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杉姐
觀銀幕之光,見衆生之情
01
最近的下飯劇,是“品牌招牌”央八的《四喜》。
剛開始是因為配置點進來的。
不僅主角是風頭正盛的白玉蘭視後童瑤、蔣欣,配角也是“老戲骨王者”:林曉傑是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女演員;許娣拿過白玉蘭女配;嶽紅更是早早就拿過金雞獎最佳女主。
主創團隊加起來拿了13 + 座高含金量獎杯,劇組被網友喊話“獎杯批發部”。
但打開劇才發現,《四喜》裡,沒有光環加身的大女主,每位女性,都是尋常百姓家的女兒、媽媽、妻子、職場人。
《四喜》以當代女性現實題材為切入點,真實、細碎、溫情地展現了當代女性不完美,但充滿生命力的人生。
02
《四喜》是雙女主叙事,兩位主角,是一對失散多年的姐妹。妹妹沈明珠(童瑤飾)和姐姐許知夏(蔣欣飾)。
沈明珠本是許家的龍鳳胎之一,剛生下來,就因為家庭條件問題,被外婆瞞着家人送了人。
三十年了,沒有人知道這個女兒的存在,直到有一天,姥姥重病,去世前,才說出了真相。
被送人的沈明珠,出生就拿了天崩劇本。
但命運并沒有因為她被送人,就剝奪了她被人愛、感知愛的權力。
沈明珠的養父母,給她取名沈明珠,是因為從抱到她的那一天,就把她當做親生女兒看待。
養父母開了一家小飯館,不算富裕,但也溫暖滋養。
弟弟買玩具都不舍得花錢,姐姐沈明珠學鋼琴,養父母沒眨過眼,一口氣學到鋼琴十級。
一家人都愛姐姐,好吃的飯菜,都加給姐姐,連魔丸弟弟,也從沒因此吃過醋,處處護着姐姐。
本劇的開篇,時間線剛好在沈明珠大婚前夕。
這時的沈明珠,覺得幸福觸手可及,已經是鄰居眼中達到人生巅峰的狀态。
她有體面的工作,有父母的疼愛,有弟弟的守護。
錦上添花的是,丈夫馮建奇(付辛博飾)正直、優秀、帥氣,還是妥妥的富二代。
兩個人的婚房,是所有街坊鄰居都羨慕的那種豪宅(嗯,領了證,還沒辦婚禮)。
唯一的困難是,婆家不看好這門婚事。
馮家父母有多高傲(li pu)?
把家裡快過期吃不完的補品,送給第一次見面的親家。
送沈明珠燕窩,第一句話是“你沒吃過吧,不知道怎麼吃吧”。
擔心婚禮上自家的親朋被打擾,決定婚禮隻請自己這邊的親朋,不請沈明珠那邊的。
......
沈明珠弟弟氣不過,當場發飙,馮媽媽馬上輕飄飄地來了一句“婚不結了,孩子打掉”。
上嫁吞針,真不是随便說說。還沒進門,就吃了幾輪回旋镖了。
好在馮建奇,把明珠捧在手心,處處維護。
親媽跟嶽母一家大吵一架,他直接住在嶽母家,不回去了。
雖然插曲不斷,但沈明珠已經對當下的幸福,知足了。
...但這些幸運,随着丈夫馮建奇的意外去世,全部化為泡影。
公婆對她的态度一夜大變,又要送房又要她改口叫媽媽,但前提是,她要生下遺腹子。
并且把孩子交給他們來撫養。
而此時,出生就未見過的親生父母,也開始一次次找上家門。
丈夫去世,一個人能養育好孩子嗎?面對來自原生家庭、養育家庭、姻親家庭的多重拉扯,她該如何抉擇?
