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是碰巧吗?这次电影的浮夸、用力的表现方式,与电影的主题是极其切合的,正是要这种浮夸的演技和表现下,才能体现出这种类楚门的世界式的荒诞效果,把孩子所受的被刻意制造出的苦难、被强行扭曲的志愿,以一种搞笑的形式抹淡其悲剧性,这才是精髓,把别人的苦难当作夸张的喜剧进行反讽,那效果确实不错。观众想笑,却又觉得不合乎道德,很地狱梗。
除此之外的笑点,人物夸张的表演、对话的双关梗,都是极其无聊且不好笑的。
结尾的煽情演出和饱和度拉高的虚假金黄色景色,实在俗套。可惜的是结尾镜头带到父母俩的搞笑斗嘴,甚至说要再生个孩子补偿继业,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尾,父母和儿子的隔阂好像就突然消解了,强行把结尾导回阖家喜乐,很糟糕。要是能再给个彻底断绝父母的情节就好了。还是前面的反讽和设定有意思。
苦难美学的推崇背后是父母的控制欲与对孩子的极度不信任,即便父母给了孩子所有的爱,但总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强调自己的经验是正确的,缺乏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与信任,真能算爱吗?
很有意思的设定,平庸的皆大欢喜的结尾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大师之作
精彩的情节发展与结构,大师级的色彩、构图、镜头衔接、剪辑节奏,画面永远是丰富不单调的,导演十分擅长构建张力十足的场景,荒谬气质的黑色幽默使整部片摆脱了传统復仇故事过於深沉压抑的苦难、残忍情绪性的堆砌,以一种游戏的態度拆解復仇的本质。 ...
一种城市道路系统景观里的青春
乾净的、清晰的、直视本质的类末世青春物语。一种城市道路系统景观里的青春。极具作者性的长镜头、构图、画面资讯调控,犹如电子音乐般空灵澄澈,充满新时代特立独行的气质。在近未来,国家权力机关与监控体系逐渐渗透日常,那些时不时出现的警告广播 ...
异质绚烂的演出
剧情暗线太多,挤压了单一线的铺陈。讲述人的异化,却无意塑造人物,也毫无关係性的描写。把人物当作说理的工具,但这理讲得也粗糙,旨在展示,而非探討。本作应该想做的是京极夏彦类型的妖怪推理,以物怪作为引子,实则揭露人性谜底,物怪是作为那渐 ...
绚丽复杂的装置
一台庞大、复杂、精密的装置。试图把奥本海默这一生的意图、信念、崩毁,与这诡譎多变且复杂的政治局势起起浮浮。社会的详细运作原理,那些高密度的专有名词、人名与政治事件,用繁复而面积广阔的设定,製造一个眼花撩乱的奇观,衝击观眾,让他们无暇 ...
以一瞬治癒一生
一次美好的假期,可以接住曾经的遗憾与忧伤,也可以治癒往后近乎全部的苦闷日子。那剎那的美好,似乎是永远。一瞬间的画面,足以在往后的漫长生命中,一次次地咀嚼与回味,扬起嘴角,如同幸福的在场,如同那次旅程的喜悦从未消失,只是以別的形式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