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将死,一切未被满足的现实都被淹没在步步紧逼的死亡和日渐膨胀的幻想里,放大的欲望成为抵抗死亡唯一的尊严和体面。我还蛮喜欢它切入教授主体的视角,“衰老”当真极其可怕,更可怕的是,这种临死前把自己的人性和欲望剖得明明白白的抵抗终究只是一场没有意义却又无法停止的斗争,它将人的恐惧放大到了极致。
东亚人身上总会有一种世界末日即将降临的恐慌,不论什么年龄,都是无穷无尽的焦虑和内耗,以往我只觉得这是对贫穷和底层人格的驯化,如今倒是在衰老面前也具象化了。实际上底层的认知和生存又何尝不是具象化他们人性的一部分?东亚人一辈子都活在以后,却也少有人过好过去和现在,其实和末日般的死亡压迫如出一辙,只是没死掉的都成为心理疾病的最佳载体,也成为生存异化的普遍性的怪物。
在这部电影里,剖开人性的刀,也在切碎人本身存在的现实,人生真就如同两种纠缠不清的美梦(满足了的现实)和噩梦(没有被满足的欲望和遗憾),在必然到来的死亡面前,大家都没办法让人性保持体面。死亡终究不会给人尊严,所以还是要活好现在啊。人死的时候,都是垃圾般的存在,成为一具尸体能有什么尊严可言?
从丧到衰,日本电影在过去和现在依旧有指引东亚电影前进的方向,可惜的是,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拍出来的作品,尽管我认为我们有大量的题材可以拍,但是不会写,拍不深,那是一种电影文化的悲哀!
在死亡面前,人性无所遁形!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在做,天在看!
这部几乎将权力与人性剥个一干二净的战争大片,很难说只是拍给人看的,它也是拍给天看的。从一个极其愚昧的解读视角,我形容它是一部以“人在做,天在看”为视角的电影。我一直极其讨厌戏剧类型电影,但是无论是伯格曼还是黑泽明,我都极其欣赏,因为 ...
杜琪峰倾注灵魂的情怀之作!华语类型片的最高标准!
第一次看是用ipad,所以整部电影的影像,它的滋味和它的情怀并不如这次在电影院里所体验到的那般浓郁。理性来说,综合近两年的院线观影体验,它高于花样年华和小城之春,它不仅是杜琪峰的最佳,也是华语类型片的最佳,更是21世纪世界影坛类型片 ...
技术正在控制和侵犯我们的隐私,但它远不止于此...
总是超前于时代的大卫柯南伯格遭遇审美与电影思维日趋简单的主流影迷,豆瓣低分之谜,显然可以理解。这个时代的伟大的导演们要是能从豆瓣拿到高分,一定是观众发了疯。柯南伯格依旧掌握着技术发展对我们迷恋与求索真实的不可控性,尽管过去那些最超现 ...
表演无关道德!
第二次看,视角会更成熟。叙事上,我认为这部作品画了一个很中式的“○”,除了依旧没有彻底被解答或者她就只应该是如此的汉娜,它让所有其他人物的存在和行为都给出了基于这个题材本身比较合适的一个解答。题材上,它关于集中营,关于大屠杀,其实承 ...
相对还是很满意的一部剧情片!
剧本,导演,演员发挥都很好,男女主演我都挺喜欢的,即便是发挥空间小一点的男演员其实他也给出了一些很独特的东西,这是一个内心我认为还是很天真的一个男人。当然它是一部女性为主的电影,而女演员也显而易见的拿出了一年一见的最佳表演或者至少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