此的笑話,不算什麼罪過吧?況且這部備受人争議的商業動作電影的續作,已經過了它的“熱度”期了,我也不是很擔心,再有什麼多餘的争論,事實上這部《戰狼2》的話題度,當年居高不下到我都無法理解,我誠心實意地要寫句實話——我對這部電影,真沒感覺它能“上升”至什麼“主義”的争端,即使它存在這樣的内核。能夠在這部電影裡挖苦心思的找出什麼甚至達到“文明”的曲解内涵,真可謂用心良苦,但是能從這樣的電影中提取出這番的“深思”,也是因為其它更為“繁複”的電影,那些自以為“深度”的評論家們,看不懂。但這部《戰狼2》好理解,于是可算是找上“主義”的出口,批判無度。我到現今,都是如此認為。請注意,我不是在寫《戰狼2》就是“完美無瑕”,它就是“不能批判”的,可是這部電影,至于當年的那般“高度”?又有多少人,能夠愚蠢到,看了一部電影,就成為所謂的“粉紅”?就像又有多少人,聽了個“Burzum”就都成為生命的,不再虛度?都去燃燒那,已故“天父”的不過建築?也沒有吧?是的,其實這部劇的熱度,當年我就是這麼感覺的——很大程度,反而是來自于那些恨不得此片“不得好死”的那些“思考者”們,硬給“捧”上來的。沒有那些“文化批評家”,這部電影,确實粗暴野蠻,略顯空洞。反正我看了一遍,就沒再想要去影院,重溫什麼。但至不至于“一無是處”?
它能激發那麼多“極端民族主義”的愚昧本相,挖出那麼多兩面三刀的“文化人”醜陋的嘴臉,我到至今依然認為,這也是它的價值所在之處。如同“黑金屬”,隐藏着那麼多無知、敏感、容易彷徨的,污穢心靈。不是麼?
星光隐匿的,所經之處?
好了,那麼這篇頗為敏感而且确實有些令人哭笑不得的“舊評重錄”,就先,寫到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