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开始看到赵丽颖在这部电影里面又说方言,再加上预告片里那些蹩脚的台词,让我觉得赵丽颖这次能得影后的心情又顿感失落。本以为这次大导演冯小刚出手一定是一部佳作。并且题材非常特殊。但是当我看到剧情简介的单薄力度之后,我就有了一丝的担心。直到看完电影之后,我的担心变成了伤心????

...
...
...
...
...
...
...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产电影已经经常喜欢习惯性的用方言来表达。无论是我的姐姐里面的四川话,小小的我里面的四川话,无名之辈里面的四川话,宇宙探索编辑部里面的四川话,还是赵丽颖这两部电影里面的方言,乔言的心事里面是方言,这部电影里面还是方言。虽然方言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电影的地域性色彩以及对人物的塑造也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果方言练得不好说的蹩脚就成了影片的一大难看点。我很疑惑,为什么冯小刚要让赵丽颖再次来演一个说方言的女人。而且这次方言说的特别蹩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技的发挥。而且赵丽颖接的这几个电影的剧本都不算是太好。我虽然是赵丽颖的影迷,但是也不见得这些电影拍的好。从给《浴火之路》打三星到给《乔妍的心事》打两星再到这电影打一星。很不难看出没有什么好的电影剧本来等着赵丽颖来发挥。而且三个角色重合度都非常高。都是演妈妈的角色,而且都是关于跟孩子有感情戏的。重复过度的角色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技的千篇一律。虽然这部电影里面赵丽颖的演技发挥确实有一些问题。但电影是冯小刚拍的编剧也不是她来编的。但我打一星确实也是客观的。我也很B视那种无脑打五星的F丝。就电影的质量而言,这部电影根本不值五星。如果为了赵丽颖去看,而且觉得她表现好的话,给三星够了。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电影的剧本确实很烂,打一星也是很客观的。本以为演了这么多电影,赵丽颖终于可以提名金鸡奖女主了。然而我还是低估了那种男性大导演的老 登味。总是喜欢拍那种自以为是的伪女性主义电影。

说了这么多,再来慢慢的分析这部电影吧。

1.来自男性大导演伪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塑造的刻板印象????

冯小刚想拍底层女性的挣扎,可镜头扫过去全是刻板印象。只会拍老板X骚扰这种刻板套路,而未深入探讨职场歧视的多元成因。本应着力的点,而应该在于她们出狱后是怎样向阳而生的故事。可是整部电影看下来我觉得没有一个点是切合标题的。唯一贴合标题的可能就是什么东西都要跟向阳花沾上关系。比如说影片先开始的向阳花合唱队,在比如影片中间的向阳花的群名,再比如影片结局的向阳花洗车队。有点像那种小学生写作文感觉要偏题,故意取个名字来点一下题的那种。而整部电影前半段和后半段整体看下来割裂感也特别严重。如果说要写她们出狱之后向阳而生,浴火重生,重新找工作,获得新生的剧情。为什么还是要写那种回归那种职业的剧情呢?而且大导演们总是喜欢拍那种女性被Q犯的剧情。无论是张艺谋大导演《第二十条》里面的赵丽颖。坚如磐石里面的那段剧情,满江红里面的那段剧情,亦或者是这部电影里面的某些剧情。都充斥着各种男导演意淫的满满的老 登味。拍这种镜头,他们都有一个习惯性的特点和共同点,都是:喜欢把镜头的特写对准女主,喜欢对那种动作进行特写捕捉,有些镜头还拍的又臭又长。

看完之后完全不理解拍这些剧情的意义到底意欲何为?

2:高月香对女儿的爱本该是主线,这一点应该从预告片里面能看出来。结果演着演着就成了“为黑化找借口”,整部电影看下来她跟女儿的主线就只有一点点沾边的东西。而最后得知孩子被送去富人家庭那段,眼泪还没擦干呢,转头就跟姐妹拜关公去了???????????????冯小刚是故意的吗?故意给赵丽颖这样一个人设,然后让她发挥她的好演技,结果却拍成了这种烂片。所以母爱成了工具人。 还有最后她的女儿是怎么回到这里来的,也没有任何交代。完全好像就是想让观众自己自行去想象。


