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
远超预期。虽非多么伟大完美的作品,但打动我了,也找不到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值得五星。
首尾的红外滤镜质感惊人,结尾的公路镜头孤独寓于霓虹的街景,颇有《出租车司机》和《春光乍泄》的味道。
ps.这么精彩的电影居然有人打呼噜。
自开头起就节奏紧密,每秒都箭在弦上,情感氛围张力拉满,代入感极强。
作为道格玛运动的作品,视听具有粗糙的纪录片特色,跳切和手持摄像很有新浪潮风格。剪辑简洁、信息清晰、毫不冗余,转场留有缝隙,局部特写,很有布列松的味道。插入的高糊特写镜头《晒后假日》可能有所启发借鉴。自然恰切的取景和对情感表现的微妙把捉十分精到,这在滨口那里也得到了发挥。
剧本方面看,情人的两条家庭线索彼此交织,内外起伏激荡。
从平淡的生活出发,一个意外的激励事件打破了平衡的局面,由机缘牵涉出冲突,矛盾不断激化,人物反复在欲念之间做出抉择,最终被逼至新的平衡状态。剧情传统甚至有些老套,但至少比法国的情爱纠葛(点名侯麦道德故事)精彩多了,倒品出了些滨口龙介的情感剧气息。
情节似曾相识,女人丧夫,一个别人家的男人因为灾祸的机缘安抚女人,而两人互生情愫纷纷出轨。男女主两个人从初见的礼貌逐渐接近再到暴露于共同的感情漩涡。人只有被逼至绝境才会暴露出本性和真实的欲念,几个人物都是如此。
人物形象鲜活立体,表演完全使人信服。而遇害者也十分令人同情,对于辉煌阶段时创伤经历太有共情了:两个世界的割裂,对于未来的绝望。难免变得悲愤厌世和怨毒。不可避免在韶华时分淡出舞台,慢性死亡。男主出轨的后面对情感诱惑和道德现实两难困境让人动容。
最初的男女朋友像反向的《破浪》男女,而本剧中的男女主是大家眼中的好男女,干出的事情却远不让人满意。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5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3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0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8
选角/表演 8.6
25.7.13小西天
我的影评合集:Aleph-我的影评
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评分:A-8.0首先,谈谈标题“1951年的欧洲”。一个时间-1951,标志着战后重建期的末尾,战争的问题已经被转化至次要位置了,无论是罗西里尼——在拍完“战争三部曲”后便将目光移至了新的现实问题——还是其他人都开始从战争的阴霾中离 ...
简评
评分:7.9和奥尔米《米兰心事》、《工作》类似,本片既有着旅行者眼中异域风光的魅力-独属于意大利的街头风情和城市景致,也有着与之对应的人物内心氛围和情感纠葛。精巧严密的情节同纪实性的风格完美融合,戏剧性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蕴酿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80周年纪念-兼评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
公众号图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赶在今年此时才观看罗西里尼,实在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山之作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诞辰 ...
三部曲之末《德意志零年》-末日的献祭评分:A-8.3背景-主题-叙事作为罗西里尼“战后三部曲”之末,和系列作品前两部略有不同,影片选择以战后德意志民族作为聚焦点-而且不带有任何审判意味,因为不是直接描绘战争和纳粹的暴行,而是仍以一个 ...
全方位深度解析-宗教类型片与《圣弗朗西斯之花》
评分:B7.4中规中矩之作,与早期新现实主义-即便有所延续、并非背离-逐渐分道扬镳。很传统的段落化叙事,故事背景是虚设的,情节的片面的、缺乏层递与关联呼应,人物和事件都因此不真实融贯。(尽管比《黑水仙》这样的好莱坞版类型片要好些)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