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我的同名公衆号:馬修的小屋
微信号: Matthieus_Hut
序
打從高一觀看了勃勃哥和肥肥哥推薦的Detachment《超脫》之後,Adrien Brody那副憂郁哀傷的英俊面龐就深深吸引住了我。AB叔的外表魅力并不是基努李維斯那種帥氣卻“正派”的标準美國白男臉,也不是像阿爾帕西諾徒有美顔卻少了身高的遺憾,而是實實在在的自帶一份憂傷的氣質。他185的身高配上鼻尖兩側的線條略微向上彎起,構成了他完美的面龐。《超脫》日後打算再次回顧并撰寫感想,本篇的主題在于記錄下《鋼琴師》對我的心靈造成的極大震撼以及我的感想。
《超脫》中的AB叔,完美的憂郁氣質
本是仰慕着Adrien Brody 200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的影帝稱号之作,以及為了其憂郁、細膩而不失線條美的面龐去看的電影,觀影過程中、觀影後,内心五味雜陳、激蕩不已:我對本片的贊賞無法由文字充分表達,我貧瘠的文筆和匮乏的詞彙遠遠比不上親自觀看這部電影所帶來的感觸與體會。所以去花上150分鐘觀看這部作品吧,絕對觀有所值。
2003年奧斯卡頒獎典禮,29歲的Adrien Brody榮獲最佳男主
惡
全片有太多值得銘記的片段和鏡頭。德軍方面,各種對華沙猶太人的暴行:肆意屠殺、虐待“低賤人種”,我看到被納粹抽打的老人、被毆打至死的孩子、被排隊槍斃的勞工、被集中處決的家庭、被活活餓死的嬰兒、從高樓被扔下的殘疾人、被尋歡作樂的軍人蹂躏的百姓……這些駭人聽聞的文字表述都是真實發生的,且在電影中盡數展現。
華沙隔離區經過集中營清洗後,空無一人的街道
我看到這些先是生理性的不适:對此等非人的虐殺感到惡心與反胃,同為人類,那些仗着戰争的名義行惡之人為何能理直氣壯、毫無罪惡感地踐踏人性底線、行惡魔之事?單憑德軍“光榮的日耳曼民族身份”和“低賤的猶太劣種人身份”?他們的良心不會感到痛苦嗎?一雙雙沾滿鮮血的手,在我的眼前化作地獄的顔色,染紅了納粹黨黨旗的背景。
恨
這種質問與不适後,内心泛上來的便是一陣又一陣的悲傷與痛苦:我身為和平時代的一員,不忍心看到同為人的猶太人們受苦的片段。看到他們所受的苦難與折磨,我發自内心地難受、感到悲傷,眼眶不斷地濕潤。我靈魂深處的一些東西被觸及了,它不再埋藏于我習以為常的和平環境,它被赤裸裸地剝離出來、被迫面對這世上存在過的“戰争之惡”。我那雪白純淨的靈魂被點上了污點,不再能保持天真爛漫了:人類的惡在戰争年代隻會無窮無盡地放大,再被居心叵測之人充分利用。而這僅僅是二戰。我想過逃避,但我還是無法控制自己聯想到俄烏戰争、加沙沖突,這份悲涼的現實更加将我靈魂深處的東西推向無底的深淵,深淵的盡頭是對人性惡的失望和對苦難中受折磨的無數家庭的同情:戰争并沒有離人類遠去,曆史隻會重蹈覆轍,哪裡有人、哪裡就有戰争。
随之而來的就是對一個群體的仇恨和報複,仇恨的連鎖不會解開,隻會越加越深。納粹瞧不起猶太人、猶太人因為納粹的迫害所以憎恨他們,這種盲目的群體性攻擊便是戰争的惡果,徹底地忽略了人的個體性。猶太人都是惡魔的後裔?德軍裡不存在仍有良知的軍人?帶着這份群體符号化的憎惡,好的猶太人、好的德軍會被冤枉、溺死在他們不想進入的仇恨漩渦之中。我帶入思考了一番,遇到了和漩渦鳴人一樣的難題:面對殺害你同族人、親人、夥伴、愛人、老師的惡人,你可以放下仇恨、理解對方、并期盼一個可以互相理解的時代降臨并帶來和平嗎?擁有十足魄力的偉人可以做到,他們的心胸足以放下仇恨,為和平貢獻力量,成為和平的基石。然而如此的前提是雙方互相理解,可人和人最難的就是相互理解。
時
