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题材的电影大都以热血、励志为主。
主角经历了诸多磨难和打击,终打赢比赛,夺得冠军,或是主角天赋异禀,一路过关斩将,走向人生巅峰。
但《惠子,凝视》却一反常态,给电影去热血化,十分的非主流。
惠子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天选之子,连她拳馆的会长都说,惠子没有什么天赋,身材矮小,手臂过短,还天生耳聋,根本不适合打拳。
这种设定一出现就注定影片不会很燃,叙事节奏也会平淡如水,可沉稳与静谧能够让惠子找到存在的意义,也可以让观众看到生活的本质。
为了让《惠子,凝视》跟观众产生共情,导演用了不少默片的技巧。
默片时代,电影怎么让观众入迷,好看的故事、夸张的表演、出彩的道具和布景。
夸张的表演显然不适合《惠子,凝视》,实景拍摄也无需搭什么瑰丽的布景,那就得在道具和影像语言上下功夫。
惠子天生听力丧失,导演三宅唱仅用了两个道具就让观众知晓。
一是闹钟,惠子的闹钟与风扇相连,闹钟一响,风扇自动吹风,二是门铃,若有人按,房内的闪光灯就会闪个不停。
这是表面的方式,更进一步的凝视则是声音。
《惠子,凝视》从头到尾都没有背景音乐,但三宅唱放大了环境音,使得影片的真实感更加显著。
如拳击手套的击打声,电车的轰鸣声,湍急的水流声,与听不见声音的惠子相比,观众的注意力会被这些声音吸走。
从而借由此,以主观的方式进入惠子的客观世界,不再是电影单纯的观众,而是惠子生活的参与者,凝视她的一举一动。
在惠子身上看到我们自己的影子,那就意味着影片的剧情不会有多大的戏剧冲突。
再加上导演放弃了背景音乐,在调动观众情绪上又会失色不少,故事很容易陷入寡淡无味的尴尬境地。
那《惠子,凝视》究竟凭什么不沉闷,不至于成为助眠利器?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三宅唱出色的影像语言和扎实的文本设计。
《惠子,凝视》没有玩视觉奇观,注重的平实。
片中的镜头都是固定镜头与固定横移镜头组成,景别也大都是近景和中景,偶尔出现为数不多的远景。
这类构成方式让电影变得朴素,不被镜头喧宾夺主,并以稳定、写实的方式让观众关注于电影本身,焦点始终落在惠子身上。
如片尾,在生活中得到擂台上的对手的致谢后,惠子找到了认同感和归属感。
不再与周遭格格不入,也不再认为自己是别人的累赘,孤独的个体,也能给予别人激励,走出现实不期而至的颓丧。
导演三宅唱也通过视听语言来传达惠子的这种转变。
影片前段和中段,惠子所处的东京是喧嚣、吵杂的,灯光也在不停闪烁,投射出惠子的心理状态,动摇、迷茫、不确定,不知自己到底该如何自处。
但在最后,随着演职表一同出来的画面还是惠子生活中常见的环境,河流、电车、高楼,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可这次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不再刺耳。
这种前后强烈的反差对比,不仅仅是惠子的改变,更是观众对待生活的态度。
拳馆关闭、比赛失败没什么大不了,生活还得继续,就像惠子整理好帽子,调整好情绪,迎着夕阳接着进行跑步训练一样。
那些跌宕起伏终是往日时光里的故事,在日后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生活的常态是接受没那么多绝地反击和逆天改命,看清我们都是大多数中的一员。
在色彩上,《惠子,凝视》的色调偏黄。
这让影片看起来像一张泛黄的信纸,观众将其捧在手中,读上面写满的故事。
尽管没有多么曲折离奇,但生活的质感扑面而来,因为流水账记录了一天天重复却值得纪念的日子。
观众的观影方式也由老套的看、想变成了读、想,一字之差,千差万别。
前者是拿来主义,电影给什么,观众接收什么,基本不用动脑,后者是主观能动性,带着思考看电影,得到的都是自己的。
因此,《惠子,凝视》不再是看别人的故事,而是我们把自己投射到惠子身上,与她一起经历,让光影的时长成为生命的长度。
同样,《惠子,凝视》也没有整文本奇观,用真诚打动观众。
《惠子,凝视》的剧本如涓涓细流,缓缓地流淌进观众的心田,然后激起丝丝涟漪,触动到内心世界最柔软的那根弦。
正是这种如人饮水的感觉,让《惠子,凝视》成了子非鱼,但知鱼之乐。
《健听女孩》都能拿下奥斯卡,《惠子,凝视》凭什么不是年度最佳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看的太过瘾了
摄影美轮美奂,配乐锦上添花,特效十分逼真,故事一波三折,节奏扣人心弦,还有致敬《瓦力》用灭火器当推进器的片段,以及最后肯定中国制造天宫号与神舟号,无论从哪方面看,《地心引力》都属上品。先说摄影,卢贝兹基不愧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摄影师, ...
《想飞的女孩》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文晏少了达内御用摄影师,较之《嘉年华》,摄影水平直线下降。镜头又晃又虚,晃的人眼花,光线还暗的看不清人影,故事又特别无聊,三折叠,怎么折都想睡。没有《嘉年华》客观平静的克制,只有刻意的渲染悲惨。软弱的 ...
《蛟龙行动》真是昏招频出。先是二到无穷大的保密宣发,后是于冬破防,折腾了一圈没掀起什么波澜,片子反而成了炮灰,这一切都是咎由自取。《蛟龙行动》的前作《红海行动》里非要加核原料那段,我国过去维和。然后直接抢走核原料,明晃晃地参与别国内 ...
金庸是谈武侠跳不过的一座山,但总有人让这座山不再被人向往。虽然现在的王晶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不大,但透过他能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金庸武侠为何不受年轻人追捧了。小说作为文字时代的产物,在短剧短视频大行其道的当下慢慢流失读者,让看书逐 ...
国漫巅峰
陈朵必须死吗?是的,她的选择、认同、认知、思想、自主行为、换位思考,这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的割裂,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注定了她的结局,正如宝儿姐所说倒霉呗,她第一次把篮球重重砸向地面,她的大哭是她的新生,她的向死而生是她的重生,其实陈朵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