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同名公众号:马修的小屋

微信号: Matthieus_Hut

...

01 在战俘营造桥:铺陈主线

本以为是抗日神剧,实则是导演的烟雾弹

全片开始,立刻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二战期间;日军战俘营;日本大佐Saito、英国军官Nickleson和众战俘英军。日军急着要造桂河大桥,在规定通车日期前一定要竣工,不然大佐Saito就要红豆泥私密马三+切腹自尽了。于是他就命令战俘去造桥,军官、小兵一视同仁,是人就都给我去造桥!

...

典中典英国佬、男一号尼克森军官第一个不愿意了。他有着一撮小胡子,操着一口英音,拿着一本《日内瓦公约》,开始念叨着军官不能强制劳动:

...
第三编 战俘之劳动第 四十九 条
战俘中之士级军官应仅令其从事监督工作,其无此项工作者得要求其它适当之工作,而应尽力为之觅得。
若军官或与其地位相等之人要求适当工作,应尽可能为之觅获。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强迫彼等工作。怎么看待年轻人工作待遇不如日内瓦战俘? - 百思难行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94855632/answer/3466392812

不用想,日本人怎么可能同意如此滑稽之谈:一是日内瓦公约本身就是理想主义者的美好幻想,未免把人性过度美化了,在战争这面照妖镜面前,人性的丑恶是无处不在的;二是Saito自己说的,我们日本武士道你懂个屁,英国人不配跟我们高贵的霓虹人一样指挥,谁管你是不是军官,滚去砍树;三是Saito的人物性格,一看就是面子大于一切的日本忠臣,他宁愿自刎,也不会同意战俘的请求的(真香)。

尼克森和别的军官们宁死不屈,在烈日下站了一天也不愿退缩、在机关枪面前也纹丝不动、在喜提无期限小黑屋禁闭后也没有放下尊严。

...

在全片的这个阶段,导演倾向于美化英国士兵们、丑化日本军官们。我的第一印象是:这莫非是早期主旋律电影?英国人铁骨铮铮打倒鬼子?尼克森对为人尊严的思考、对下属权利的争取、对战乱时期秩序破坏的唾弃和对军人底线的坚持,无不让我联想到肖申克的Andy,是他在肖申克监狱的坚持,换来了来之不易的自由和尊重。正如我预期的,尼克森的坚守的确成功了,他和Andy一样从牢笼破出、涅槃重生。

...

Saito没能赢得大家的尊重,所有战俘都在为尼克森欢呼。日军大势已去、再无信誉,想造桥只能听尼克森的指挥了。
我自然而然地将Andy光辉伟岸的形象投射到了尼克森身上、将典狱长丑陋虚伪的形象投射到了Saito大佐身上。殊不知导演居心叵测,在结尾重大转折反咬一口,尼克森的正义形象变得荒诞可怖、Saito大佐的邪恶形象变得复杂立体。

我们常说一个成功的人物塑造不是将一个人设死磕到底,而是有心境变化、有成长,才出现了解读空间。《桂河大桥》让我真正看到了描写人物的第二条道路:导演先将角色的鲜明形象烙印在观众心中,最后再通过不同视角解读,即使人物的行为不变、准则不变、甚至说没什么成长描写,却能让观众对角色的思考瞬间改变。观众对角色的解读方式被导演有意识地操控,属实高明、水平高超。这点我们放到结尾段落细聊。

02 美国逃兵:塑造支线

气氛逐渐微妙,喜剧的背后是不可避免的悲剧

导演另一点高超的技艺,便是这浑然天成的双线叙事。打从第一幕起,他便设置了看似与尼克森毫无关联的支线:美国逃兵的奇妙冒险。美国和伟光正的尼克森可就差远了,先是干活儿挖坟偷工减料&贿赂日本人、再是假装伤病不去造桥、最后趁机逃跑走为上策。

...

在穿插叙事的过程中,主线也有了喜人的进展:尼克森和Saito在经历一系列爱恨情仇纠葛后达成一致,英国人可以造出Made In UK的完美大桥,日本人也可以按时竣工。这段笑点不断,是全片最诙谐的部分。不论是Saito三顾茅庐请尼克森出山,还是日本人和英国人坐在屋子里开会,展现了跨越国籍、战争和社会关系的友谊:在乱世中难得的秩序与真善美,让屏幕前的观众们忘记了战争本质的虚无和残酷性,导演又一次误导了观众们的解读视角,彻底忽略了背景时代,处在一触即破的“乌托邦”战俘营。

...

回到美国佬,支线中暗藏玄机,在丰满美国佬的人设的同时,也逐渐逼近主线。与主线的氛围一样,美国佬逃亡记轻松幽默:原来美国佬并不是海军上将,只是为了自己获取更多社会利益,才给自己编造的职称,顶替了自己早已死去的真上将;被英军救上岸之后,发现自己早就被美军卖给了英军当兵,九死一生逃出泰国地狱战俘营,又不得不“为国捐躯”回去执行任务,还带上了英国大将沃顿将军和加拿大小将,回去炸桥,阻止日军通过。

03 大桥竣工,特遣队出动:双线收束

秩序即混沌,荣誉即虚伪

这里聊几个极具深度和美感的镜头。

(A)特遣队杀人:小溪被染红;鸟儿们四处逃窜;“敌人”也有家庭。

特遣队三人和土著一并在小溪旁稍作休息,却遇到了三个日军。沃顿将军毫不犹豫地拿起枪扫射,当场杀死两个日本人。前一刻静谧、缓缓流淌的小溪被鲜血染红,尸横遍野。

...