人生錯過所有的課題,遲早都要惡補回來。沈家大小姐沈明珠在一個月内,把人生的悲歡離合,嘗的透透的。
《四喜》的另一位女主,是沈明珠原生家庭的姐姐許知夏。
許知夏表面看來,也已然達到了很多人眼中的“人生巅峰”。
她在公号風口期做自媒體,有自己的公司,是個小老闆,事業做的風生水起。
老公有自己的工作,回到家還會做飯、輔導孩子作業、接送女兒上學。
她指東老公不敢往西,在家中掌握着絕對的話語權。
但徐知夏人生的B面,也埋了多個雷區。
許知夏和沈明珠,都是孕婦,但她是二胎,一直在生與不生的邊緣徘徊。
不是不想生,實在是現實不允許。
老公雖然溫順顧家,但在事業上不思進取,一把年紀了還隻是個小兵。
許知夏想拿給女兒買甜甜圈這件事告訴他,如果升職加薪,就不用一直買打折貨。
但老公的反應是,有便宜的我不買,我腦瓜子是出問題了嗎。
...一家人去吃高級餐廳,許知夏希望老公付錢。
老公的反應是,我能請你吃個冰淇淋。
總之就是,明示、暗示、類比隐喻,統統不吃你的那一套。
和婆婆雖然沒在一起住,但婆婆每次來,都要像酒店衛生過審一樣,進行家務大檢查。
隻要手摸到桌子上一點灰,就是一頓蛐蛐。
婆婆口口聲聲說,你隻管生,孩子隻是從你肚子裡過一下,生完了不用你養,不用你帶。
但婆婆換臉比換衣服還快,剛剛做了一頓飯就已經開始抱怨:
我來幫你們燒飯是可以的,但這不是我任務。
我隻能臨時幫幫忙,救救急。
...當年生一胎的時候,婆婆剛伺候沒兩天就說要回公司返聘,要不是知夏媽媽頂上,她當時就失業了。
但親爹親媽,也沒多靠譜。
爸爸脾氣火爆一點就着,媽媽敏感易碎,一句話就能哭三天。
許知夏三天兩頭需要回家來調和父母矛盾不說,還要在弟弟結婚時,給弟弟拿錢買婚房。
以前,父母把焦點都放在弟弟身上,現在天降新妹妹,父母有要求凡事要先考慮妹妹。
媽媽要求許知夏,給同是孕婦的沈明珠買補品。
理由是:你們是親姐妹,同宗同源,你條件又好,你不管誰管。你小時候身體不好,不然當初送的就是你,而不是你妹妹,現在你得負責。
别管多少錢,親情無價,所以你得花錢。
你不肯買,你就是不懂事,就是“我還不如生個狗”。
這一套理論下來,簡直就是親情綁架的天花闆啊,真的窒息。
...
...但許知夏的真實情況是,自己的公司算上她,也隻有兩個人,所有的文章,基本都是自己一個人寫的,員工隻負責裝裝門面,處理一些雜務。
懷着孕還被客戶逼着喝酒,天天熬夜加班。
腿都是腫的,自己連一雙新鞋都舍不得買。
去一趟月子中心,左手拿着豪華月子套餐,右手拿着豪華流産套餐。
在生與不生中,艱難權衡。
許知夏、沈明珠、大妮、馮美奇...每一個女性,都猛烈的被生活被意外打磨着,成長着。
劇集發展到現在,反差最大的,就是沈明珠。她最初的形象是,乖巧、聰明,雖然養父母家沒有大富大貴,但她卻着着實實是被捧在手心的沈家小公主。
她在成為媽媽,成為兒媳,成為女兒的過程中,更加務實,把婆家送的高價衣物,全部出售,拼命為孩子攢錢,留後路。
在複雜的親緣關系裡,她也從最初的單向隐忍,開始主動樹立邊界。
03
《四喜》是女性群像劇,同時也是家庭群像劇,它像一個包羅萬象的家庭陳列館,展示了各種各樣的家庭。
許知夏的家庭,父母沒有穩定工作,是三個家庭裡,經濟最差的,父母的認知水平,也相對差一些,尤其媽媽,情緒極其不穩定。
馮建奇的家庭,富足優渥,房子大的,有高級的服裝、包包、鞋子,日常飯桌上,就有吃不完的魚翅海參燕窩。
沈明珠的家庭,父母一起經營小飯館,父親慷慨大度,母親慈愛溫柔,是表面最和諧的一家。
三個家庭,無論是外部建築,還是内在聯系,都呈現出了非常強烈的差距和對比。
但家庭沒有高低之分,每個家庭有每個家庭的課題。
許知夏的家庭,各方面條件都不夠好,很多關鍵時刻,父母無法擔負責任,需要她幫扶。
馮建奇的母親失去他後,呈現出精英母親的極緻反面,對女兒和兒媳有強烈的占有欲,試圖掌控他們的一切。
沈明珠家庭氛圍是三個家庭裡最和諧的,但沈明輝讀了五年高中都畢不了業。
每個家庭,都是一地雞毛,千頭萬緒。
家庭的本質,除了愛,還有互相的磨合、擔待和成全。順便提一下副線,大妮小妮一家的設計,也非常拉好感。大妮是爸爸和前妻所生的女兒,小妮是爸爸和現任妻子生下的女兒。兩家人住在小街的兩邊,前妻記恨大妮爸爸,在家裡挂他的遺照,天天給他上香,但爸爸每次看到,都隻是笑笑。大妮小妮的關系很好,大妮媽媽,也經常主動關心小妮。也是印證了中國人的那句“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生活裡從來不是隻有雞毛蒜皮和人心灰暗。
沈明珠親生父母找上門,眼看養了三十年的女兒要被人“搶走了”。
父親老沈卻拎得清,他沒有把對方當敵人,而是和約定,和他們一起守護女兒。
街坊鄰居說三道四,他就借來沈明珠親爸的摩托車,載着她,在鄰居街坊門口轉。
老沈理解他們的好心,偷偷把他們送的肉,拿回去炖了給女兒補身體。
兩位老父親,在日複一日的交集裡,也成為了朋友。
...看完文章,請記得點個贊、在看+關注,
需要❀你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