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崔健《旗下蛋》歌里的采样

/与央视“你幸福吗”采访是否有区别?区别在哪?

/我喜欢任何能给我带来深入思考的实验性影像,但以后不一定都会往高分打,比如这部,你能轻易觉察到它的廉价感(尽管这与实验性并不冲突)

/攻击性也就意味着破坏性,越轴与重复镜头加上现实拍摄中不可避免的近距离接触与身份质疑,乃至采访者有意营造的情境错位。实际上很“实用”地为纪录片充当起反面教材了,但其启迪性不止于此

/比较反对导演对于录音的任性,白噪音、无声、音画不同步、(配乐)声桥过度延长,多少是要违背真实性的。但我喜欢一点处理:前半段出现的医院片段采用绝对无声的方式,而随着导演“窥探欲”的加重,在片尾遇到白血病患者家属时的场景毫无保留地将那些可能带来生理不适的人间悲声泄出来

/想必这是个对意象有着高度敏感的导演,有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镜头常常通过某种潜在的共同意象而胶合,譬如婚车与婚礼、美容工作者与贴平大幅海报的工人、公交车上的安全帽之类。这种敏感同样体现在他所提问的问题所暗藏的弦外之音。但,又或者,只是纯粹且真实的发问,却由于国人向来的“敏感”特质,而收获了丧失其真实性与纯粹性的解读与回复。

/拍摄于世纪末的首都图景,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风貌并给我们这些后来的观众带来不少有趣的见闻。不正规理发店、大巴车小巴车、时尚杂志上的西方面孔。

/一则,镜头面前的自卑外化为逃避;二则,镜头面前的警惕外化为反抗;三则,镜头面前的无感外化为诚实;四则,镜头面前的脆弱外化为示弱——一切都离不开镜头,离不开眼睛、监控、冷漠的凝视。

/继《夏日纪事》之后,再一次得到这样的结论:真实电影永远无法追求到真实。

/结尾,特别痛心,但是镜头无能为力。“没钱了,准备明天回家,呆在家里,就等着孩子死吧。”也许导演也根本没有料想到会拍到这一幕——北京的风在每个人身上刮出来的痕迹都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