导演运用白描手法,没有配乐、没有台词、没有旁白,只有机械的枪声,和那数千只被惊吓飞出的群鸟。

...

沃顿将军和美国佬毫无愧意,不带犹豫地射击、追击剩余一人;加拿大小将还存有些许良知,怀疑着杀人行为的正当性,半推半就地跟上去。最后,仅剩的日本士兵也被沃顿将军杀害了,地上只剩下红黑相间的士兵妻子的照片和她的蓝色手链。导演再次运用白描手法,镜头定格在照片上,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

导演有意地在诱导观众重新思考,这些士兵的行为:杀害敌人就是正确的吗?他们也有等着他们归家的妻子,他们也有过一个家……如果没有在打仗,这些行为有一丝可能在文明社会被认可吗?凭什么因为战争,可以心安理得地正当化如此野蛮、暴力、血腥的屠杀行为?甚至还要被标榜为“爱国”?

在战争期间,肆意地屠戮生命变得轻而易举;被贴上“敌人”标签,意味着陷入不可逃脱的仇恨轮回;士兵们杀的不是人,而是“敌人”。

(B)尼克森和Saito的最后攀谈。

战俘营这里倒是一片喜庆。大桥竣工了,英国人展现了自己的“军姿”和独属于英国人的精湛工艺,并在桥上钉上了竣工牌。

...

在一个美丽的午后,曾经的敌人、战俘身份不再重要,尼克森和Saito放下了身份上的对立,站在结实的桂河大桥上,静静地享受夕阳。

...

尼克森说:

“明天就是我服役28年。

28年的和平与战争,我呆在家里的时间不超过十个月。

这是完美的人生,我不可能再重来。

但有时候,你会问你自己: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样和那样又有什么差别?’

我不得不承认,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至少目前看来,尼克森认为这座大桥就是他最大的杰作。Saito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听着。

04 通车,桥下:双线合一

极致的戏剧冲突,战争的本质揭露

从上一幕氛围的不断转变,观众冥冥之中能察觉到:最终幕一定会出大事。若是最终幕两派人和平相处,本片也不会有如此高的立意和反思价值。

伴随着生生口哨声(文章一开始插入的音乐),英军先行撤走,留下尼克森和Saito见证桂河大桥的第一次通车。

...

爆破小队已经成功安装炸药:美国佬和加拿大小将分别负责应对特殊情况和引爆,沃顿将军在高地守着迫击炮监督炸毁工作。

...

最大的悬念即将展开:桥究竟有没有被炸毁?

很可惜,不可避免的悲剧还是发生了:尼克森和Saito下桥检查炸药源头,而引线尽头守着的是加拿大小将。经历了三位日本士兵事件后,单纯的小将早已被成功洗脑,带着讽刺又可悲的决心,对着Saito挥下了“爱国”的一刀。Saito殒命于此。

...

在搏斗中,尼克森认出了美国佬。此刻他才幡然醒悟:是英军本部派了人来炸毁桂河大桥。还记得昨晚他和Saito的谈话吗?“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尼克森回想起了自己的身份是英国士兵、处在二战重要节点,一向坚守原则、爱国的将军在顷刻变为了固执己见、叛国的小人。我想尼克森永远无法找到了。他最伟大的意义:桂河大桥,早已变成敌人的战争工具。

伴随着尼克森自己的身份认同、存在意义、“丰功伟业”的彻底消解和完全毁灭,他留下了最为震撼的台词:“What have I done?(我做了什么?)”

...

沃顿将军不顾自己人的存亡,发射了迫击炮。

05Madness, Madness, Madness.

所有人都死了。所有人。

Saito死在了加拿大小将的刀下。

加拿大小将死在了和尼克森的搏斗中。

美国佬和尼克森死在了沃顿将军的迫击炮旁。

桂河大桥被尼克森倒下的尸体触发的炸药点燃,彻底炸毁。

日本军方的火车坠毁了,日本政要都死于非命。

...

任务成功了,桥毁了、人死了,沃顿将军望着自己的“杰作”,一句话也说不出。剩下的是一旁惊愕的土著,他们直愣愣地望着这个向自己人开火的恶魔,哑口无言。

...

大桥落成那天,尼克森钉上的牌子被炸成碎块,顺着河流缓缓地流下。

...

在这战争下被诅咒的、被曲解的、被毁灭的世界中,身为人的一切行为早已毫无意义。取而代之的是疯狂、无序与混沌。

桂河大桥象征着理性、秩序与文明,战争轻而易举吞噬了这座桥、英日两国士兵的友谊、无数家庭和尼克森的人生意义,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