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场表演我非常非常喜欢,我一直都喜欢这些更高明的处理方式。第一场是米歇尔坐在秋千上的那场哭戏,究竟是因为想念外孙,还是首次出手后对女儿的歉疚并决定再次对女儿出手前的伤感,又或者只是感觉到了孤独,一个老年人的独处是那么的真实,伤感,又充满矛盾。这也体现在后面得知女儿发生意外的那一段真实的反应,当真的意外发生后,她的目的已经达成,却又突然变成了一个母亲,一个悲伤女儿发生意外的母亲。人的自私,孤独,母性,在个体身上是那么合理的发生冲突。第二场是,玛丽看着她儿子和米歇尔跳舞,那一段情绪的变化,从审视,思考,到欣慰,那种意味难明的微笑是否表明在那个时刻她出于女性的直觉已经明白了一切,但对她而言两个最重要的人之间的亲密也许成了她当下认为最重要的事,超出了其他。
欧容没有玩弄任何技巧,只是高明的将复杂的人性和关系融入到更日常的犯罪故事里,就毫不费力的就把那些冲奥电影甩了一条街。我喜欢这种处理方式,我一直认为一个头脑健全的人会藏着他/她所有的动机,而通过独立思考就能做出决定,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去解释他们如何决心作恶,活明白了的成年人都是人精。
活明白了的成年人都是人精!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在做,天在看!
这部几乎将权力与人性剥个一干二净的战争大片,很难说只是拍给人看的,它也是拍给天看的。从一个极其愚昧的解读视角,我形容它是一部以“人在做,天在看”为视角的电影。我一直极其讨厌戏剧类型电影,但是无论是伯格曼还是黑泽明,我都极其欣赏,因为 ...
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
第一次看是用ipad,所以整部电影的影像,它的滋味和它的情怀并不如这次在电影院里所体验到的那般浓郁。理性来说,综合近两年的院线观影体验,它高于花样年华和小城之春,它不仅是杜琪峰的最佳,也是华语类型片的最佳,更是21世纪世界影坛类型片 ...
技术正在控制和侵犯我们的隐私,但它远不止于此...
总是超前于时代的大卫柯南伯格遭遇审美与电影思维日趋简单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谜,显然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伟大的导演们要是能从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观众发了疯。柯南伯格依旧掌握着技术发展对我们迷恋与求索真实的不可控性,尽管过去那些最超现 ...
在死亡面前,人性无所遁形!
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满足的现实都被淹没在步步紧逼的死亡和日渐膨胀的幻想里,放大的欲望成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严和体面。我还蛮喜欢它切入教授主体的视角,“衰老”当真极其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临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终究只是 ...
表演无关道德!
第二次看,视角会更成熟。叙事上,我认为这部作品画了一个很中式的“○”,除了依旧没有彻底被解答或者她就只应该是如此的汉娜,它让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为都给出了基于这个题材本身比较合适的一个解答。题材上,它关于集中营,关于大屠杀,其实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