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压根就不知道这部电影,更不了解电影背后的原著小说,我就是昨晚躺在床上刷B站时,这部片子忽然出现在屏幕前,就这样突如其来地被推送给了我。《书店》,我一看片名来了点兴趣,那好吧,反正一下子也睡不着,就姑且看看。

今日回想,发现这片子后劲还不小,那种穿透骨子的残酷竟以一种异常冷静、克制的态度来表现,丝毫不在乎观者的失望,甚至绝望。

于我眼里,这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通人被现实无情碾压的故事。故事发生时间是上世纪中期,女主角弗洛伦斯是个丈夫不幸死于战争的寡妇,她来到一个海滨小镇自主创业开了一家书店,这是镇上唯一的一家书店,开在了一栋老房子里。而老房子呢,被镇上相当有权势的一位贵妇看中了,她想另作他用,因此女主的存在成了她的眼中钉。刚开始时,我一边看一边想,这不会是个试图予人希望的励志故事吧?书店用知识、用情怀渐渐改变了小镇上的人们,为人们打开了新的世界,但店主无奈遭到权力欺压,她必须与不怀好意的权贵展开一场艰难的斗争之类的。嗯,我可不想在睡前给自己灌鸡汤,那会让我严重失眠。

所幸,剧情根本没朝那个方向发展,这让我多少有点小惊喜。电影后面的剧情其实用不着细说,女主最后如蝼蚁一般被碾压,店被夺走、书卖不成、没有补偿,自己也被驱逐出小镇。即使她遇上了知音,遇上了个别同情她、想要帮助她的人,也无力改变现实,在这个小镇,她的结局早已被写好。

女主人设如何?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她只是爱书(未必博学多才),想要认真经营一家小书店;她其貌不扬,也不善社交;她待人做事朴素又单纯,性格执着。小镇上的人呢?大多不仅普通,还庸俗无趣;对别人的不幸冷眼旁观;为了利益、为了自保,不惜出卖别人。

全片叙事风格简简单单、平平静静,一个骨子里残忍无比却又真实无比的故事就这样被抛给了观众。一个无权无势、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当她无意中触碰到了权贵的利益,不幸的下场几乎毫无悬念。虽然电影的结尾试图用一个小女孩的行为及转变来稍稍抚慰观众近乎绝望的情绪,但在我看来,这个结尾很无力,无力得宛如一场梦。

电影里有个场景,女主和一位隐居避世的老先生在餐桌前谈话,两人真诚地聊了一会后,女主最后说了一句:“有生命的地方,就会有希望。” 老先生既敬佩又略带揶揄地回复她道:“天啊,这是多么惊人的想法啊!” 然后两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