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凯恩》真的是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请原谅我也和普通人一样来称赞这部影片。不同于以往常规叙述方式,而采取六段闪回的方式来讲述凯恩的一生,片中大量运用景深镜头及超低机位的长镜头拍摄将不同时期的凯恩的性格从最开始的真诚直到变得愈发自大、自私表现的淋漓尽致,结合摄影画面中光影的表现及构图的绝妙,随着摄影机的摇移推拉的电影视听语言使得他成为课本上的必选影片。

...

景深镜头

电影的转场及其精妙,叠化与穿越,也要早于奥胖的蒙太奇,就剧情而言,片头纪录片式的视角描述了总结了凯恩的一生,只留下去“rosebud”。

...

而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六段闪回)中渐渐浮现出凯恩的一生,被迫离开父母,母亲委托人将其抚养并支配着巨额财富,与当时美国总统侄女结婚,年轻时的凯恩意气风发,接受报社。

...

而后转向整治,发表着慷慨激昂却从未想过如何实现的演讲,世界在他的眼睛仿佛一个玩具,当然也包括苏珊他的第二任妻子,那个被他当成木偶式的女人,不断地在实在不咋地的歌声中替他继续他作为美国政客的美梦。

...

然而这一切随着苏珊的反抗最终还是消灭了,李兰德,那个最了解他的人也离他而去,一切都得到了,一切又都失去了,只剩下城堡与抵得上几十个博物馆的收藏。

...

凯恩的不幸来自于他童年的失去和一生都未曾得到的爱。无从得到,当然也不必谈付出,因为根本不懂得如何爱人和被爱,这是精神分析的领域,本片是1941年拍摄的显然要早于希区柯克在影片中的精神分析的应用。

凯恩曾说他这辈子都是美国人,但他对人的操控与自私自大无疑不是对美国社会中资本与人民的对照,他说“苏珊是美国民众的横截面”,是的从两次苏珊的呐喊'第一次是上一任婚姻中恋情被对手发现,进而导致选举失败中,“那我呢”的哭喊。

...

另一次是她终于不堪忍受提线木偶般的生活的哭喊,凯恩与苏珊的正反打镜头中仍然采取凯恩的超低机位拍摄,无一不是凸显出民众的无力。当然也是经典的美国梦的写照,据说是以当时报业大亨赫斯特作为蓝本,当时他本人还要求买下版权禁至发出,最终还是上映了。

...

影片的大胆之处在于天花板,在之后的电影中也极少看到内景中的天花板与长镜头中低机位景深镜头的结合,奥逊威尔斯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

...

有意思的镜头当李兰德对凯恩说要手稿时看下你镜头时在说的话;仿佛是在对观众说,看吧看凯恩的一生;

...

被很多电影包括《盗梦空间》中巴黎街头正对两个镜子的画面,当凯恩走进镜像里,仿佛是在走入内心无尽的深渊,都是太经典的镜头。

...

以及电影结束后舞台剧式的人物返场,这部剧有太多值得剖析的视听语言与技术层面上,摄影机机位、运动,画面构图,对人物性格,关系的凸显,值得多次拉片。

...

那到底什么是“rosebud”,在影片的最后小山式的收藏品中,那个管家口中价格2美元的壁炉,那是母亲的遗物,其中还有母亲与年少时凯恩的照片,以及旁边的,被扔进火炉中的那个滑板,凯恩被迫离开母亲前往新生活的雪橇,上面赫然印着“rosebud”,那是他爱的雪橇的名字。

...

《公民凯恩》无疑是一个经典的美国梦的展现,凯恩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同时又失去了。似乎也在告诉我们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拥有。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又能真正抓住什么?人们从未真正了解凯恩,我们又如何被了解?

...