3:最让人出戏的是赵丽颖的“甜妹底色”。人物形象塑造是单薄的,这得益于导演和编剧的不努力,不用功。而赵丽颖没有得到一个好的剧本,自然发挥的也不太顺畅。她努力绷着脸演狠戾,可眼神太干净。骂人像背课文,就连那句“老娘是从大牢里出来的,你不弄死我,我就捅死你们。”都喊得像在念广告词。其实当时电影没上映之前看到预告片里有这种台词,我就觉得有点想笑。蹩脚的方言从赵丽颖的嘴巴里说出来,总是带有那么一点点的尴尬。所以跪求以后导演不要再随便的用方言作为电影的特色。方言如果用的不好,那就是电影变成烂片的最大化。而反观这部电影,看电影之前看到海报上有5个女性角色。我以为是一部非常精彩的女性群像戏。每个人都有高光时刻,每个人的戏份都很平均,每个人都能发挥出最好的演技。结果最后看下来却成了两个人的双女主戏。而且还有刻意卖姬的嫌疑。大导演可能以为这样做会让很多观众磕到????其实很多观众想看的其实是女性群像的精彩戏份。整部电影里面的女主戏份演的最好的其实是王菊。各种演技发挥都比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胜过赵丽颖。我感觉可以提名一个最佳女配。可无奈到了电影里面也变成了一个镶边边的角色。没有了太多的演技发挥余力,只存在于影片的前半个小时。而程潇也算是一个工具人角色。露个脸。再用她那个爱豆音毁掉整部影片严肃气氛。再用她那时髦的妆造跟其他几个角色的妆造都不搭,导演可能以为这样就能凸显角色的形象和魅力吧。。。。


3:野心挺大,又是撕社会伤疤又是照人性之光,可惜拍得稀碎。牛头不对马嘴。冯小刚拍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可以跟陈凯歌一样,都并列为虎头蛇尾大导演代表。前期比较好,后期彻底崩坏。前期拍的全是好片,后期全是烂片。监狱戏拍得像大学生社会实践,毫无看点。就感觉像是去女子监狱取了个景一样。一点对生活的捕捉能力都没有。出狱后的谋生日常更是悬浮到了极致。试药过敏、夜场陪酒、卖血,每个场景都像热搜话题大杂烩,每一个情节都充满了导演自己的野心。以及自己的男凝视角。可是把这些凑在一起却连个完整故事都拼不齐。 零零碎碎的像是无数块碎片,却拼不成一块完整的玻璃。


4:冯小刚想用赵丽颖的流量撑门面,用女性互助当卖点,再用社会议题镀层金,结果每个补丁都漏风。每一处剧情都没有拍好。不仅浪费了演员的好演技,更是浪费了他的好口碑。近几年来,大导演的风评都有损害。先是陈凯歌,再是徐克再是冯小刚。所以他们的辉煌早已不在了。

5:令人气愤的营销方式。
无论是赵丽颖恐高爬高处的那段营销。还是赵丽颖内娱掌公主的营销。亦或是赵丽颖得之群演受伤没有真打她的这种营销方式,这些营销跟之前张艺谋的进那一只苍蝇瓜娃子老戏骨式营销有什么区别?跟贾玲热辣滚烫减肥式营销有什么区别?跟盲人观影落泪有什么区别?跟狗狗看电影落泪营销有什么区别?唉。电影质量不行就不要搞这种虚无的宣发。这会让电影本身受到更多的诟病。

6:高月香人设存在严重问题。 具体就不多多讲了。害怕某些人要来无脑喷。自己看完整部电影都会觉得有多多少少的问题。我这就不讲了。

7 :最后又让哑巴恢复她的声音又说其实一直都是装的。我们大导演不会以为这样的反转很多人喜欢看吧。????这是刚刚看完还是刚看完《默杀》还是刚看完《听说》?有些角度,我甚至还觉得兰西雅跟文琪和王圣迪有点像。

8 :这篇影评我审核了很多次都没通过,一直说有违规词。然后我去各大网站搜了一下检测违规词,然后改了又改都还是通不过。????知道我打开了小红书,然后搜了一下,然后第一篇就看到了我要的答案????????原来是豆瓣不允许老 登这个词出现,所以我把老 登改成了老 登(空格)就通过了????????豆瓣你真的好样的,这个词语也要禁?????????

PS :为什么语音输入ta每次一出来都是单人旁的他,而不是女字旁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