再設身處地地想想,不由得發出感慨:生而為人,為何要遭受如此命運?就憑他們是猶太人、他們出生在戰亂時代?也許這部影片沒有所謂明确的點題和強調中心思想,但這一次次對戰争暴行的記錄和重塑、一條條猶太人鮮活的生命的逝去,無時無刻不刺痛着、提醒着、點醒着我内心深處的良知。我也許不會再有二刷這部電影的勇氣,那逝去的44萬猶太生命讓我痛心疾首。
更為痛心的,是這部2002年的電影永遠會是神作、并有着參考價值的現實:人性不會改變,戰争隻會暫停,新的總會再來。1年後的奧斯卡典禮上,美軍向伊拉克派兵,發動伊拉克戰争;22年後的今天,無數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烏克蘭家庭生活在人間煉獄。把這部電影當作對于戰争的反思,是對他與現實荒誕至極的永恒聯系的亵渎和輕視。這種緊密的聯系隻會一次次應驗、重現。人類面對過去的曆史無動于衷、面對眼前的利益和權力大打出手。羅曼波蘭斯基想要以《鋼琴師》警示世人,卻沒想到刻下了這罪惡世界中戰争屠宰場的墓志銘。這份人性永恒的惡會在曆史長河中不斷與此片交相呼應,這份荒謬的現實價值才是這部電影的真正偉大之處。
善
話雖如此,我們并不能忽視人的靈魂中另一份永存的部分:人性之善。人性永恒的惡的确會在曆史長河中不斷浮現,但我可以确定的是,人性美麗的善也會在漫漫黑夜中熠熠生輝。猶太人在巨大苦難和折磨面前的團結一緻;波蘭人對斯皮爾曼的愛與關懷:即便是輾轉四五回、遷至各處、冒着被抓被槍斃的風險,也要拼死收集食物、不斷拜訪斯皮爾曼,為他送上物資、給予他活下去的希望;二戰末期的德國軍官,不忍心告發斯皮爾曼,甚至與他約定在戰争結束後在音樂會上重相逢;斯皮爾曼能被剝奪的是食物、是行動自由、是家人、是健康,但他無法被剝奪的,是内心那一架立式鋼琴,和悅動于指尖的肖邦夜曲。
斯皮爾曼和納粹軍官靜靜地欣賞肖邦的舞曲
在戰争的大基調下,除了近乎白描地展現鏡頭,羅曼波蘭斯基的另一利器便是斯皮爾曼心中的肖邦。影片沒有過分使用配樂,僅僅是在關鍵時刻配上肖邦的婉轉樂曲。這種純粹的音韻美,便是斯皮爾曼靈魂的純粹,而這種純粹令人為之動容。不論是片頭面對爆炸也不肯停下的電台演奏、片中被迫隔空彈琴卻還在内心聆聽肖邦的音律、片尾一首對和平年代苦盡甘來的交響奏章,都時時刻刻提醒着我:也許戰争能剝奪無數東西,它無法剝奪的是人對美和純粹的追求、也無法剝奪藝術對人靈魂的絕對震懾力。在一支肖邦樂曲面前,納粹還是蓋世太保、猶太人還是波蘭人,一切都無所謂了,在這自然界純淨絕對的音樂面前,我們都是沒有符号定義的人類:這便是影片最美的一部分,德軍上将和斯皮爾曼放下身份成見,靜靜地聆聽鋼琴曲緩緩流淌。
尾
這種對泯滅的人性惡赤裸的展現和對僅存的人性善美麗的贊歌,就是羅曼波蘭斯基對戰争的反思和對人性的贊美。它不是通過台詞、不是通過字幕,而是僅僅通過展示,展示給你看同為人類所作出的行為,讓你清楚地明白,他想表達的。這也許就是電影的力量,無需多言、隻需展示。
二戰結束後,斯皮爾曼望着夕陽,一言不發
斯皮爾曼的面龐上灑滿了蠟黃的夕陽,AB叔憂郁的面龐罕見地露出了笑容。二戰結束了。在這彌足珍貴的和平面前,靜谧的生活便是最美的一刻,使得整部影片再度升華。
Wladyslaw Szpilman continued to live in Warsaw until his death on 6th July, 2000. He was 88 years old.
The name of the German officer was Captain Wilm Hosenfeld.
All that is known is that he died in a Soviet prisoner-of-war camp in 1952.
-FIN -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