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杉姐
金庸小说被翻拍,不稀罕,对金庸迷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
尤其是《射雕英雄传》这种经典之中的经典。
想拍出新意,拍出惊喜,真的很困难。
但最近,我刷到一部《华山论剑之九阴真经》,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它将原来的故事做了重新编排,分为《九阴真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五绝争锋》四个单元。
每次上新一个单元,6——8集,讲透一个核心人物。
刚上新的第一单元《九阴真经》,以梅超风为核心人物,讲述它与黄药师、冯衡、陈玄风等人之间的江湖故事。
第一次看到了梅超风的整个“前世今生”。
幼年时,她家境殷实,是被父母捧在掌心的小公主。
成年后,她满眼杀气,化身清冷复仇女神。
隔着屏幕看一眼,都能冰三分,直接治好了我空调不能停的热病。

当然,梅超风,也有天真烂漫、少女模样的时刻。


《华山论剑》从人物画像出发,在有限的小内容里,构建“金庸武侠宇宙”的整体性,将整个大江湖托盘而出。
开播次日微信指数破亿 ,血泪镜头登顶抖音、B站二创热榜。
02
开局就是高能,梅若华一身红衣,长发如织,肤白貌美,我见犹怜。
她被勾栏院老板蒙上眼睛,送入神秘房间。
临进门,老板不忘摘下她的发钗,叮嘱“别伤到客人”。
以为是一场香艳的洞房戏。
但接下来的戏份,让人疑惑。
梅若华进门摘下眼罩后,就一秒疯癫。
两人先是一番寒暄,仿若旧日相识。
但男人不仅没有心动,反而转身走了。
眼看瘦弱的梅若华要被男人的手下侵犯,梅若华直接掏出一把刀,一刀结束了他的生命。
原来,男人叫邱云海,曾是梅若华家里的管家,父亲的挚友。
梅若华儿时生日宴时,邱云海前一秒还是她慈祥的邱大哥,特意准备小兔子灯笼礼物。
下一秒,他就带杀手,血洗了梅府。
父母下人一个不剩,唯独梅若华被剩下,卖给了最下等的勾栏院。

人生最如梦似幻的快乐时刻,直接跌入地狱。
从此,梅若华的人生里,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复仇。
梅若华本没有机会复仇,但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十年后,梅若华再被邱云海追杀。
意外的遇到了和妻子冯衡在外旅行的黄药师和夫人。
黄药师收藏了《九阴真经》,梅超风、黄药师、冯衡,三人的命运自此纠缠在一起。
03
《华山论剑之九阴真经》单元的主角,固然是梅超风。
但梅超风之外,我们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冯衡、黄药师、陈玄风。
金庸对冯衡的描写很少,关键词只有聪慧、善良、过目不忘,一目十行。
但越是留白,越是引人遐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女子,能让黄药师这样才华横溢、傲慢不羁、武功超群的大侠一片痴心呢?
又是什么样的母亲能生出黄蓉这样肌肤胜雪、古灵精怪、明艳如春的姑娘呢?
陈都灵饰演的冯衡一出场,冯衡的整个形象,无比具象。
鹅蛋脸、弯月眉、明眸皓齿,眼神间夹杂着隐隐的笑意和病态。
冯衡几乎不会武功,但面对当街被欺的梅若华,她第一个站出来,并劝说黄药师收她为徒,担当和格局远超她弱女子的身躯。
冯衡属于标准的大家闺秀,做了一手好菜,桃花岛人人称赞。

才智、情商过人,每一次和黄药师的私人对话,都堪称情书范本。

难怪黄药师处处护着她,为她疗伤,日常姿势,很多时候都是抱着。

但冯衡外表柔弱,内心执拗,两次强行默写《九阴真经》,让她身体消耗巨大,最终殒命。
黄药师,对外,他是五绝之一,天下无敌。
但盛名之下,收获的不是特权和惬意,而是孤独和危机,每个人都想要他的命,以此来收获名震江湖的荣光。

他生病了不会被善待,太多人都想“趁他病,要他命”,几次交战时,他都吐血了,依然也要硬着头皮让老婆徒弟先走,一个人硬扛。
只因为他知道,他如果倒下了,没人能顶上。

和妻子冯衡的爱情,可歌可泣,“醉生梦死”名场面的还原,太泪目。
冯衡死后,黄药师在桃花冢下亲手埋下醉生梦死酒。
虽然人还活着,但他只想等到女儿长大,随她而去。
黄药师以近乎偏执的方式守护着逝去的爱情,冯衡,是黄药师唯一的药,也是他一生无法治愈的伤。
冯衡生前,桃花岛是家,冯衡死后,桃花岛是亡妻的纪念碑。
周一围情绪到位,连头发丝都在演绎悲伤。


师傅批评他不上进,他却说“世间有万般美好...若只顾着练舞,而忽略了这良辰美景,岂不可惜”。

但因为遇到梅若华,把爱人的理想当做自己的理想,很难想象,这样一位率性而为的少侠,最后在乱葬岗里练武,以身试毒。
陈玄风前后的反差越大,越能彰显,他对梅若华情感的深刻。
《华山论剑》是江湖纷争故事,但主线之外的情感支线,都动人!
04
关于大家最关注的动作戏部分,有拳拳到肉的打戏,有声嘶力竭的狠劲儿,也有大道无形,超脱于世俗的道法自然。
尤其是,黄药师吹箫“碧海潮声”与柴穹比拼内力,用雨珠运气发功等戏份,精准贴合了人物的心态和武学等级。
他教弟子的武学不再是具体的一招一式,而是:感受风、感受海浪。
梅若风抱怨师傅没有亲自指点,黄药师却说:我无时不刻,不在为你指点心要。你端茶来,我喝……
剧中所有打斗戏都深度契合并精准服务于人物的内核与当下处境,一招一式都成为刻画角色、推进命运的关键笔触。

《华山论剑之九阴真经》的主角人物是梅超风,梅超风身上最重的标签,其实不是复仇,而是我执。
梅超风在去到桃花岛之后,本已拥有生命最幸福的时刻。
她受伤后,师娘为她做饭,师傅为她疗伤,师兄弟们为她施针,配药,日日吹奏安眠曲,最小的师弟,为她做拐杖,行走器具。
梅若华最幸福的时刻,是在桃花岛。

但放不下我执的,何止梅超风。
黄药师困于情,陈玄风殉于爱,他们的“执”同样深刻而致命。
正是这些无法解脱的“我执”,构成了金庸江湖最核心的戏剧张力,推动着人物走向各自或壮烈、或悲凉的终局。
《九阴真经》是什么?绝世武功?登天阶梯?
不!它是照妖镜! 照出“名门正派”冠冕下的肮脏交易,照出“替天行道”口号里的私欲横流,也撕开了江湖温情脉脉的假面——
哪有什么快意恩仇?只有被欲望与执念驱动的、永无止境的困兽之斗!
梅超风抛下了一个关于解脱与救赎的永恒叩问:江湖路远,下一个执念的故事,已在路上。
下一个单元,谁又将带着怎样的执念,在华山之巅,论尽这江湖悲欢?
坐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