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我被春节档气死的心????

用心是可以被体验到的,猫猫叫的第一声心就被融化了,还在想是怎么做到这么逼真的,映后导演说片里都是用的动物原声。虽然有些动作确实不流畅,声画也有没配合好的地方,但是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小动物出场、以动物的方式建立联系、随着旅程进行产生互动,不知不觉就被吸引到故事里了,就像导演映后说的,“重要的是讲好故事表达情感,而不是过多关注技术,讲好一个故事作品自然能打动观众”。

好的动画创造的是一种体验,是一场激昂的幻梦(导演映后:整个项目是“work of passion”),即使无对白,纯粹的音画也可以给人极致的体验,在不同的人群间传递共通的情感,“把人们团结在一起”。全片最震撼的蛇鹫升天的场面,导演映后说这是他自己听音乐感觉的画面,导演也没想好如何做情节逻辑上的解释,但完全不妨碍这一幕是全片最直击心灵的震撼,一切有真实体验其实故事也就自然而然发生了,包括一切归于宁静的结尾,猫猫望向蛇鹫离开的那座高峰,最后回到朋友们身边。

看采访看见一个很有趣的点,导演说黑猫和金毛是往相反的方向成长,黑猫是从独立学会融入和合作,而金毛是从一个追随者学会独立思考。团队努力还原片中的小动物真实的动物性,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感觉动物们身上人性的一面。如果说这是为了戏剧性需要的拟人化,不妨说是我们仿佛也跟随小猫进行了这场漂流,结识了性格各异的小动物,而这些小动物“人性”,其实仍然是独属于动物的个性,只是我们以人的视角参与这场体验,也就在小动物们身上找到某种“熟悉感”,就像动画里原始森林中无处不在的人类遗迹,我们不知道它们何时产生又何时消失,但它给了我们一个无限扩展的体验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